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百家講壇》捧紅眾多學者教授,口碑卻一直在下降,為什麼?

《百家講壇》還捧紅了很多學者和教授,例如易中天、李立群、康震等。不過細心的人應該能夠發現,最近幾年《百家講壇》雖然還在播,但是口碑和關注度卻一直在下降,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哪些?讓我們來透過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和節目本身存在的問題,尋找答案吧。

《百家講壇》開播於2001年7月,是一檔向大眾科普歷史常識、傳播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之所以出現也是基於社會需求。由於當時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比較低,對中國的歷史瞭解程度不高,那些古籍大都晦澀難懂,除非是從事相關歷史研究的學者,否則很少有普通人會去閱讀。

然而不熟悉歷史並不代表不感興趣,中國歷史悠久,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豐富的文化內容、很多尚未解開的謎團,這些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想要去探索和研究。但是個人能力有限,想要真正理解透徹,還需要專業人士的指點。根據這樣的情況,《百家講壇》應運而生。

自從電視在中國普及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電視就成為了普通大眾瞭解時事新聞、觀看休閒娛樂內容的媒介。科技的發展進步給《百家講壇》提供了走紅的機會,卻也親手將它推向沒落。隨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網路資訊科技不斷更新,人們獲取知識和資訊的方式也更加多樣。

功能全面且強大的智慧手機,使電視、廣播等傳統資訊媒介的地位受到衝擊。隨後幾年內新媒體、自媒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種資訊傳播共享平臺越來越多,例如今日頭條、各種瀏覽器,並且形式非常多元化。透過這些軟體,不僅能瞭解到歷史知識,還能接觸到更多新奇的領域。

以往想要瀏覽資訊,只能透過電視、報紙,想要上網查詢資料很困難,現如今只需要一部手機,不用出門便可以獲取最新的資訊。電視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所有電視臺的收視率都直線下降,因為透過不僅能夠隨時隨地播放影片,便於收藏,互動性也強,可以和網友交流探討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這樣一來,《百家講壇》中所講的內容,大家完全可以從網路上找到豐富的資料,並且還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瞭解史實,畢竟被節目所邀請的嘉賓在講述相關歷史事件和人物時,多少會摻雜一些個人的主觀判斷。在學習歷史的時候,絕對不能只聽一家之言,多看看不同人的文章和講解會比較好。

其實《百家講壇》會走下坡路,不能完全歸咎於新媒體,傳統的印刷行業也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些歷史學教授和專家會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出版一些解讀歷史的書籍,人們不用直接閱讀古籍,就能從中獲取知識。

總而言之,資訊傳播媒介的更新是導致《百家講壇》不再受歡迎的外部原因之一,如果節目能夠針對時代變化做出相應的改變,或許情況不會如此糟糕,可惜節目的製作人員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外部因素往往不是造成事物走向衰落的主導因素,《百家講壇》沒能一直火下去,最關鍵的原因在於節目本身。

看過《百家講壇》的人都知道,節目播出至今已經有十九年的時間,但是形式卻絲毫沒有任何改變。觀眾們看到的永遠都是藍色的背景和孤零零的講臺,簡單的文字總結和圖片,以及站著或者坐著講解歷史的教授。

要說改變也是有的,片頭背景、字型顏色和音樂曾經做過調整。原本現場還有一些觀眾,偶爾也會拍到臺下觀眾的反應,撤了之後就只能聽講師一個人滔滔不絕。《百家講壇》就像一本老黃曆,一頁一頁地翻著,只有上面的“日期”不斷髮生改變,其它方面依舊遵循傳統。

閻崇年講《清十二帝疑案》帶火了這個節目,也讓節目組發現了受眾的偏好,於是費盡心思挖掘歷史上的一些有爭議、非常出名、而且能夠引起討論的主題。

可惜不是每段歷史都有可講之處,更不能為節目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容來源,久而久之每期的內容越來越差勁。史學專家翻來覆去的講歷朝歷代的皇帝,扒出他(她)們的眾多事蹟,再評論一番,遇見非常出名的,能講好幾期。

曾經被稱為“壇罈好酒”的《百家講壇》,如今卻摻了水,成為了人人吐槽的物件。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你選擇原地踏步,但是不代表別人不會進步,勇於創新和改變才是進步的秘訣。現在網路上與《百家講壇》相似的節目有很多,例如東方衛視的《名人講堂》、北京衛視的《中華文明大講堂》、上海紀實頻道的《文化中國》 等等。

這些節目並不比《百家講壇》差,甚至在很多地方做的非常好,它們的內容和傳播形式很有創新性,與時代和新媒體相結合,而不是呆板地講著歷史。眾多同類型節目的出現,與《百家講壇》形成競爭。市場份額是有限的,一群人分一個蛋糕當然比不上一個人獨享。

節目不能控制和阻攔觀眾的選擇,如果不能做好內容,會丟掉一大批忠實粉絲。受到冷落是肯定的。每一期的質量好壞,是由講師所決定的,但是這些講課嘉賓水平參差不齊,直接拉低了節目的整體格調。

很多人都說《百家講壇》請來的都是二流學者,也就是說在學術界並不是最權威的專家,那麼這些人所講內容的可信度還有待商討。真正的一流學者是不屑於來這種地方賣弄口才與學識的,比較清高,也更加喜歡安心做研究。

節目第一期請來的講師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緊接著幾期主講人也都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學者,所講內容雖然沒有《清十二帝疑案》那麼吸引人,但還是能看得出他們有真才實學。不過前幾年,也包括現在請的講師,很多都在混水摸魚,糊弄觀眾。

拿曾經因為講《論語》和《莊子》而走紅的于丹為例,她對這兩本書以及孔子、莊子的理解根本不不夠深入,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所講內容也都是學術套話,乍一聽非常專業,實際上很多都是在曲解古人的真正用意。

雖然很多人喜歡易中天的《品三國》,不得不說他講的十分精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他在節目中將自己對歷史的猜測當做事實來講,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觀眾,如果是第一次接觸某段歷史,很容易先入為主。

現如今觀眾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早已不是十幾年前的水平,講的好與不好,大家是能看出來的。那些想要透過節目走紅賺錢的專家,本身水平就不高還特別自負,出來公開演說直接就現了原形。觀眾是希望透過《百家講壇》學習到真正的知識,但是如果講師的水平還不如一般人,誰會願意買賬?

除此以外,當下工作生活壓力大,人們在茶餘飯後還是願意觀看一些輕鬆的東西,電視劇和綜藝都是首選。看《百家講壇》就像是在上課,內容枯燥乏味,讓人容易讓人昏昏欲睡,被很多人調侃是催眠曲,漸漸地就沒人看了。

《百家講壇》之所以風光不再,絕大部分原因是自己造成的,不能與時俱進做出改變,反而去學習娛樂圈炒紅“明星”,忽視了內容和創新才是節目長盛不衰的秘訣,最終只能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