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紀曉嵐解密,滴血認親如何“作假”,仵作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說到古代,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江湖俠義,快意恩仇,似乎一切都那麼簡單。事實上,古代除了各個朝代的末期亂世時代,大部分時期仍然是法制社會。於是,對待一些複雜的案件,比如涉及到親緣關係的鑑定,就有了滴血認親等“專業”技術。可是,到了清朝,紀曉嵐卻提出了質疑。滴血認親到底靠不靠譜,紀曉嵐又揭秘了怎樣的做假手法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古代,涉及到親緣關係鑑定的案子其實並不少,小到繼承家裡的一間茅屋,大到涉及一個帝國的繼續權。可是,一面之詞不可行,各執已見也不行。那怎麼辦才好?交給科學。

古代的親緣關係鑑定主要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滴血認親,也叫合血法。根據記載,早在明代以前,人們就發明了滴血認親。這種方法在許多電視劇上都能看見到,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將要確定是否有親緣關係的兩人,各取一滴血,滴在同一個器皿裡。如果兩人的血能融合到一起,那就說明兩人有血緣關係。反之,血緣關係就不存在。

滴血認親好操作,效果直觀,可是,有個很大的侷限性。那就是如果需要鑑定的兩人,有一位已經死了,甚至是死去多年了,那怎麼辦?於是,第二種方法又誕生了。這種方法叫滴骨認親,就是將活人的血,滴到已經死去的人的骨頭上,看活人的血是否能滲入到骨頭裡。如果滲入了,則表明兩人有血緣關係。如果血沒有滲入,反而順著骨頭表面滑落,那兩人就肯定不是一家人。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這兩種方法曾解決過許多難題。最有名的一件,發生在公元504年,南朝的蕭綜本來繼續了其父梁武帝的王位。可是,一直傳說蕭綜的母親原是齊東昏侯的寵妃,而且,還是跟隨梁武帝七個月就生下了蕭綜。在當時人們還不瞭解有早產兒的情況下,蕭綜自然對自己的真實身世產生了懷疑。於是,他就找來了東昏侯的骸骨,將自己的血滴上去。結果是,血即入骨。自認為認清了身世的蕭綜於是放棄王位,流亡北魏。

在今天看來,蕭綜這場滴骨認親很有可能是失敗的。而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滴血認親,則發生在清朝乾隆初年。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弟弟想獨佔哥哥遺產。於是,以哥哥年老不能生育為由,告到官府,說他哥的兒子不是他哥親生的,不能繼承他哥的遺產。那沒辦法,就滴血認親吧。可不知因為什麼,縣官卻讓弟弟先和自己的三個兒子驗一把。結果是,三個兒子無一和他血液相融。一審孩子他媽,全部招供,三個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把孩子的生父拘來滴血,這下子,全部融合。案子的最終結果是,弟弟不僅沒得到哥哥的財產,反而丟了三個孩子。

今天看來,這兩種方法都不太靠譜。那在古代,有沒有人懷疑過呢?不僅有,還有人把這種懷疑記錄下來。清朝的紀曉嵐就對滴血認親產生過懷疑,為了求證,他還找到了官府中專職的檢驗人員。結果不僅證明了這兩種方法不準,還挖出了造假的方法。比如,對於滴血認親,如果想讓兩滴血一定融合,可以把用來盛血的器皿適當加溫。這麼一來,即使是人和動物的血,都能融合在一起;而如果不想讓兩滴血融合,在冬天,可以先把器皿放在冰雪上,讓其冷卻。如果在夏天,沒雪沒冰也不怕,先用鹽或醋將器皿擦拭一下。如此一來,血滴到器皿上,就會各自很快凝結,想融合都沒機會。

有意思的是,滴血認親的方法直到19世紀20年代,還有人在使用。不過今天,我們用血型可以排除非親緣關係,而透過對兩者的染色體或DNA鑑定,在親緣鑑定方面基本上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正確率。曾經的荒唐故事,再也不會發生。但是,滴血認親作為人類認識世界,探索世界路上的重要一環,依然會永遠留在歷史的長河裡。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