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朝末年的社會矛盾到底有多嚴重明朝滅亡真的是意外嗎

清初許多明朝遺民們,都生動回憶明朝末年繁華生活,在明末清初計程車人筆下:東南沿海經濟高度發達,晚明的文化也空前繁榮,詩詞戲曲乃至科學成果層出不窮。

但事實確實如何嗎?繁華的背後又是什麼樣的?

首先,所謂的繁華記錄中,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集中在東南沿海等發達的地區,而關於這些記載,也主要集中在士人階層。

在這個所謂的繁華背後,卻是一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危機四伏的時代。

要想說明末社會矛盾有多嚴重,那就得說說地區差異了。

相比於江南的繁華,山西和陝西等西北地區,就是另外一番場景了。

這些地區的商品經濟原本就不發達,推行“計畝徵銀”的一條鞭法,本身風險極大。加上張居正病故後,明朝官場越發人浮於事,好經也終於念歪。

根據記載,萬曆年間,陝西光一省百姓的負擔就因為計畝徵銀暴漲了三倍之多。到了崇禎年間,一場大旱,原本就舉步維艱的生活,更是陷入困境。

所以,為什麼一場西北災害,就催生出了要了明王朝命的李自成農民軍?所謂“裁撤驛站”只是表象,真實的原因,卻正是從萬曆年間起,西北大地日甚一日的極度貧困。

在社會矛盾上另外一場催化劑——政風,在官場上面,上行下效。簡單說就是什麼都事情都折騰一番,好好工作是不可能的。

當然最嚴重的,還是整個晚明社會,已經嚴重激化的民生矛盾。

明朝時期,廣東地區一艘商船過境都會受到層層抽稅,各級官員一起發財,玩命狠宰老百姓。

在當時,苛捐雜稅再多,越辛勤勞作越交不起,為躲苛捐雜稅只能逃跑。然後就惡性迴圈,很多村莊農民跑光,地都已經沒人種。

所謂明朝滅亡是“可惜”?是“意外”?其實只不過應了一句老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歷史_歷史故事大全_歷史朝代表百科知識_歷史的天空 - 趣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