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武漢養花達人家門口種下320種月季,眾鄰居聯手呵護“月季花園”

在江岸區後湖街道勝華社群匯龍花園小區一處開放庭院前,320種月季爭奇鬥豔。記者謝一凡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5日訊

龍沙寶石、朱麗葉、皇家胭脂、伊芙酒窖……在江岸區後湖街道匯龍花園小區一處開放庭院前,320種月季爭奇鬥豔。13日上午,居民穿梭在月季花叢中拍照、聞香,彷彿置身於小型月季園。在鮮花的馥郁與繽紛中,小區鄰里關係也更加融洽。

居民穿梭在月季花叢中拍照、聞香,彷彿置身於小型月季園。記者汪麗婷 攝

每個品種只留一株,她像集郵一樣收集320種月季

花團錦簇,芳香四溢,藤本、灌木、切花、微型月季映入眼簾。記者謝一凡 攝

記者順著石板路走進月季園,混合的花香撲面而來,藤本、灌木、微型月季映入眼簾。花團錦簇,芳香四溢,漫步其中,讓人不自覺地忘卻小區外的喧囂鬧市。

“我今年47歲,近幾年一直在家照顧孩子。2020年,女兒上大學後,我就開始種月季。”陳婷介紹,以前她都是到市場上買鮮花回來插瓶,看著閒置的院子,便想著透過種花實現切花自由。“月季不僅品種多,花期也長,非常適合插花,就開始種月季。”

“一開始試著種了20盆,結果開得都挺好,給了我信心。”陳婷告訴記者,她常在網上看養花影片,學習月季種植方法,養花技術也越來越嫻熟。每次苗圃自育月季上新,她總會買回來,“這種感覺就像集郵,越來越多,到後來已經收不住手了,不知不覺就有了320個品種。”

一半紅、一半粉,月季出現“返祖現象”。記者謝一凡 攝

每個品種只留一株,其餘的送給了朋友。“我喜歡嘗試新品種,想看看新品種和經典品種有什麼不同。”陳婷說,由於場地限制,留下來的月季也是經過精心篩選的。

“武漢冬冷夏熱,春天很短,像果汁陽臺、大遊行、米蘭達這些歐月品種很適合在這裡種植。”陳婷介紹,不同品種的月季對光照、溫度的需求不同,得買回來試種,才知道是否適合武漢的氣候。在日常觀察中,她已總結出在武漢的氣候條件下表現比較好、皮實好養的月季品種。“我常常和花友分享種植體會和經驗,希望能讓他們在種月季的過程中少走些彎路。”

澆水、施肥、打藥、剪枝、清理黃葉、牽引枝條,陳婷每日至少在花園勞作6個小時。長期的勞作,陳婷的一雙手臂上佈滿了長短不一的劃痕。“月季刺多,手臂被劃傷是常有的事。”但她仍對養花熱情不減。

花園成打卡“景點”,居民和物業幫忙打理

陳婷常常剪花送給居民。記者汪麗婷 攝

“一到盛花期,她就會邀請我們來賞花,還常常剪花送給我們。”居民張平說,有了這個花園,鄰里間經常走動,賞花的、散步的、拍照的,鄰里關係也更融洽。“我們還會帶朋友來賞花,附近小區也有居民過來打卡。”

為方便居民賞花,她給每盆花都插上了標識牌。記者汪麗婷 攝

賞花間隙,陳婷會向大家講解花的品種和特性。為方便居民賞花,她給每盆花都插上了標識牌。“這麼多品種的花,有時候我也會‘臉盲’,還要去翻下標識牌。”陳婷笑著說。

“她管理月季很用心,也很專業,是我們小區的養花達人,我們在養花過程中遇到困惑常向她‘取經’。”居民周翠平告訴記者,花友們平時還會約著一起去花鳥市場選花、看花。

“我搬來小區只有兩年的時間,透過養花認識了很多鄰居,也交到了不少花友。”陳婷回憶,2021年年底,物業的園丁師傅譚和清、小區花友自發地來幫忙給月季冬季修剪。“修剪、清園的任務本來需要兩個星期,結果兩天就全部完成了。”

清明節期間,陳婷回老家幾天,本以為花園無人打理,回來就看見小區花友們在幫忙澆水、清理落葉。“我很感動,遇到了一群讓人溫暖的可愛鄰居。”

陳婷給花園取名“伊恩家的玫瑰園”,象徵美好與幸福。“伊恩”是陳婷養的一隻寵物狗,在日常相處中,居民都喊她伊恩媽,便取了這個花園名。“平日在花園裡和花友一起賞花、喝茶、聊天,我覺得很愜意。”

一年四季,花園裡花開不斷。日常送切花,冬天送扦插枝條,陳婷的熱情也收穫了很多溫暖。碰面時熱情的招呼聲、打理花園時身旁陪同閒聊的花友、鄰里贈送的自制酸菜……日常的點滴都在一點點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

陳婷展示工具箱,涉及固體肥料、液體肥料、藥劑、剪刀等。記者汪麗婷 攝

“花園的美需要大家共同來發現和欣賞。”陳婷說,未來她打算繼續引入新品種、完善花園的佈景,讓同樣熱愛生活的鄰居們有更加舒適、美好的觀賞體驗。

(長江日報記者汪麗婷 通訊員餘煒 顧文佳)

【編輯:張靖】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