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甲骨文已經證實伊尹確實存在,為什麼不能佐證夏朝的存在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可能更好的方法是作個類比

現在,假設在一個平行的世界裡,中華文明在五胡亂華之後遭到了滅頂之災,整個文明被蠻族徹底摧毀,文化傳承完全斷絕,晉朝以前的一切痕跡幾乎都被抹去,整個中華大地倒退回蠻荒時代,或者被另一種文明形態取代(如同印度河文明和瑪雅文明一樣)

五胡亂華

一千多年後,考古學家終於發現了前晉朝文明留下的遺蹟,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他們在河南地區發現了“晉朝”和“晉朝”之前的“魏國”的遺蹟,並艱難地獲得了一些史書殘片,對文字進行釋讀並得到了以下內容:

……以真為徵

護軍,督徐晃等破劉備別將高詳於陽平。太祖自至漢中,拔出諸軍,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還屯陳倉。……真以“

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帝從其計。……颺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勸使伐

,爽從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

——

三國志

·

魏書

·

曹真傳

嘉平元年,遷徵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是歲,與雍州刺史陳泰協策。降

牙門將句安等於翅上③。……。

——

三國志

·

魏書

·

郭淮傳

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詔帝屯於宛,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初,

將孟達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帝以達言行傾巧,不可任,驟諫,不見聽,乃以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達於是連吳固

,潛圖中國。

相諸葛亮惡其反覆,又慮其為患。……,任將軍以圖

之事,可謂心貫白日。

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

晉書

·

宣帝紀

一群對晉朝之前的歷史一無所知的考古學家,從上面的文字材料中,不難得知當時的“魏國”一直在與一個叫做“蜀”的國家長年交戰,如果有更多的文字材料,也許能夠推斷出這個“蜀”大概位於魏國的西南方,甚至可能更精確地推斷出“蜀”就在今天的四川盆地。

三國時期地圖

然而當考古學家去四川嘗試發掘“蜀”的考古遺蹟時,他們會發現什麼?事實上可能什麼也發現不了,與今天蜀漢如此之高的熱度相反,歷史上的蜀漢留下的文物非常稀少。你今天能看到的所有的與“蜀漢”相關的文物,什麼張飛廟,武侯祠,都是明清時期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而帶動起來的民間文化產品,跟三國時期的蜀漢沒有一毛錢關係。

成都武侯祠,現在的建築始於明朝

關於蜀漢時期文物的情況有一位答主給出過一段很好的回答,具體可參見以下連結:

三國時期的魏、吳兩國到現在基本沒有什麼痕跡了,為什麼蜀國文化現在在四川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寒鯤的回答-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745570/answer/1723523255

總之大家可以知道的是,

迄今為止,在西南地區出土的蜀漢時期文物幾乎是鳳毛麟角,稀少到什麼程度呢?光憑這些文物,你根本不可能知道這裡在公元三世紀曾經存在過一個叫“蜀漢”的國家,更不可能知道這個小小的國家身上曾經承載了一段多麼厚重的歷史,閃耀著一個多麼輝煌的朝代的最後的餘暉。

考古人員如果遵循史書的記載在四川進行大規模的發掘,最多隻能發掘出一堆漢朝的文物,從而知道在“魏國”之前曾經有一個“漢朝”曾經統治了中原和四川。但考古人員怎麼也不可能找到那個在“魏國“和“晉朝”的史書中出現頻率如此之高的“蜀”。

在考古人員的記錄中,這個“蜀”很大可能被認定為西南一帶的蠻夷國家,被當成一個由南蠻建立的未開化的西南小國寫入史冊。考古人員永遠不可能知道的是:

這個“蜀”從來不稱自己為“蜀”,而是一直倔強地稱呼自己為“大漢”!

這個《魏書》和《晉書》中頗有存在感的的“蜀相諸葛亮”,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一直都稱為“大漢丞相諸葛亮”!

這就是在史料極度殘缺,文物資料也很殘缺的情況下會發生的事情,考古學家所能做的是嘗試用幾片樹葉來還原一片森林。留下大量的疑問未解之處,是再正常不過的;史料記載與考古發掘情況無法對照,是再正常不過的。

如果不是刻意瞭解,誰能想到我們如此熟悉、膾炙人口的“蜀漢”,在後世被奉為漢室正統的“蜀漢”,在文物考古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不是因為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如此多的史料記載,史料記載完全能夠邏輯閉環的話,我們今天甚至都沒法確定“蜀漢”是否真的存在過!

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

我們知道商朝記錄裡證明有“伊尹”這麼個人;但沒提到夏;但商朝也記錄了很多類似“鬼方”之類的國家;

我們知道周朝記錄了商代夏的事蹟,也記錄了伊尹參與了這一事件;

但周朝的記載過於簡略,沒有出現太多的人物,沒有具體的過程說明,沒有告訴我們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戰爭,每次戰爭的時間和地點、交戰人數、傷亡人數;沒有告訴我們雙方的戰略謀劃、政治考量;沒有告訴我們雙方的權力結構、政治體系、軍隊組成;

這相當於整個三國兩晉時期的歷史消失殆盡,只留下極少的殘片,蜀漢相關的歷史最後只留下了一句“鄧艾鍾會輔佐司馬昭滅蜀,後主劉禪投降”。

後人不知道劉備是誰,不知道關羽張飛是誰,不知道諸葛亮是誰,也不知道姜維、黃忠、王平,更不知道曹真、郭淮、司馬懿是誰,流傳下來的只有鄧艾、鍾會、司馬昭、劉禪這

4

個名字,以及一句“滅蜀”的事件。

現在我們挖出一個晉朝的文物,上面寫“某年某月祭文帝昭”,從而證明了歷史上有過司馬昭這麼個人,司馬昭平生做了什麼一概不知。單憑這一點能證明蜀國的存在嗎?不能。

我們沒法證明周朝的記錄是客觀真實的,沒法確定這裡面有多少是真實事實,有多少是後人的以訛傳訛;沒法確定是否存在人物的張冠李戴,事實的誇大扭曲;

我們沒法知道周朝記錄的這個“夏”到底是什麼,是一個強盛數百年的大朝代,還是一個只興盛了幾十年的小霸主(如果是後者,那很難留下什麼考古資料);我們甚至沒法知道“夏”是不是一系列國家/部落的故事被後人混在了一起,最終形成的一個用來指代中原地區較強大的邦國的通用名詞;

我們沒法知道商朝如何稱呼這個“夏”,也沒法知道“夏”如何自稱;

我們沒法確定“伊尹”到底是什麼人,做過什麼事情,關於他的史料過於簡略,除了“輔佐商湯滅夏”以外就沒了,根本無法像《三國志》一樣,大量的史料和細節足以形成嚴密的邏輯閉環。

於是我們還是沒法證明夏朝的存在,也沒法證明伊尹真的曾經輔佐商湯滅掉了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