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仁義師太:84歲圓寂後坐在缸裡3年,最終修成正果,肉身成佛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教傳承千年,自東漢永平求法傳入中國之後,即在中國紮根,並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發展出獨一無二的傳統佛教文化。佛教導人向善,心懷慈悲,在中國,信奉佛教的人有很多,而歷史上也出現了許多德高望重的高僧,他們修行圓滿,慈悲為懷,救濟貧苦。修行一生終得修成正果,在他們圓寂之後,或化作舍利,或肉身成佛。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這樣一位修行圓滿的女師傅。她的法號名為仁義。

仁義師太1911年出生,本名姜素敏,家庭優越,在當地也算是大家族了。雖然從小吃穿不愁,但是她過得並不快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終於畫上了句號。但是人們心中的封建思想卻不是一時半會能去除乾淨的,姜素敏的家中也是如此。雖然貴為小姐,但是纏足,不能出門等封建陋俗她依舊要遵循。這些封建糟粕時常折磨著年幼的法師,因而她只得尋找一些事物作為心靈寄託。

在家庭優越的環境之下,雖然當時大多數女子是難以學習文化知識的,但是姜素敏還是得以識文斷字。在識字之後,姜素敏就漸漸地對於寺院中的事情產生了興趣,她最喜歡的書籍也是《金剛經》與《心經》。隨著對於佛學的興趣逐漸增加,她也常常揹著父母去寺院聽師父講解經文。也是因為此,姜素敏從小就種下了善根,與佛有了緣分。隨著她對於佛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她逐漸有了出家為尼的想法。這種想法也是本就思想守舊的父母大為吃驚。急忙給她安排了一門婚事,因為婚事的緣故,她也只得暫時放棄了遁入空門的想法。

結婚之後,姜素敏便打消了出家為尼的想法,與丈夫相敬如賓,琴瑟和諧地生活著。婚後生活期間,姜素敏學習了中醫以及針灸的手法,希望能透過藝術更好地救死扶傷,這也是她慈悲心的顯現。然而她坎坷的命運註定不能讓她安穩地度過餘生。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政治局勢無比混亂,軍閥混戰,割據一方,而中國人民卻是顛沛流離,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數仁人志士站出來反對軍閥的專制統治,姜素敏的丈夫就是其中一位。她的丈夫反對專制主義,多次參加示威活動。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以此示威活動中,他的丈夫不幸遇害,從此與姜素敏天人兩隔。

生活遭受重大打擊的姜素敏卻並沒有被生活擊倒,在極度的悲傷之餘,姜素敏也是看破了一切,重新燃起了出家的想法。1940年,年僅29歲的姜素敏正式前往五臺山,皈依佛門,削髮為尼,成為五臺山顯通寺的一名尼姑,法號仁義。

出家之後,雖然身體並不如其他僧人那麼強壯,但是她依舊按照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她看來,這是對於自己的修行,修行皆是痛苦的。她始終追求著最純粹的修行方式與修佛方式,她努力修行,她心懷慈悲。

除了日常的耕作與誦經之外,她始終沒有放下醫學的學習與鑽研,在修行之餘,她就在認真鑽研醫學之道,甚至還去了醫學院校深造。但是與其他人鑽研醫學的目的並不相同,她學習、研究醫學,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救苦救難,救死扶傷。她為別人看病從來不收錢,雖然她窮困潦倒,但是她從來都是義務診治。

解放不久就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由於一直生活在東北,因此她也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抗美援朝的大軍中,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軍,在戰場上,她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在救人之餘,她也會為戰死的戰友唸誦經文,超度亡靈。

戰爭結束後,仁義師太回到家鄉,一直住在寺中,也一直在免費的救死扶傷。忽然有一天,她忽感自己大限將至,命令弟子不要安葬她,而是將她放入缸中。隨後便絕食誦經,七日之後,安然圓寂。三年之後,底子開啟缸,卻看到她肉身完好如初,樣貌栩栩如生,這是肉身成佛的象徵!

或許就是如此的慈悲為懷,如此的心懷終生,才能讓她在圓寂之後肉身成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