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寧舍一頓飯 不捨二人轉 談談東北二人轉文化

東北二人轉是在大秧歌的基礎上,吸收了關內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二人轉誕生至今,大約有300年的歷史,民間藝人師承關係可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二人轉在歷史上曾經有東西南北四個流派。東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以遼寧黑山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最多,講究板頭。南以遼寧營口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北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合,形成了現在的二人轉。

二人轉演出主要有四中形式,“單,雙,群,戲”。

“單” ,指“單出頭”,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

“雙”,指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

群”,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表演形式,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產生之初,民間藝人給寂靜的山村帶來歡樂,也帶來大山外的訊息。田間地頭,隨意一片空地,不需要佈景,道具,只憑一男一女,唱跳耍。兩個演員與劇中角色的對應關係也不穩定,可“跳出跳入”。根據演出需要,演員“轉”個身即可由年逾半百的老人變成年方二八的姑娘,不用幕起幕落,不用當場換裝,就可以生動形象的演出多時空,多場面,多人物。

總之東北二人轉是具有地域色彩的表演形式,到東北旅遊的遊客可以去劇場觀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