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袁紹家族的“三公”身份啥來頭?曾經的王者,逐漸變成了吃瓜群眾

“四世三公”,指的是一個家族的四代人中,都有成員位居“三公”之列。所謂的三公,在不同時期的具體名稱並不一樣,但都代表著當時最為尊貴的官職,任何家族就算只有一個人能夠位居其中,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四代人都能這樣的話,難度、榮耀度可想而知。

但是,四世三公到底有多大實際權力?其實跟咱們想象中不一樣:

首先,筆者剛才說了,三公只是最“尊貴”的官職,並不一定是權力最大的;這一體系的誕生,原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分化權力,後來更是淪為了虛職。

其次,“四世三公”現象僅在東漢末年出現過,而且一次就出了兩家: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正是那個特殊年代的一大符號。

“三公”這一概念出現得很早,據《尚書》記載,周王朝時期的三公指的是太師、太傅、太保,他們的權力很大:“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啥國家大事都會參與,是周天子的重要參謀;而那時具體負責處理各項政務的則是六卿,分別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然而,由於史料的錯綜複雜,也流傳一種說法:“司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為三公”。

秦朝開天闢地,沒有設定三公,輔政的主力是左右丞相(或相國)。

漢隨秦制,從漢高祖到漢文帝時期,牽頭輔佐皇帝治國的一直是丞相/相國,只是數量經常變化,有時一個、有時兩個。

但我們知道,從西漢初年開始,皇權與相權之間的博弈就沒停止過——比如劉邦對蕭何的猜忌、漢文帝對周勃的持續打壓。到了漢武帝時期,一方面為了進一步削弱、分化相權,另一方面由於獨尊儒術、經學興起,受周制的影響,“三公”概念再次誕生,對應的職務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在當時,這幾個職務都是掌握著實權的: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可以視為帝王的副手;

御史大夫“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擔負了監察的工作;

太尉“掌武事”,主管軍事工作。

他們的工作範圍有所側重,軍政大權分而治之,三者互相制衡,皇權從而得到了強化。

但皇帝仍對丞相手裡的權力不放心,漢武帝在位期間,在中央幾大要職之間設立了複雜的監督體系,比如司隸校尉督察丞相、丞相督察司直、司直督察諸州刺史等等。此外,他還廢除太尉、改設大司馬,經常由掌軍的大將軍兼任。

在此基礎上,漢昭帝在位期間,為了再次削弱丞相的權力,正式設立“大司馬大將軍”一職,擔任這一崗位的,大多是那些大權在握的重臣(權臣),比如大名鼎鼎的霍光、張安世等人;而到了漢成帝時(公元前33—前7年在位),御史大夫被大司空取代;隨後的漢哀帝期間,丞相改名為大司徒,至此,大司馬、大司空、大司徒這樣的“三公”體系正式成型。

信奉周禮的王莽篡漢後,曾經對官員制度進行了大幅改革,但大多是換湯不換藥,並沒有對社會起到多大的積極作用。

劉秀光復漢室後,有感於西漢後期權臣掌控朝廷的教訓,對中央官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位高權重的“三公”首當其衝。

首先,他把大司徒、大司空中的“大”字去掉,把大司馬改回了太尉,三公由此變成了司徒、司空、太尉。更為重要的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三公從以前的實權職位,正式變成了虛職:“雖置三公,備員而已”;而三公原本負責的工作,則交給了尚書檯。

有意思的是,三公的俸祿是每人每年萬石糧食,而尚書檯的老大尚書令只有一千石。劉秀的用意,是讓官位高的沒權,有權的官位低,從而避免權臣竊取朝政的風險。

這還不算,劉秀還提高了地方刺史的權力。在西漢時,刺史(那時叫州牧)向朝廷彙報的情況時,會由三公負責處理,其後才向皇上呈報;而劉秀改了規矩,刺史上報的事務直接遞交給皇帝定奪,三公完全淪為了“吃瓜群眾”。(對了,刺史的俸祿一般是600-2000石)

這一制度被後面的帝王沿用了下來。那擔任三公的都是些什麼人呢?大都是些名儒。

自從漢武帝確立“獨尊儒術”的政策以來,官員必須從儒生中選拔,儒家思想得以強勢傳播、滲透,受到了兩漢各階層的一致推崇。那些世代精修儒家經典的“經學世家”逐漸在政壇中崛起。

在那個書籍並沒普及的年代,這些經學世家耳濡目染,世世代代注重儒家經典的研究,薪火相傳,逐漸建立起得天獨厚的學術研究優勢,甚至可以說是知識的“壟斷”。其中,當屬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格外出眾,袁安、楊震開啟了各自家族的“四世三公”奇蹟。

袁安從小就繼承了家族對經學的研究,史稱他“學問淵博,通達經書”,以舉孝廉進入仕途,歷任縣令、太守、河南尹。由於他為人正直、不畏權貴、公私分明、仁愛厚道,逐漸名動天下,後來進入中央,先後擔任太僕、司空、司徒之職,也就是位居三公。

後來,在外戚竇氏專權的黑暗時期,袁安雖然因剛直不阿的性格受到了嫉恨,但由於其名聲遠播,竇氏倒也未敢真正加害。同時,袁安的淵博學識、仁厚性格也為家族中的後輩樹立了良好榜樣,他的子孫都保持著修身、克己、博學的優良家風,連續四代人都位居“三公”這樣的顯貴職位:

袁安擔任司空、司徒;他的兒子袁敞、袁京都擔任過司空;袁京的兒子袁湯擔任過司空、太尉;袁湯的兒子袁逢也當過司空(袁逢則是袁術、袁紹的親爹)。

另一個四世三公的家族則是弘農楊氏。

楊氏的發達起源於楊喜,據說他就是在烏江邊分到項羽1/5屍體的漢軍將士,因這份功勞被封兩千戶侯,開啟了家族富貴之路。

楊震是楊喜的八世孫,其父親楊寶,是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的名儒。聰明好學的楊震從小就拜經學大師桓鬱為師,逐漸通曉儒家經典著作。他五十歲才進入仕途,歷任太守、刺史,逐漸名動天下,很快位居三公,擔任過司徒、太尉。

楊震為人淡泊名利,身在官場但卻一直清廉剛直、不求私利,品行受到世人的一致稱讚。但他並不是明哲保身之輩,面對混亂朝政的宦官、外戚群體,楊震多次上書直言勸諫,被宦官樊豐等人陷害排擠,慘遭漢安帝罷官。

為了警醒世人,楊震在回鄉的路上服毒自殺、以此明志,天下人無不哀憐。後來,他的兒子楊秉擔任過太尉;楊秉的兒子楊賜擔任過司徒、司空;楊賜之子楊彪歷任司空、司徒、太尉(他的兒子就是楊修)。這就是與袁氏齊名的另一個“四世三公”家族。

由於儒學的空前興盛,像袁、楊這樣的經學世家得以脫穎而出;而袁安、楊震雖面對日漸黑暗的政治,卻能堅信滲透到自己骨子裡的君君臣臣、仁愛道德等信念,他們愛護百姓、匡扶皇權、對抗宦官,雖然屢遭挫折,但卻從始至終氣節不改,由此獲得了士大夫們的推崇和擁戴。因此,雖然他們未能掌握實權,但卻為子孫樹立了好榜樣、為家族獲取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因此得以代代位居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成為亂世中清流的領袖。

在任何時代,最為可貴的莫過於任他亂世風吹雨打、心中時刻保持一份堅定信念。“三公”淪為虛職,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好事——為那些品德高尚計程車人提供了影響世人的平臺;袁安、楊震的品行,即使在如今看起來略顯迂腐,但正是因為難能可貴,才值得人們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