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因童謠清洗李姓貴族,十年後天下姓李,歷史證明隋煬帝死得不冤

隋朝大業年間,在社會上流傳著這樣的一首童謠——桃李子,有天下。其意思是,隋朝楊家人的天下,最後會被姓李的李家人所奪去。

可能是由於這首童謠傳得太過火了,竟然連深居宮廷之內的隋煬帝都有所耳聞。當時的隋朝政權,正因為隋煬帝對外進行大規模的擴張戰爭,對內搞大運河等工程,導致民怨沸騰,並且大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正在不斷爆發。

▲隋煬帝劇照

所以此時的隋煬帝正擔心會有人來謀奪他的天下。因此一聽說這首童謠,隋煬帝便立刻開始關注身邊姓李的貴族,他要防患於未然。

一、倒黴催的李淵

隋煬帝的“打李”行動很快就開始了,他先是罷免了一個叫李密(沒錯就是後來瓦崗寨的那個李密)的宮廷侍衛,然後又殺了一個叫李渾的貴族官員。

最後懷疑來懷疑去,隋煬帝覺得自己的表弟李淵非常的可疑。為什麼呢?因為第一這小子是貴族出身,第二這小子也算得上是文武雙全,第三這小子還在外握有兵權。

所以想來想去,隋煬帝就下了一道詔書,命令李淵火速趕往京城。

李淵接到詔書後冷汗都冒下來了,因為他知道隋煬帝正在清除政府內的李姓貴族。但是他又不敢抗旨,怎麼辦呢?

▲李淵劇照

思來想去,在官場混跡多年的李淵,最終決定用孔方兄來解決問題。當隋煬帝的傳詔使者到達李淵當職之處時,李淵接過詔書之後,立即就奉上了大量的金銀財寶。然後說自己得了重病,恐怕不能夠立即去見皇上。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隋煬帝的使者一見錢財,便立即眉開眼笑的打包票,保證自己能夠說服皇帝,暫時停止對李淵的宣召。

後來使者回到隋朝宮廷,果然就用了一套巧言妙語,使得隋煬帝暫時放鬆了對李淵的戒備。

分析:

隋煬帝宣召李淵,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著想,而使者接到任務後,本該是幫隋煬帝辦事的。但是他卻為了錢財,放了李淵一馬。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在幫別人辦事的同時,也總是會帶著自己的目的。而只要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別人的事辦沒辦成其實並不重要。

所以請人辦事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請的人是否有能力,而是請的人是否和你目標一致。

二、李淵幫隋煬帝平定叛亂

李淵用錢財逃過一劫之後過了不久,他在中央政府內任職的外甥寫了一封信給他,意思是隋煬帝依然沒有打消對他的懷疑,並且有殺他的意向。

李淵接到信之後恐懼得日夜難眠,無奈之下他只得以縱情酒色的方式,來向隋煬帝表明自己並無造反的志向。

李淵與隋煬帝原本是親表兄弟,但現在隋煬帝卻三番四次的想要殺他,這導致原本忠心的李淵,也不得不對隋煬帝失望。

就在李淵縱情酒色的時候,隋朝的天下正發生的鉅變,由於隋煬帝過度的剝削百姓,此時的神州大地已是一片狼煙,到處都是農民起義軍的身影。

▲隋末起義軍

無奈之下,隋煬帝想起了李淵這個頗具武功的表弟,他任命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專門負責西北一帶的剿匪工作。

而李淵則也不負重託,他率領自己麾下的軍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了西北的叛亂。

自此以後,由於隋煬帝需要李淵幫自己鎮守西北,所以對待他的態度也客氣了許多。

分析:

隋煬帝原本想殺李淵,是因為他覺得李淵對他有害而無用,但是後來又器重李淵,那是因為他發現李淵對他有大用。

所以一個人對其他人價值的大小,決定了其他人對你態度的不同。

而讓李淵想不到的是,山西的叛亂剛剛被平定,隋煬帝又跑去北方草原上惹事。

三、李世民救隋煬帝

李淵平定山西的叛亂後,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都在隋朝官軍的打擊下,暫時出現了一些頹勢。由此,隋煬帝龍顏大悅,在極度的喜悅之下,隋煬帝竟然帶十萬禁軍北上草原巡狩。

當時中國北方草原的主宰者是彪悍的突厥人,突厥可汗始畢一見隋煬帝,竟然敢跑到自己的地盤來耀武揚威。他一怒之下傾突厥全國之兵,將隋煬帝包圍在雁門關一帶。

▲突厥騎兵

這下子隋煬帝真是欲哭無淚了,本來只是想玩玩而已,但誰知道現在卻會有生命危險。怎麼辦呢?打吧又打不過,被包圍得跟鐵桶一樣,所以跑又跑不掉。

萬般無奈之下,隋煬帝只好派一小隊精銳騎兵拼死突圍出去,然後向全天下發布勤王的命令。

後來隋朝大將雲定興接到皇帝詔命後,火速集結兵馬向雁門關開拔而去。而在他行軍的路上,有一個英武的少年前來投奔他。這個少年的名字叫李世民。

李世民是李淵的第二個兒子,他自小習文練武,是關隴貴族之中最優秀的後起之輩。而此次他的到來,將挽救隋煬帝的命運。

▲李世民畫像

等雲定興的軍隊到達雁門關不遠處後,因為勢單力孤所以一時也不敢主動發起進攻。

這時李世民站出來大膽建議道,我軍遠道而來,突厥人不知我軍虛實,所以可以用疑兵之計,在幾十裡的範圍內全部搭建帳篷,然後不分日夜的擂起戰鼓。這樣突厥人就會以為我們的大隊人馬已到,為了不被我們反包圍,他們一定會撤退而去。

雲定興感覺此計甚妙,於是依計而行,後來突厥騎兵果然中計,他們以為隋朝救兵已到,所以慌忙的撤出了對雁門關的包圍。

而此時的隋煬帝則因為李世民的計謀,所以僥倖的逃得一條性命。

李世民用計救了隋煬帝之後,本以為立此大功,隋煬帝必然會重重地獎賞自己。但是他在雲定興的大賬內苦苦等了一年,也不見隋煬帝有任何表示,反倒是聽說有許多直言進諫的大臣都被隋煬帝殘酷地殺害了。

至此,李世民徹底的看清了隋煬帝這個人,因為一點謠言就要殘害親表兄弟,對待臣下有功不賞,對待進諫的大臣無罪卻罰。

▲李世民劇照

這樣的君王還有什麼效忠的必要呢?如果說李淵差點被殺,只是讓李家人對隋煬帝失望的話。那麼現在李世民的遭遇及所見所聞,則是讓李家人對隋煬帝失望透頂了。

所以後來李世民回到太原以後,便一邊廣交天下豪傑,一邊極力勸諫李淵下定決心謀反。

而後來的李淵則也在李世民的極力勸諫之下,下定了造反的決心。

分析:

李世民之所以救隋煬帝,無非就是為了功名事業,而為此他也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與智謀,但結果卻是被隋煬帝視而不見。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李世民才會對隋煬帝失望透頂。

這也反映了人際交往中的一項規律,那就是做事時無效的付出有多大,完事後的失望與怨恨就有多大。

四、總結

大業8年(公元608年),隋煬帝因那首童謠,對朝內李姓貴族起了疑心,並著手清洗他們,一步一步的清洗手段,讓他人心盡失,就連自己的親表兄弟,李淵一家,也對隋煬帝從忠心耿耿變成了失望透頂。

10年後(公元618年),隋朝滅亡,唐朝建立,天下改姓了李。

隋朝的滅亡,有隋煬帝好大喜功、透支民力的原因,但他隨意懷疑軍事貴族,並毫不遮掩的打壓以致人心盡失,也是自己身死朝滅的重要原因。

許多人讀歷史讀的是故事,但也有人讀歷史讀的是人性。中國古人寫史,本就不是為了娛樂後人而提筆,古代史學家們寫史的目的是,讓後人以史為鑑,這樣才能夠經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