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牧童遙指杏花村”考

一提起杏花村,人們不禁聯想到唐代杜牧的《清明》詩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境優美,筆調生動,寫出了一派江南旖旎春光。

也許這個緣故,杏花村佳釀的美名就如同春風吹拂杏花一樣,紛紛揚揚地譽滿全國。杏花村的命名,遍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北、安徽、吉林、江蘇等省,而且大家都引用杜牧這首詩,加以穿鑿附會,彩筆點染,於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引用最多、宣傳最廣的恐怕就數山西汾陽縣杏花村了。

就我們所見,早在一九五七年十月《旅行家》就刊登了《汾酒產地——杏花村》一文。自那以後,《羊城晚報》(五九年、八一年)、《山西日報》(七八年)、《北京晚報》(八年)、《文化與生活》(八年)、北京《旅遊》(八年)等等,報刊都發表了有關汾酒與杏花村的文章,劉集賢、文景明還寫有一本《杏花村裡酒如泉》(1978年9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冊子,並從不同的角度引用了杜牧這首詩。

那麼,牧童遙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呢?

查考歷史,此杏花村並非山西汾陽縣杏花村,而指的是安徽池州杏花村。

唐代池州又名池陽郡,管轄四縣:秋浦、青陽、至德、石埭。池州治秋浦縣(今貴池縣)。當時只有一萬七千多戶,但地處江南,依貴池之美,據石城之固;九華屏陲,齊山逶境;峰巒迭翠,風景秀麗。這正是:“山離南廊二三里,果勝西湖六七分。彼以人工加點綴。此因無趣絕塵氛。無巖不是玲瓏體,有石皆成縐瘦紋。最愛翠微亭上望,嵐光連水水連雲。”(清?姜文彪詩)江南勝境吸引了許多名人詩家留連吟唱,李白詠出了《秋浦歌》,司馬光寫出了《齊山呈王哲》,岳飛作出了《池州翠微亭》等等,其中也包括了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名作《清明》。

杜牧(公元八三——八五三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人,是晚唐時著名的詩人與古文家。他的詩歌情致豪邁,繼承了杜甫的傳統,後人稱他為“小杜”。他是會昌四年(公元八四四年)九月由黃州遷任池州刺史的。在赴池州途中,詩人百感交集地寫道:

青陽雲水去年尋,黃絹歌詩出翰林。投轄暫停留酒客,絳帷斜系滿松陰。妖人笑我不相問,道者應知歸路心。南去南來盡鄉國,月明秋水只沉沉。

-《將赴池州道中作》

會昌六年二月,唐宣宗即位,四月罷免了宰相李德裕的官。由於政局的變化,當年九月,杜牧接到遷睦州刺史的新任命,不久又內升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赴任長安。這樣,杜牧在池州整整停留了兩年。

詩人在池州任職期間,不僅留下了許多政績(如興修水利、園亭建築、減輕百姓負擔等等),而且留下了幾十篇瑰麗的詩章。這些詩多半是他吟詠池州山水名勝和個人寫意抒情之作,如九華的美姿,齊山的蒼勁,秋浦的帆煙,江南的田園,湖光山色,青竹茅舍,無不凝聚筆端,富有典型的地方風貌特徵。

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卻憶謫仙詩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

-《九華山》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九日齊山登高》

勢比凌宋武臺,分明百里遠帆開。蜀江雪浪西江滿,強半春寒去卻來。

-《題池州貴池亭》

一首詩就是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今天讀來仍感身臨其境,古風林立,歷歷在目。據舊志記載:貴池城西有杏花村,每當清明,杏花盛開之際,詩人總要到杏花村一家姓黃的小酒店裡暢飲一番。一次,酒酣興來,而作《清明》一首。

此詩寫成,不脛而走,後世許多名人詩家絡繹不絕,盍興乎來。懷古發幽,慕名和唱,真是杏花入詩,千古傳誦。如宋朝曹天祜的:“久有看春約,今才出廊行。杏花飛作雨,煙笛遠聞聲。舊蹤尋何處,東風暖忽生,酒壚仍得醉,倚待月華明。”(《杏花村》)

明朝沈昌的:“杏花枝上著春風,十里煙村一色紅。欲問當年沽酒處,竹籬西去小橋東。”(《杏花村》)

如果把歷代名人圍繞貴池杏花村所作的詩詞蒐集起來,毫不誇張地說,可以出一本厚厚的“杏花村”專集。

再查《江南通志》第三十四卷:“杏花村在府秀山門外裡許(見舊縣誌圖),因唐杜牧詩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得名”。這裡所云“得名”,應理解為揚名。因為杏花村本來有之。後來由於名氣大振,後人就在黃家酒店,即當年杜牧暢飲“古井”旁,圈圍柵欄,勒刻“黃公清泉”和“黃公廣潤玉泉”等碑文。明天啟年間,開始建亭,太守顧元鏡一面作《杏花亭記》於此,一面和詩隨唱:“牧童遙指處,杜老舊題詩,紅杏添春色,黃壚憶昔時。……”清代知府周疆在《築杏花亭碑記》中寫道:“自有杜牧之《清明》詩後,村遂以杏花村名,且築亭於其中為遊……”《貴池縣誌》第八卷中也有同樣的話:“杏花村者,唐杜司勳刺池州時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之句,……杏花村自公留下句,而後遂成千古名區。”明大尹李歧陽題“杜刺史行春處”六字,井欄斷碑直至五七年還存在。

查新編《辭海》,“杏花村”(第2877頁)條目注中也指出:杏花村“在安徽貴池縣城西。向以產酒著名。”《江南通志》載:“唐詩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略)一詩,即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還有,詩人在《登九華樓》一詩中曾說:“為郡異鄉徒泥酒,杜陵芳草豈無家”,可見,他對貴池的一山一水都充滿了灼熱的感情,這位“異鄉”之客並抱定要在江南“芳草”地立足安“家”。就在他內升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赴任長安時,還沒有全部把眷屬遷走,唐末大詩人杜荀鶴(公元八四六-約九七年)就是他季子,一直留在池州石臺。這在《中國人名大辭典》(465頁)和《辭海》(2873頁)中,都有詳細的註釋與說明。

根據我們的多次考查,詩中“杏花村”確在安徽貴池縣城西。解放初期,杏花村尚有三十多戶人家。後來隨著縣城的擴建,原住居民逐漸搬走,而和縣城聯成一片。但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曾先後叫“杏花村”、“杏花大隊”和“杏花鄉”,“杏花公社”;原住地的中學就叫“杏花村中學”等等。原“古井”就在縣針織廠和縣供銷社之間;井深三米左右,水質清澈透明,毫無雜味,可供食用、洗衣。這也就是《縣誌》中所云:“香泉似酒,汲之不竭”的“黃公酒壚”處。現在該縣酒廠雖未用此水,但仍以“杏花村”為商標,釀製成各種杏花之名酒,以慰九泉下詩人之詩靈。更為重要的是,北山上還有一古亭。在南北門上各有一塊大理石,上刻“清涼境”三字,乃為杜牧鄉遊杏花村時銘建。

再有,從《清明》詩的風格和氣氛中,也可得到佐證。春末夏初,清明連穀雨,正是江南雨水漸多的時候,貴池舊農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李白桃紅春盈門。”詩中引農諺,農諺中有詩話,真是一脈相承,殊葩同根。正好印證了原詩中的生活來源和長江流域“黃梅季節”前的特有氣象特徵。這與晉中平原“清明常明,穀雨無雨”的自然景象是極不相稱的。此外,詩中的“酒家”、“牧童”、“行人慾斷魂”,也帶有江南風土人情特色。與杜牧在《江南春》中所描繪的地方色彩渾然一體。卻與山西汾陽一帶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迥然不同,雖然那裡自南北朝以來,即以產“汾酒”著名,但當時並無“杏花村”這一地名。汾陽縣東何時出現杏花村?或許在唐末以後,也就是說《清明》詩在前,杏花村在後,並引其詩中“酒”意而得名(這可能也是其它杏花村的來歷)。另外,據學者繆鉞的研究考證,杜牧一生“三守僻左,七換星霜”,其中之一便是任池州刺史兩年,但從未到過山西,更不要說“借問酒家”了(詳見《杜牧詩選》附:《杜牧行年簡譜》)。

由此可見,不論從時間、地點,大量的文物古籍和詩境本身而言,牧童遙指的杏花村,並非山西汾陽縣東,而是在安徽貴池縣西。

《藝譚》1982年第1期,《新華文摘》1982年第6期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