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陳丹青:雖然我沒讀過莫言的書,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每年諾貝爾獎的評選都讓國人十分牽掛,因為在莫言之前就一直沒有中國籍的人拿過獎,像楊振寧、高昆等人拿獎時都是美國籍。2012年,莫言一舉摘下了諾貝爾文學獎。這麼一來,中國也打破了0獲獎的尷尬紀錄。正因莫言的成功意義重大,所以他也瞬間紅了,其作品一下子也被各大出版商蹭著熱度大賣了一把。

當然也有人對莫言得獎不屑一顧,甚至還有人覺得那不過是“政治行為”而已。畫家陳丹青就曾公開說道:“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那麼莫言拿獎的原因真的就靠的“政治原因”嗎?

陳丹青,1953年出生於廣州,是我國近代知名藝術家和畫家,同時也是作家與文藝評論家。客觀來說,他在繪畫方面沒太大的驚豔表現,不過經常在公共場合說一些很犀利的評論,而他也靠著各種評論“揚名立萬”了。按他的原話來看,意思已很明顯了:我雖然沒看過莫言的書,但我知道莫言能拿諾貝爾獎與作品無關,而是因為評委們給中國面子,換誰去都可得獎。

其實有不少的人都這麼認為。不過有個道理似乎陳丹青忘記了,評價1件事物或人,先應對其瞭解一下,然後指出其中的不足,這樣說話才有說服力。打個比方,你很討厭1個明星,那麼就得先去了解下這人的基本情況,以及他的生平經歷,這樣才能從中找到別人的不足。

同理,陳丹青壓根兒沒看過莫言的作品,你怎麼知道他得獎是靠的不是自己的作品呢?用他的邏輯來看,評委為了討好中國才選的莫言,不過為何別人不選其他人要獨評莫言呢?這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只有你瞭解莫言與其作品,這才能夠說出讓人信服的話來。

客觀來說,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有點不大公平。外國人當評選,他們不懂中文,所以中國人的作品就要經過翻譯後再來給他們閱讀。大家知道,中華文化精深又博大,漢語十分豐富,經過翻譯就容易失去原有的精美語言。也因如此,國內很多與莫言水平相仿的作品可能因為翻譯問題而無法被外國人賞識,結果莫言可能“得益於翻譯”而獲獎,這也可能就是陳丹青說的“莫言獲獎與作品無關”。

但即使如此,陳丹青也應事先好好了解下莫言的作品,再找出“比他水平高”的作品,雙方對比,然後指出來其中的所在,這麼做才有理有據。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像陳丹青這樣的名人說話最好慎重些才對。像劉震雲說的話就非常聰明。記者問他怎麼看莫言獲獎這事,而他直接打了“就像哥娶嫂子洞房一樣”的心情:替別人高興,不過自己沒有半分錢關係。

同時他還特地表示,莫言能拿獎,中國至少有10人可拿獎,其中閻蓮科就是1個。這麼一來,他給足了莫言面子,也闡述出了觀點,更沒得罪人,同時還給自己的好友閻蓮科幾分薄面。其實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確還有不少像莫言那樣的優秀作家,不過評論別人之前最好做好功課去了解一番,這樣評論才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