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人喜歡吟詩作賦,也根本不缺紙,為何總愛在牆上寫作?

自從21世紀進入到移動互聯時代後,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出現了極大的改變,最明顯的其中之一就是我們的書寫習慣,以前大家學習、工作,但凡是要記錄下來的,都需要紙和筆,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的普及,這些幾乎已經替代了以前的這個“傳統”。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在歷史上由於生產力不高,科技發展有限,古人做出的很多事情都很low,比如他們會把自己的詩作隨便寫在牆上等等,實際上大家如果仔細想想,古人的生活其實和我們並沒有什麼差距,只不過我們現在依靠的是科技通訊手段,古人依靠的是其他手段罷了。

真要說出個一二,也就是現代人顯得比較另類和炫酷吧,我們把目光放回到古人寫作這件事上,

造紙術在漢代改良後開始在民間普及,到了唐宋時代已經司空見慣,既然不缺紙,為什麼古人還喜歡往牆上寫字呢?

圖片:在牆上寫詩劇照

一、牆上寫字的歷史沿革

1、早期的轉折點

就把作品寫在牆上這件事來看,古人一開始是不流行,也不追求的,畢竟能往竹簡、紙張上寫,為啥偏偏往牆上寫呢?所以在兩漢之前的數千年裡,喜歡往牆上寫字的人並不多。

古籍中最早的記載是屈原見楚國有供奉歷代君主的廟堂,公卿也都有自己的祠堂,上面畫著各種大地山川和神靈,還寫了不少的字。這樣看,在很早的時候即便是往牆上寫字,也很講究時間地點,一般比較高大上,也屬於“小眾文化”。

大慧認為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當時社會上受教育的群體主要是王公貴族,所以無法快速的流行起來,文化上的小圈子,就不存在宣傳的必要,你寫的好與不好,大多數人都看不出來,甚至也看不懂。

一直到了唐朝的時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到牆上開始流行起來,只要是個稍有文化的人,如果你不在牆上整兩下子,那小夥伴們都覺得你太土太俗了。

為什麼在唐朝的時候這個事情出現了轉折點呢?個人認為這其中有紙張價格不便宜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大歷史背景下,人們對未來進入仕途或者追求名利的方式產生了變化。

圖片:供奉歷代君主的廟堂劇照

2、大環境的變化

稍微讀點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唐朝之前,如果你想當官,空有一肚子的文化知識那可遠遠不夠,還得有門閥豪族的背景和淵源,後臺不硬氣你是混不下去的。天下的官員就那麼多,這麼多門閥豪族隨便一推薦就滿了,所以寒門學子幾乎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對於文化人來說,生下來命運就註定差不多,有機會的不操心,沒機會的操心也沒用,大家就沒必要去強求,去表現自己,找那麻煩還不如吟詩作賦,喝酒吃肉呢!

所以我們在古書中能看到有人請王羲之在扇子上寫字的,卻沒見到王羲之閒得沒事在牆上龍飛鳳舞。

到了唐代,事情就和以前不一樣了,隋朝時改成了科舉制,寒門學子一下就看到了希望,在這個政策的刺激下,天下讀書人都開始努力學習,熱情空前高漲,知識分子的數量越來越多,國民素質也有了質的改變,這個時候把自己的作品寫到牆上,大家自然也能看懂了。

圖片:讀書人都開始努力學習劇照

二、在牆上寫字的目的

1、牆壁帶來的優勢

古代沒有現在的微博、論壇、自媒體,為了有更多更好的表現,古人們就想出了很多辦法,作為宣傳的介質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有扇子、手帕、窗戶、屏風、櫥櫃、樹木、歌曲等等。

要說這些介質中價效比最高的,首推牆壁,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古代文人墨客在牆上寫字,頗有現代“自媒體”的意思,屬於很樸素的一種平面媒體。

我們現代人在發表觀點、文章的時候首先會考慮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臺,要滿足流量大有人看,最好還是免費的,准入門檻不高的,按照這個標準去對比,古人的最佳選擇就是牆壁。

圖片:古人在牆壁上留下墨寶劇照

可以設想一下,某位文人有一手詩詞作品寫的不錯,想要它流傳的更廣、更長遠,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傳播的路徑,有宣傳的方式方法,可謂十分的費時費力,而且最後還不一定可以毫無限制的傳播下去。同時,如果選擇紙張作為載體,還非常容易損壞,這自然不如牆壁上好使。

牆壁上寫作的優勢和特點這麼明顯,所以到了唐宋,基本大家有什麼想法都會寫一寫,不管好不好,對不對,總之自己不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別人。

圖片:在牆壁上寫作劇照

2、承載的社交屬性

古人外出,不是每次都筆墨相隨的,有了即興創作的詩篇,一時半會找不到紙寫下來,刻畫在牆壁上就顯得酣暢淋漓了不少,當年北宋大文豪蘇軾從海南島北上的時候,途徑大庚嶺,有一個老人表達了對他的關心,激動之下蘇軾就揮筆在牆上留下了一首作品,抒發自己的感慨,大有:朋友你啥也不用說,都在牆上了的意思。

除此之外,牆壁還有“留言板”的功能,比如在人家的牆壁上寫了一首詩,就好比留言說自己來過了一樣,唐代詩人李商隱去拜訪自己的朋友,就在牆上留下了名篇《訪人不遇留別館》。

到了宋朝的時候,在牆壁上書寫作品已經成為了文人墨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還演變為了民間風俗,人們在外出遊玩的時候,除了欣賞美景,品嚐美食以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不同地方的不同人在一面牆壁上留下的作品。

圖片:手拿毛筆劇照

北宋學者周彥邦就曾評價過:“下馬先尋題壁字,出門閒記榜村名”。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和我們現如今躺在床上,瀏覽著手機上的新聞、短影片、朋友圈是一樣的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