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低調的人深藏不露,從不固步自封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拿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抓起泥巴想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也是我們自己的手。因此,要時時心存好意,腳走好路,身行好事。

凡事三思而行,說話也不例外,在開口說話之前也要思考,確定不會傷害他人再說出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說話時不可傷害他人自尊:講話要有分寸,不要傷害他人。禮讓不是人際關係上的怯懦,而是把無謂的攻擊降到零。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

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一副得意忘形的面孔,一副頤指氣使的神情,一副專橫跋扈的氣勢

……

以這種傲慢的姿態處世,遲早會失敗。

一個人如果太

固步自封

了,就是藐視一切規則,變得妄自尊大,誰都瞧不起,誰都不在眼中,就算是有人勸他該如何如何,他也仍舊固執地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沒有錯,聽不進任何勸戒的話,就是

不承認世界上有比他更強更高的人,不承認客觀實際,目空一切

,慢慢地整個世界變得似乎只有他一個人存在似的,嚴重脫離實際,最後,只能是孤家寡人,走向人生的失敗。

那麼,人生姿態保持低調

深藏不露

,應該

從不

固步自封

的人怎樣去踐行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

深藏不露從不

固步自封

的人,總是

謙虛謹慎。

自古以來

從不

固步自封

就是衡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標準之一。人生如果心懷一顆謙虛之心,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與欣賞,但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在

固步自封

的幫助下不斷成長,進步,自我完善,令你獲益匪淺。由此可見,

固步自封

,待人隨和,是做人應有的親和力。而自我感覺良好、忘乎所以是脫離人際的不良行為。

一個

固步自封

的人,善於克己自律,當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發生衝突時,總是能夠委屈自身,成全他人,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也是君子之道。

固步自封

的行為,體現了克己利人的精神,如果人人都懂得

固步自封

,做到謙虛謹慎,無疑能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做具有

固步自封

的人,往往做人做事從不張揚,既要開闊視野,博大胸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又有常懷一顆平常心,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對個人的名利、進退、榮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脫一些,像古人說的那樣:“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保持一顆

固步自封

的心,人在征途上就能時刻前進。而有著驕傲、傲氣或傲慢之類情緒的人,往往會滿足於現在擁有的,不去探索,很難有進步。低調錶示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不張揚。

低調是隱藏自己的能力不顯示出來。為人沉斂,胸襟開闊,有一顆感恩的心

懂得欣賞別人

待人謙和有禮留餘地

不傲慢自居,不恃才傲物,主動吃虧,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常以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深藏不露從不

固步自封

的人,總是

寬宏大量。

一個

固步自封

的人,往往很寬宏大量,從別人的角度

開始

想問題,考慮到人家的

感受

,能夠推己及人,做出

聰明

而有修養的事情來。確實,人的

心往往多於怨恨,人

樂觀

愉快

、豁達、忍讓而不

悲傷

、消沉、焦躁。隨和的人對朋友的不足處,以愛心勸慰,述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聽者動心,感佩、尊從,這樣人之間就不會存在

感情

上的隔閡、

行動

上的對立、心理的怨恨。

固步自封

的人,做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複雜的事情儘量

簡單

處理

,不把簡單的事複雜化。

掌握

辦事效率是一門學問,要

控制

好節奏。不論是孔子、

老子

還是莊子,儘管他們的

哲學

思想各有不同,但他們又都以“和為貴”的哲學思想為主線,“和為貴”是中國人

處世

哲學中最為核心的基本

價值

觀。表

現在

我們的文化和生活中上,那就是“你敬我一尺,我讓你一丈”、“得饒人處且饒人”、“大人不計小人過”、“以德報怨”等。這些思想處處體現出我們中國人以寬厚仁慈作為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本。

一個

固步自封

的人,永遠以一顆包容、理解、友好的心去善待

身邊

的每一個人,始終與人用心交往,坦誠相待,處處為他人著想,排除個利益,顧全大局。做隨和的人,就是要以寬宏大量和豁達大度去容忍別人和容納自己,遇事想得開,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深藏不露從不

固步自封

的人,總是

與人為善。

從不

固步自封

的人,認為

與人為善

不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技巧,而是人際之間為了實現善價值的相互促進和幫助。一個人的

固步自封

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往往隨和的人,斷然不會去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要善於和有不同意見的人

溝通

,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要真誠地讚賞別人,誇獎別人;要不吝嗇自己的微笑。隨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做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隨和的人

堅持與人為善,是立身處世之寶,是

待人處世一個可貴的品質。

與人為善

源於高尚的道德,在人際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是智者心靈深處的一種溝通,是仁者內心世界裡一片廣闊的視野。有了

與人為善

這一寶貴情操,行動就有了指南,人生槓桿就有了支點。“善言良語三冬暖,惡言冷語六月寒。”善言是善心的流露,善良的人必然以善言待人。應該講

固步自封

的人,人性中有善也有惡,善良的人將人性惡的部分壓縮到連自己都無法察覺的程度。

所以,與人為善不是一種願望,而是一種能力,一種能洞察並抑制惡的能力。道家的始祖老子說“上善若水”,就是說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現在是市場經濟,紅塵滾滾,有人便認為與人為善的精神原則已經陳舊得失去了光澤。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社會需要善良,人民需要善良,自己也需要善良。我們要牢記老祖宗“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的叮囑,並深思之,體會之,踐行之,使善良成為一種永恆的心態,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境界。

深藏不露從不

固步自封

的人,總是

和諧相處。

搞好人際關係是一門藝術。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臻於嫻熟。希望你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一個自我分析,從而衝破自我封閉的籬笆,虛懷若谷,去建立一個

固步自封

的人際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這種現象:人與人之間成為朋友的,也有因為相處不好而成為仇人的。在生活中,一個善於隨和的人,總是多從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的人,總會受到別人的尊敬的。同事、朋友相處,不能時時處處以自我為中心,應當多考慮別人的感受,約束過於個性化的言行舉止,自覺維護公共環境和秩序。

這樣可以減少摩擦,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如果每個人都我行我素的話,必然搞得一團糟。要想獲得別人的幫助,你就要帶著真誠和熱情去幫助別人。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誰都會難到暫時的困難,誰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如果你幫助了別人,自然地別人也會反過來幫助你。而你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會體驗到施助的樂趣,給予的同時得到了快樂。而互幫互助會使你和人們之間平添幾分友愛與和諧。

深藏不露從不

固步自封

的人,總是

包容謙讓。

包容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

固步自封

的人高尚品格與修養的體現,更是構建和諧社會諸多重要元素中所不可或缺的,是減少糾紛、營造和諧穩定環境的一劑良方。

古人把責己嚴、待人寬作為相互交往和為人處事的準則,告誡我們要心存好意,學會寬容,把握寬容,運用寬容。天下之大,形形色色的人群,不可能每個人都讓你如意,使你事事順心,關鍵是正確對待,學會寬容。

如果你不能原諒對方,使自己生活在憤怒及痛苦裡,並時刻挖空心思報復對方,發洩心中的憤恨,在懲罰別人的同時你會發現,你也是受害者。別人犯了錯,如果你寬恕了他,他一定會心存感激,對你肅然起敬。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做傻氣、吃虧,但在胸襟坦蕩的人眼裡,對人包容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在包容別人的同時,也化解了自己與他人的恩怨。

事實上,一切能忍耐會忍耐善忍耐的人的頭腦都是非常精明的,人與人之間各有差異的客觀存在,各人有各人的思考方式,若是大家都能互相學習,彼此寬容與諒解,就能融入和氣氛圍。無論彼此有何不同,都各有長處與缺點,如果能學習別人的長處,讚美別人的長處;努力改正自身的缺點,而含蓄地指出別人的缺點,即可共同提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