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高分紀錄片揭露當代窮人之“恥”:生活沒有絕境,好死不如賴活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現今社會當中,隨著人們對於經濟的依賴程度提升,超前消費、信用卡支出以及各種APP上的借貸都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於是在無意間,人們的生活就已經成為了“被他人支配”的。

想要繼續自己的生活,就必須要完成各種外在的要求: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任務、維持各種應當或者不應當存在的社會關係以及歸還自己的各種債務等等……

在這樣的“高壓”狀態之下,許多人都被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鬱症所折磨,甚至會有輕生的念頭。

生活當中因為各種債務甚至各種人際關係間的處理不善導致個體輕易結束自己生命的新聞也常常進入我們的視野。

這種選擇是合理的嗎?恐怕答案是見仁見智的。許多人面對某種境況時,由於自己當時的力量太有限,只能選擇“走絕路”。

其實就像是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死不如賴活著”,當你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不妨再給自己一個機會。

紀錄片背後的思考

《最後的棒棒》是由何苦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於2018年8月1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電影透過講述老黃、老甘等幾位“棒棒軍”的經歷和故事,表達了重慶“棒棒軍”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時代大潮中的命運起伏。

熟悉地理與文化的人都知道,我國幅員遼闊、文化多樣,在重慶這個山巒密佈的“山城”之中,存在著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川渝方言當中被稱之為“棒棒”的挑夫們,他們憑藉自己的力量,幾乎是用肩膀將整個家庭和命運扛在身上。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的人們似乎已經不再需要這一群體了——搬運和交通都已經高度提升的今天,人力搬運似乎有些“捨本逐末”。

由於導演並非是專業的,所以本片在剪輯、運鏡以及一些光線的處理上會顯得不是特別專業,甚至多線敘事的程序會切換的不是特別專業。

也正是由於將精力從這些專業的事物上轉移至影片本身內容的雕琢上,所以才使得導演對於幾乎每位主演的細節動作甚至是每個表情都捕捉的非常到位,最終也能夠在豆瓣上獲得9。7的高分。

正是因為人們的生活並非只有那些專業鏡頭之下所能夠表現出來的具有藝術氣息的畫面,而是真情實感。

《最後的棒棒》當中的每位主人公,幾乎都在影片當中遭遇了不同的艱辛:為了治病拼命掙錢、為了給下一代湊首付、為了給自己討個老婆以及同自己的惰性作鬥爭等等……

這部影片一方面透過拍攝一個群體的生活瑣事,表達了整個社會在急劇變化的時候,處於變革洪流中的個體所面臨的危機;另一方面,其實影片也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無論你面對怎樣的困境,都要牢記“好死不如賴活著”。

貧窮與選擇

人們可能會強調一句話:“沒有窮人,只有不努力的人。”

這樣的話放在今天的社會當中,也許會顯得有些像是“毒雞湯”,但是我們仔細去思考其中的一些道理就會發現:人生能否取得成就,甚至人生的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於個人選擇的。

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能夠影響最終目的地的關鍵抉擇就那麼幾次。

對於學生而言,關鍵考試的成績、工作的選擇以及婚姻的選擇其實就基本上決定了其之後一輩子的生活水平。

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選擇出了問題就沒有悔改的機會了,當然也可以在之後不斷地進行調整與修正,只是不會一帆風順罷了。

放在當今人們的生活之中,其實也是十分具有思考價值的。

當你面臨貧窮的狀況時,不妨再回顧一下《最後的棒棒》這部影片,其中的主角們比如說老黃,為了面對各種意外的開銷,不得不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並且幾乎每一次改變都用盡了自己的所有力氣,最終也只是過著困苦的人生,艱難度日。

其實許多人的生活也就是這樣,每天都為了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殫精竭慮,只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在當挑夫罷了。

當你每天被鬧鐘叫醒,帶著睏意質疑自己為什麼要面對這樣的生活時,其實也可以釋然了——這種生活沒得選,因為讓自己不被貧窮打敗,所以只能拼命地去打拼。

生活當中沒有失敗者,只有窮人和富人,你的貧窮,三分天註定,七分怪自己。

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變一種生活方式,不再為了每天的生計而奔波勞累呢?

就像是卡爾·馬克思(Karl Marx)所說的,變化和發展是不變的主題,但是想要取得質變,就應該進行努力,讓自己從量變的積累到質變的產生。

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是一樣,如果想要擺脫當下生活的無力,要麼就審視自己,改變自己的道路,要麼就從根本上提升自己,讓自己擁有全新的價值。

《最後的棒棒》當中的河南,是一個惰性比較大的人,許多時候能夠透過自己努力獲得收益的機會,他卻在打牌、賭博或是閒逛,等到手頭拮据的時候又只能選擇去借錢。

這就啟示我們:在恰當的時候做正確的選擇,千萬不要被眼前的誘惑所吸引,打亂生活的節奏。當你始終面臨貧窮時,也許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

而所謂“質變”,其實在現今社會當中,更多的意味著一種“鍍金”:無論是學歷上的提升還是某些專業證書的考取,或者是乾脆結束當下的工作去為了更好的工作而拼搏,都是一種引發質變的方式。

當然,在進行這些抉擇之前,是一定要在內心當中進行一種博弈的:辭職或者是結束當下生活之後,真的取得收益的機率是怎樣的。

生活沒有絕境,好死不如賴活著。在你的生活當中,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以及對於自己未來明確的規劃,那麼往往就能夠幫助你遠離貧窮。

- The End -

作者| 湯米

編輯|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