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水滸中唯一沒綽號的好漢:躲過宋江設下的死局,最終活到了80歲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是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語,意思就是不建議少年讀《水滸傳》,表面上看是因為在那個年紀的人,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

看到裡面的好漢打抱不平,以武力解決問題,會誤導少年人形成不良价值觀。但更深層的原因是,《水滸傳》揭露了北宋的腐敗、人性與社會的灰暗,容易使得敏感的少年人產生迷茫和悲觀的情緒。

特別是在故事的結局,被招安後的梁山好漢保家衛國、死傷慘重,只有宋江等27人返回京城,不料卻遭到奸臣的陷害,盧俊義、宋江被賜的藥酒毒死,直爽衝動的李逵也被宋江欺騙而死。

對於這悽慘的結局,奸臣誤國、政治腐朽是首要原因,而梁山泊首領宋江的決定也是原因之一。主張招安、歸順朝廷的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給兄弟們設了一個死局。

但也有一些好漢看破了一切,沒有返回京城。這其中就有水滸傳裡唯一沒有綽號的好漢——武松,他看破紅塵,逃過了這一劫難,最後活到80歲才得以善終。

那麼,為何只有武松沒有綽號?是怎樣的人生經歷使得他落草梁山,又在屢立戰功之後放棄榮華富貴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原因。

水滸傳裡的綽號文化

《水滸傳》是一部刻畫農民起義的小說,因而語言通俗易懂,但這不代表其缺乏文學性。首先是全書中,有著很多詩詞。比如在智取生辰綱中,扮成買酒漢子的白勝哼唱:“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樓上王孫把扇搖。”

這些詩詞,不僅豐滿了人物形象,還一併交代了情節背景,讀起來還饒有趣味。而除了詩詞,出場的英雄好漢,大多都有著一個綽號,而且十分貼近人物形象。

比如,吳用的綽號是“智多星”,因為他博學多識,還善於謀略,策劃了諸如智取生辰綱、激林沖火併王倫、破祝家莊,以及梁山幾次對外作戰等事件。這樣的人才被叫做智多星一點也不為過,讓人覺得恰到好處。

又比如“黑旋風”李逵,不僅相貌黝黑粗獷,而且就像綽號中的“旋風”一樣,性格魯莽衝動。因為買魚就能和張順打在一起,又單槍匹馬去劫法場救宋江和戴宗。

此外還有許多例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可以說綽號讓各個英雄好漢的個性、特點躍然紙上,使得讀者不會將每個好漢和事蹟入錯了座。

但細心的讀者發現,在《水滸傳》中,無論戲份多少,每個好漢都有著自己的綽號,唯獨武松沒有。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反駁,“都說‘行者’武松,這難道不是他的綽號嗎?”

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便可知道,“行者”並非是綽號,而是武松的“職業”。在落草二龍山之前,張青夫婦為了幫助武松躲過追捕,將他裝扮成了行者模樣。

可以說,此時的武松根本就沒有出家,只是拿著這個身份方便活動。況且,行者一詞絲毫體現不出人物特點,就連魯智深還因不守戒規,被叫做“花”和尚。

那麼,為什麼在《水滸傳》裡“戲份”很多的武松卻連個綽號都沒有呢?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下面咱們就來逐個來分析與解說。

事蹟流傳廣遠,形象近乎完美

其一,武松並非是作者原創的人物,而且在宋元時期有關他的傳說就已經在民間流傳開來在宋元時期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如此寫道:“行者武松: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

而在元代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武松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這兩部作品在施耐庵寫書之前就已經家喻戶曉,“行者”武松的形象、事蹟早就深入人心。作者也失去了重新塑造他的機會,只好保留著“行者”的形象。

其二,將武松細心對比書中的其他人物,我們發現,這個人物更像是其他好漢個性的一個“集合”,忠義勇猛,直爽又不魯莽,待人真誠又時刻給自己留著後路。

在《水滸傳》這部作品中,武松是一個難得的,近乎完美的形象,這也使得作者沒辦法用某個字眼來概括他的性格特點,只好設計一出他假扮“行者”的劇情,突出他行者武松的形象。

殘廢後看破紅塵,皈依佛門得善終

儘管武松沒有一個響亮的綽號,但他在梁山的地位仍是很高的。在忠義堂按功排位時,武松位列好漢第十四位,是十大步軍頭領之一,對應著三十六天罡的天傷星。

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後,武松跟隨梁山其它眾人參與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這一段時期是武松彰顯出了自己恐怖的戰鬥力。

與遼國兀顏光的決戰中,武松攻破太陽陣,一刀砍斷耶律得重的馬頭,轉身又一刀砍死耶律得重。征討田虎時,武松又一刀劈死沈安,立下赫赫戰功。

征討方臘的戰鬥時,武松手持兩把戒刀,與魯智深一同出戰,正要取鄭彪性命時,包道乙使出妖法,操縱寶劍暗算武松,砍去了武松左臂,武松吃痛暈倒,被魯智深救了回去。

最終,在梁山眾將的攻勢下,方臘勢力被滅,但梁山好漢也死傷慘重。而經過多年的戰爭,曾經的一百零八將,活下來的只有三十幾人(大約是31人)。

正待宋江帶領大家班師回朝時,殘廢的武松回望自己的一生殺人無數,自感罪孽深重,如今又失去左臂,對功名利祿也不再感興趣,就萌生了出家的想法。

於是,他對宋江說,“我已經是廢人了,就請哥哥准許我留在途中,出家為僧,來減輕我一生罪孽。”對此,宋江只說了“任爾從心”四個字就答應了武松,又將中風的林沖交給武松照顧。

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儘管被朝廷封為清忠祖師,他也不再過問世俗,還將得來的賞賜都用在寺廟的修繕上,最後活到八十歲,無疾而終。

另一方面,活著回到京城的梁山好漢們,有的被陷害致死,有的被排擠不得志、鬱鬱而終。宋江在臨死前還在擔心李逵造反,全然沒有反思自己接受腐朽朝廷的招安,害死了一眾兄弟的錯誤決定。

在結局中,武松選擇了捨棄功名,看似失去了許多,但這是他保持著獨立思考的結果。他不想再依附宋江,更不想回到黑暗腐朽的朝廷賣命,於是武松就這樣躲過了宋江設下的“死局”。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