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看《長安十二時辰》,瞭解唐朝道教,李淵尊先祖,唐玄宗推向頂峰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瞭解唐朝道教,為何能達到鼎盛?李淵尊老子為先祖,唐玄宗將道教推向頂峰

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生活場景,這部影視劇彰顯了唐朝開放的政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吸引世界各國人來華;有唐一朝對宗教也採取較為寬鬆的態度,佛教達到鼎盛,佛教為皇家統治指導思想,此外,劇中還出現了眾多的外來宗教,波斯寺的景教,襖教,摩尼教(明教)等等。

筆者認為,《長安十二時辰》充滿了濃郁的道教風情,男主角易烊千璽扮演的李泌就是一個頭戴芙蓉冠,手執拂塵的道教徒;李泌出場後,首先跟雷佳音扮演的張小敬自報家門,話中提到了道教“聖人”,這位“聖人”的原型就是當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李泌的老師賀知章(何執正)靖安司的主理,也是道士。

此外,女主角女冠嚴太真嚴羽幻,其原型就是唐玄宗的寵妃,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唐玄宗為了得到兒媳楊玉環,先是敕書她出家為女道士,楊玉環為“太真妃”,由此可見,道士在唐朝地位是尊崇的。那麼,真實的歷史中,長安城有多少道觀?道教是如何進行管理的?唐朝為何尊崇道教呢?藉助《長安十二時辰》這個話題,深入解讀一下唐朝道教。

請道教發展簡述,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但在唐朝之前,幾乎就沒有出現過像儒教、佛教這樣的輝煌,到了唐朝,道教一躍成為統治者最高信仰,成為大唐的國教,這與大唐幾代帝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唐開國皇帝李淵遵奉道教創始人老子為其先祖,確立了唐朝廷與道教一脈相承的政策。

《舊唐書》記載,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後,“政尚簡肅,天下大悅,又令百官名上封事,備陳安人理國之要。”《唐會要》記載,“貞觀五年,太子承乾又疾,敕道士秦英所得愈,遂立為西華觀。”

由以上資料可知,李世民治國思想符合道家所提倡的節約原則;登基之後更是“以清靜扶之”,當太子有疾優先求助於道士,由此可見,唐太宗李世民將《老子》思想應用於治國方略中,並將道教置於佛教之上。

唐高宗繼續推行崇尚道教政策,他尊崇老君,提高道士地位,大力興建道觀;武則天時期雖然推崇佛教,但並沒有壓制道教;唐中宗時期,恢復道教舊制,到了唐睿宗時期道教有了進一步發展;唐玄宗把道教推行了頂峰;安史之亂後,儘管大唐國力衰退,但道教仍有發展。

筆者認為道教能在唐朝達到高峰,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兩個,第一,政治上的需要,李唐皇室有少數民族的拓跋氏鮮卑血統,在唐朝建立初年,門第觀念還跟強勢的情況下,李唐王朝為了與漢族門閥士族相抗衡,抬高李家名望和地位,神化自己的統治,尊道家創始人老子為始祖。

李唐皇室利用道教具有祈福賑災的法術,利用道教勸善懲惡的教義來維護儒家的“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道德;李唐皇室還可以利用道教的發展來抑制佛教和其它宗教的流行和發展,利用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國之策,與民休息,發展生產。

第二,帝王個人需要,唐歷代帝王扶植道教主要目的是政治上的需要,但也能滿足其個人需求,例如利用道教神仙方術以求長生不老,永遠統治國家。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唐會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