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不進則退,基金銷售機構明牌

基金銷售機構可以理解為可以賣基金的機構,這些機構主要有基金公司直銷、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以及其他等。

各銷售渠道保有規模佔比大概:

基金公司直銷:57。29%

商業銀行:23。59%

證券公司:7。59%

獨立基金銷售機構:11。03%

其他:0。49%

這個資料是2019年的了,我比較震驚的是直銷的比例會有這麼大,這還是在直銷佔比這幾年降低的情況下。銀行還是銷售基金的主力;獨立基金銷售機構是這幾年崛起的一股新勢力,保有量前十名單裡,就有兩家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就可見一斑。

中基協公佈了三季度的保有量規模,我們看看名單100位的變化情況:

前10名的格局相對穩定,基本沒有變化。交行和農行排名互換了一下。從非貨公募看,招行規模略有縮水,螞蟻增量較多,大概有一千多億的增量規模。天天基金也有700多億的增量規模。

其他排名上升較多的機構:度小滿上升了20位,青島銀行上升了19位、杭州銀行上升了18位。退步較多的:中銀國際證券下降31位、匯成基金下降了19位、東莞證券下降了16位。

四家機構新晉100名單:玄元保險、長沙銀行、國海證券、東莞農商行。

頭部效應明顯:9月底公募基金股+混保有規模為80140億,前100名機構股+混保有規模為61572億,佔比為76。83%。前10名佔比為49。33%,幾乎半壁江山。

整個看下來,就一個感覺:不進則退。自從中基協公募銷售機構的資料來,各家機構也就隨之明牌。剛公佈的時候,確實有些機構不聲不響的,規模已經做起來了。

證券公司、三方獨立銷售機構發力,增速都比較快,甚至是“其他”分類裡的保險公司也開始關注基金的銷售。

公募基金,作為一種大眾理財,其實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主要是銷售機構從中賺錢不多,一般都是規模上來後才會有客觀的收益。比如上半年,代銷基金收入:招行67。19億、螞蟻57。8億、天天23億。雖然銷售公募基金不賺錢,但量上起來後,也是不少收入。

無論是銀行、證券公司或者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甚至是基金公司,都在想瓜分未來的一塊大蛋糕,就是財富管理。而公募基金作為最標準化、門檻低的產品,是金融機構實現財富管理的抓手型產品。從公募客戶裡,再篩選出高淨值客戶,從而進行資產配置基信託、私募的銷售。

總得來說,公募基金還是一種大眾投資的產品,作為普惠金融,做得還是大部分投資者的服務。俗話說,眾口難調,投資服務和體驗使用,可能就決定了這批使用者的流向。在銀行,這個對C端的業務,叫做零售業務。不只銀行,還有證券公司都是不受重視的業務,直到這兩年各金融機構都發力自己的零售業務,都要以此為基礎拓展財富管理業務,當年棄之如敝履的業務,現在成了香餑餑。此一時,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