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西周大射禮儀程,縮小了當時各階層之間的差距,緩和了社會矛盾

西周時期是禮樂文化的發展成熟期,發源於原始社會生活的禮和樂,經由夏商兩代的融合與沉澱,逐漸形成了一種以禮為主,以樂為輔的文化型別。黃帝在戰勝蚩尤、炎帝之後,曾在泰山大合鬼神,即將其所征服部落的禮樂、習俗、圖騰進行了一次大融合,形成新的圖騰和禮樂文化。

周的建立者也採取了這種方式,使前代的禮樂習俗,與周部族的禮樂習俗相融合,形成了周初的禮樂習俗,西周統治者進而用明確的制度,來固定了這種禮樂習俗的社會地位,最終使其成為一種成熟的、對後世影響至深的文化型別,正如孔子所言:“周監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西周的禮樂文化衍生出了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反之,鞏固了禮樂文化的社會地位,促進了禮樂文化的流傳與發展,使其成為影響後世程度至深的文化型別,甚至於形成了為中國社會所獨有的禮樂文明。大射禮作為嘉禮的一種,不僅是與祭祀有關的禮儀活動,還是由統治者親自參與選士的政治活動,文化與制度相互作用的關係,在大射禮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周代先王結束商王朝的統治後,總結了前朝覆滅的歷史經驗,建立起以禮樂維護統治的政治制度。禮樂制度以禮為主、以樂為輔,對西周以宗法分封制建立起的社會階層結構,起到了有效的維穩作用。

然而禮樂制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種制度的產生到確立,再到確立後的不斷完善,是需要大量時間來完成的。西周初期禮樂制度的確立,是一個統治階層在西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對繼承自先王朝的制度不斷進行改善的過程。

禮樂制度不是突然出現的,它具有繼承性和發展性。大射禮作為嘉禮的一種,也是禮樂制度的一部分,大射禮既有作為信仰、審美層面上的禮的特性,也有作為政治制度層面上的禮的表現。

作為政治制度存在的大射禮,起到的政治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大射禮在人才選拔方面起到的作用;其二,是大射禮在維持周宗族內部和諧方面起到的作用;其三,是大射禮在震懾諸侯鞏固周王朝統治方面起到的作用。

大射禮舉行的目的,即周王為選擇隨從參與祭祀者。《禮記?射義》中提到的天子參加祭祀之前,必先習射於澤,然後再於射宮中進行正式的比賽,射中者得以參與祭祀,並且會受到增益封地提升爵位的獎賞;射不中者不僅不能參與祭祀,反而還要受到削減封地的處罰。從這裡可以看出,大射禮是周王選拔人才,黜落庸者的重要途徑。

前面提到過,大射禮最初是由射侯之禮發展而來,射為諸侯,便是早期大射禮的最終目的,勝者隨周王參加祭祀,正是他們透過射箭優勝,而贏得的權力的鞏固和象徵。

以《柞伯簋》所載大射禮為例,柞伯在行射活動中優勝,因此周王賜給他赤金作為獎勵。此外周王還賞賜柞伯柷敔,這裡雖釋為樂器,但也有釋其為封地之說,此說便是基於射為諸侯之說而推匯出的結論。

在周代初期,大射禮的這種政治作用尤為重要,西周先王與成康之際,戰亂未息,周天子在選士的過程中,重視武力值高的人才是理所當然的。但到了西周中後期,禮樂制度發展到頂峰,大射禮雖然仍是君王選士的重要途徑,但其選士的側重方向卻已經發生改變。

隨著以樂節射這一形式,和射而不中,反求諸己這種以射修身思想的出現,大射禮的優勝者,不僅以武力為天子青睞,擇士的君主更注重的,變成了優勝者的道德修養,以及行為規範。這也是禮樂制度隨著社會變遷,而不斷進行改變所表現出的發展性,在大射禮這一方面上的體現。

西周初期,周部族定鼎中原,統治地位並不十分穩固,宗族內部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成王在大射禮後的尊老親賢之舉,顯然是和合宗親的重要政治舉措。但根據《儀禮》所記載的大射禮的程式來看,這個尊老親賢的舉動已經不復存在,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射禮的這種政治功用逐漸消失,為其他的政治活動而取代。

大射禮的禮儀儀程十分繁瑣,各個階層分別負責由上而下的各種事務,上到參與射禮的周天子和各國諸侯,下到參與射禮服務工作計程車的階層,每人都有自己的行為規範,不容一絲一毫的差錯。這就使得宗族內部各階層,能夠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不逾矩,不妄思,不會有以下克上,妄圖打破宗法制規則的行為出現,最大程度的保證宗族內部秩序井然。

而大射禮的用樂部分,除了燕飲階段用以娛情的升歌下管,還有射後用以賓主、賓賓之間交流情感的無算爵、無算樂階段,這無疑是為宗族內部鞏固情感,緩和矛盾創造了極為合適的時間與空間。

此外,大射禮儀程中,還有一些不拘於身份階層,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儀程,如射必合樂節,君主與參賽者同射等。這些儀程縮小了各階層之間的差距,在某種程度上約束了上層階層的行為,達到了一定意義上的平等,緩和了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