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建造時沒用釘子?金磚地面是金子做的?故宮的太和殿還有哪些奧秘

【編者的話】從天安門經端門、午門進入紫禁城,沿御道過金水橋、太和門進入廣場,就能看到紫禁城內等級最高、象徵九五至尊的木結構宮殿建築——太和殿。人們在遊覽這座宏偉宮殿之餘,也懷揣著諸多好奇:建造太和殿時真的一根釘子都沒使用嗎?太和殿的金磚地面真的是金子做的嗎?為什麼只有太和殿屋頂才有10只小獸?歷經七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的原因又是什麼……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古建專家周乾博士,曾參加太和殿大修工作,新著《太和殿》由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從整體的柱架、屋頂,再到區域性的榫卯、斗拱,書中詳述這座宮殿如何展現紫禁城美學精華,並穿插500幅彩圖拆解太和殿細節背後中國古建築的高超技巧與智慧。

【沒用到一顆釘子?】

網上普遍關注的問題:“故宮的古建築沒有用到一顆釘子”。這個說法對嗎?我告訴大家,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可能有人會說“我去故宮參觀時,親眼看見工匠師傅用釘子修建築了,您的觀點不對”。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故宮的古建築以木樑、木柱、木斗拱為核心受力骨架,它們是透過榫卯形式連線的。所謂“榫”就是兩個相連的構件中,其中一個端部伸出一截,又稱“榫頭”;另一個構件的頂部(端部)挖一個口子,稱為“卯”或“卯口”。榫頭插入卯口中,便形成了榫卯連線。榫卯連線有著很多的優點。如這種方式有利於加快施工進度,紫禁城近萬間房,其真正營建只有三年。榫卯連線的方式,可以使得各個核心受力構件異地加工、現場快速組裝。榫卯節點還有很強的抗震功能。在發生地震時,榫頭與卯口相互擠壓、轉動,可以耗散地震的能量,減小建築整體的破壞。

故宮的古建築主要在兩種情況下使用釘子:其一是用於椽子與樑架的連線。椽子位於樑架上面,其截面尺寸小、長度尺寸大、數量多,主要起支撐屋面板的作用,屬於非核心受力構件(椽子的破壞與否對結構的安全影響很小)。其二是用於古建築修繕加固。古建築歷經時間長久,難免會出現開裂、變形、拔榫、糟朽等結構殘損問題,此時需要用新的木料來作為附加受力構件,而新料與舊料的連線,就需要用釘子。太和殿建造所用的榫卯是紫禁城所有榫卯形式的薈萃。

我們來看太和殿的佈局,這是採用的“負陰抱陽”的哲學意境。老子《道德經》第42章記載有“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意思就是世間萬物都背陰而向陽,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諧體。太和殿坐北朝南,且在南面開設大量門窗,在北面則開設較少門窗。這種佈局形式有著地理學上的科學意義:我國的黃河流域處於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冬季在亞洲大陸西北內部形成高氣壓,有長達數月的偏北寒風;夏季高氣壓中心轉向東南太平洋上,來自南方致雨的季風,使得溫度上升、暑氣逼人。在這種地理條件下,宮殿建築朝正南方向最為適宜,北側封閉以利於禦寒,而南側開設窗戶則利用陽光照射和夏季通風。《易經·說卦傳》有:“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意思就是古聖先王坐北朝南而聽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陽光而治理天下。太和殿“負陰抱陽”的建築朝向,屬於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體現了豐富的皇權藝術。

太和殿還採取了“取正向心”的佈局藝術。“取正”就是建築佈局以南北向為主要方向。這主要源於我國古代工匠依據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施工經驗總結,也就是主座朝南,左右對稱。“向心”就是所有的次要建築朝向主要建築。包括太和殿在內,故宮所有的古建築都是以四合院形式為主,主房朝向均為坐北朝南,廂房朝向均為東西向,面臨主房而立。如太和殿區域建築群,太和殿坐北朝南,猶如君主;東西兩側建築群錯落有致的整體造型及環繞太和殿兩側的佈置,恰恰猶如皇帝兩邊的文武百官,向皇帝俯首稱臣,體現了極強的皇權至上藝術。這種向心的建築風格,不僅使得房屋的間距較小,有利於實現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國古代文化中“中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這種朝向佈置體現了紫禁城古建築在方位的統一性及協調性,毫無雜亂之感。

【屋頂有沒有鳥屎?】

太和殿臺基做法為我國古建築臺基工藝的最高等級,它採用三層須彌座疊加而成,稱為“三臺”,總高度達8。13米。三臺的周圈為石質須彌座,上表皮為地磚,而核心部分則為分層夯實的灰土。在每層須彌座上,橫臥地栿,地栿之上為望柱,望柱頭雕刻有云龍和鳳紋的裝飾,望柱間安裝有欄板,欄板上雕刻有荷葉淨瓶。每塊欄板之間的望柱作為銜接構件,望柱與欄板的兩端鑿出溝槽狀的榫卯,使得欄板外觀錯落有致。每段欄板的地栿下方有小的圓形排水口,且在望柱位置伸出圓雕的龍頭。這個石質的“龍頭”稱為排水獸,其形象為古建築龍生九子的老六“蟲八蟲夏”。太和殿三臺共有排水龍頭1142個,雨季時節,每個龍頭可產生良好的排水效果,形成“千龍吐水”的奇觀。而在晴天時,陽光的照射下,層層疊退的白石座上有上千百個清晰的龍頭投影,猶如色彩明快的水彩畫。太和殿臺基龍頭造型的排水獸與太和殿的莊嚴華貴氛圍相融合,使得整座建築產生恢弘的藝術效果。

太和殿的立面造型符合我國傳統文化的“天圓地方”理念。“天圓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處在於,當圓徑與其內、外方邊取簡單整數時,近似地有“面積=周長”,實現了“形”(面積)與“數”(長度)的完美統一。

太和殿屋頂為重簷廡殿形式,為我國古建築屋頂等級的最高形制,體現了建築本身的壯觀和雄偉。重簷屋頂的主要表現形式為:兩層屋簷,且屋頂包括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需要說明的是,“脊”是兩個坡面的交線。如前後坡的交線稱為“正脊”,斜坡的交線稱為“戧脊”。正脊由多層瓦件疊加而成,在斷面上形成凸凹相間的曲線,在立面上增加了建築的總高,凸顯了建築的壯觀和威嚴。戧脊的曲線和舒展翹起的翼角給人一種飄逸向上的感覺,笨重的大屋頂立顯輕盈,形成了中國古建築獨有的造型特點。這種屋頂形式,在我國所有的古建築屋頂型別是,等級是最高的。太和殿屋頂由上至下坡度由陡變緩,形成柔和優雅的曲面,各坡面相交的脊則形成優美光滑的曲線,在實用上有利於防風和排水。

太和殿的瓦使我想起了去年網上盛傳“故宮屋頂到底有沒有鳥屎”的問題。我當時的答覆是這樣的:故宮古建築包括屋頂的設計,其根本目的是突出皇權。採用黃色的琉璃瓦屋頂,主要為了保護瓦的胎體免受日照風吹雨淋而開裂,同時,黃色也是突出皇權的象徵。故宮屋頂的光潔,得益於長年的養護。瓦頂拔草、牆體抹灰和地面修復,是中國古建築維修保養每年要做的工作,自紫禁城建立以來,歷朝歷代都很重視古建的養護。公眾去故宮參觀,看到屋頂上非常光溜,沒有鳥屎,大多都是工匠們長期維護保養的結果,而並不是鳥沒有落在上面。

講到了琉璃瓦,講到了工匠對故宮古建築的維護與保養。很多公眾去故宮參觀,看到“嶄新”的建築,認為缺乏古建築的“滄桑感”,是“破壞文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古建築定期進行重新抹灰和油飾彩畫,或者琉璃瓦重新上釉,使得古建築“煥然一新”,這是符合文物保護法則的。這是因為,上述抹灰、油飾彩畫、釉面均屬於古建築的保護層,猶如古建築的“衣服”。古建築“換了”新衣服,可以使得它們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而且其文物本體並沒有更換,更沒有擾動。有讀者認為這些保護層“也屬於文物”,這種觀點是不妥的。因為我前面已提及,現存古建築在歷朝歷代都會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也就是說,這些保護層每個若干年就會被更換一次,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古建築更加穩固和長久。因而上述古建築保護層在並不屬於文物。

【屋頂有10個小獸僅此一例】

太和殿屋頂的小獸也是太和殿豐富文化的表現。故宮幾乎每座宮殿建築的屋上都會有序排列著一排神獸,不同的建築屋頂神獸的數量也不完全一樣,一般都為單數,數量不超過9個。故宮古建築屋頂的神獸,最初的功能是保護屋脊的釘子。因為屋脊是屋面兩個坡的交線,這個位置用來粘瓦的泥巴一般非常厚且鬆軟,瓦放在泥巴上容易產生下滑。為了防止瓦下滑,古代工匠常常用釘子來固定該部位的瓦。然而,裸露的釘子很容易在空氣中生鏽,因而工匠便給釘子戴了個“帽子”,這個帽子的造型就是不同形象的神獸。

久而久之,神獸逐漸與屋脊部位的瓦件連成一體了。由於故宮的古建築屋頂有等級的,因而又透過神獸的數量來體現建築的等級,神獸的數量越多,則建築等級越高。太和殿屋頂有10個小獸,紫禁城僅此一例。

為什麼太和殿屋頂有10個小獸?其主要原因在於,太和殿在歷史上多次著火。據統計,自紫禁城建成以來,太和殿至少遭受過5次火災,每次太和殿被焚燬後,皇帝都要下令重建。而當太和殿第五次著火後重建時,則面臨嚴重的材料不足問題。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二月二十五日,康熙皇帝下令重建太和殿,並指定工程負責人為梁九。由於楠木生長範圍很窄,主要分佈在海拔1000-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溼山谷、山窪及河旁,且生長緩慢,成為棟樑材要上百年。康熙之前的歷代王朝,建造宮殿時幾乎已將楠木砍伐殆盡了。此次重建太和殿前,康熙帝曾安排人去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廣、四川等地採辦楠木,但一直沒有找到大尺寸的楠木料。在材料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聰明的梁九把太和殿的開間做了改動。在建築總尺寸不變的條件下,開間由原來的九間變成十一間。這樣一來,很多尺寸較小的楠木就能用上了。在這裡,開間就是在古建築在長度方向每兩根柱子的間距。

然而很快新的問題來了。原來重建前的太和殿,其開間數量為九間,對應屋頂角部的神獸數量是9個。而梁九重建太和殿時,將太和殿開間數量由九間變成十一間。這樣一來,屋頂又要重新排瓦,且排列瓦件時,其對應的尺寸要發生變化。梁九發現,在太和殿屋簷四角,排完9個小獸後,每個屋角恰恰多餘一塊位置,而且恰能多放一塊瓦。考慮許久後,梁九決定在這個空的位置增加一個新的小獸,即行什,並獲康熙帝批准。那麼,為什麼要放“行什”這個神獸呢?原來行什在外形上很像雷公(雷震子),也就是上天主管打雷的神。太和殿遭受多次焚燬,其重要原因之一即為雷擊所致。梁九在太和殿屋角放置這麼一個神獸,寓意非常明顯:希望上天多多“關照”,不再讓太和殿遭受雷火。

太和殿的窗戶上有檻牆,紫禁城裡一般建築的檻牆都是磚砌的,太和殿作為紫禁城中最為重要的建築,它不是用臨清的磚,而是琉璃磚,刻的是龜背錦紋。龜背就是烏龜背,寓意長久。

太和殿有斗拱,斗拱位於柱頂之上屋簷之下,由方形橫向的鬥,縱向的翹,層層疊加起來,像一把把倒立的三角形。它是集力學與美學於一體,呈現出對稱之美、秩序之美、空間之美。它的力表現為可以支撐屋頂的重量,並傳給立柱;在發生地震的時候斗拱構件的各個榫卯連線互相擠壓、錯動,可以耗散地震的能量。

【金磚地面是金子做的嗎?】

太和殿的金磚地面是金子做的磚嗎?這個金磚地面比金子還珍貴。金磚源於今天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陸慕御窯村。這裡的水質特別清澈溫軟,這種由溫軟飽滿的水滋養的河道沉積泥也特別粘糯柔潤,又呈現出黃色,被當地人稱為“土黃金”,以這種柔潤細膩的泥土燒造出來的磚顆粒細膩,質地緻密堅硬,表面光滑如鏡。金磚的燒造工序十分嚴格,從取土到製坯,到燒窯,到出窯,要39道工序,歷時一年半,而且成品率極低。在明朝,燒造一塊這樣的金磚平均要花費二兩黃金。燒造後的金磚,還是由京杭大運河運到通州漕運碼頭,再透過騾車運送至紫禁城。

金磚地面的鋪漫也是極為苛刻複雜,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道工藝為“潑墨鑽生”。這種墨並非書寫繪畫等所用之墨,而是一種專供金磚地面使用的黑礬水,主要材料有:紅木、黑礬、煙子等。將上述材料熬製好後,趁其熱量未消之際,分兩次潑灑或塗刷在地上,然後進行“鑽生”。“鑽生”即待地面完全乾透後,在地面上倒厚度約為3釐米的桐油,使得桐油灌入磚孔中。隨後,將生石灰摻入青灰中,混合成與磚相近的顏色,把灰撒在地面上,2-3天后颳去多餘的灰粉。鑽生完成後,還要進行燙蠟工作,即用蠟烘子將石蠟烤化後使其均勻地淌在磚面上,待蠟皮完全凝固後,用烤熱的軟布反覆揉擦至光亮,最後再以軟布沾香油擦拭數遍即可。上述潑墨鑽生工藝,使得鋪墁的金磚地面堅硬無比,油潤如玉。

太和殿的牆體磚也與京杭大運河有關,因為磚來自於山東臨清,臨清靠近京杭大運河。太和殿牆磚主要來自山東臨清。臨清青磚又名貢磚,其燒製工藝屬於是臨清一種古老的手工技藝,燒製的質量很好。太和殿的簷牆和山牆做法相同,均由下鹼和上身兩部分組成。下鹼即磚砌部分,做法為幹擺。幹擺牆體的最大特點為“磨磚對縫”,即內外牆表面的每一塊磚表面光滑平整,磚與磚之間的接縫極為平整細緻,猶如一塊整磚雕刻出來一般。

【黃、紅、青各代表什麼?】

太和殿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木構件的外表有著絢麗的色彩。其立柱、門窗、斗拱、梁枋、屋簷、天花等木構件的表面分別飾以紅、黃、藍、青等色彩,上述覆蓋在構件表面的色彩被稱為油飾彩畫。在歷史上,彩畫是與油飾配合使用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在建築上飾以油漆,其主要目的是保護木構件,使之免遭日曬、雨淋、蟲咬,但是在審美表現方面,與人們的欣賞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樣一來,在油飾的基礎上,在其表面裝飾以色彩,並形成不同型別的圖案,一方面仍可有效保護木構件,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美化及裝飾效果。太和殿的油飾彩畫,猶如給古建築披上了華麗的外衣,使其絢麗、雄偉而壯觀。 故宮裡的彩畫是有等級的,太和殿的彩畫為和璽彩畫,等級最高。此外,故宮裡等級較低的彩畫為旋子彩畫,更低的還有蘇式彩畫。

太和殿有著豐富的色彩美學。太和殿瓦面的顏色是黃色的,寓意皇權。太和殿的梁枋與斗拱是青綠色的。青綠色屬於冷色調,其在陰影中顯得空氣感強,輕盈而又遙遠,使得厚重的屋頂給人以輕鬆的感覺,而且增強了建築的高度感。太和殿的殿內頂棚顏色以青綠色為主,給人以安靜沉穩的感覺。同時,這種顏色可顯示出建築空間內部的高深與寬闊。太和殿的立柱和牆體採用紅色,二種構件均能起到對建築的防禦、保護作用,其顏色採用紅色,因而有利於體現陽剛之氣,護衛皇家建築之意。太和殿臺基和欄板是白色的,有利於突出建築本身的高貴之處。太和殿地面為金磚地面,其顏色是灰色的。這種灰色位於各種色調中間,並融合與各種色調中,形成了很好的補色效果。(整理自周乾講座內容,有刪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