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喜歡林徽因的五大理由,其五: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八寶山是革命先烈被下葬的地方,但林徽因也埋葬在其中。

很多人不明白,為何林徽因緋聞滿天飛,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她。

為了一次性說清楚林徽因的故事,我們準備了“喜歡林徽因的五大理由”系列文章,一共6篇,這是第5篇。

為何喜歡林徽因?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中國一直有一句古話,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謠言為什麼總被相信?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芬·萊萬多夫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有過這樣一個解釋:

儘管人們可以對一個信念產生懷疑,但這需要較高程度的注意力、資訊高度可疑,或是在接收資訊時就存在高度不信任。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是傾向於接受資訊而不是拒絕它的,因為並沒有突出的標誌物提醒聽者對它產生懷疑。

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人們通常傾向於接受資訊,除非有突出的標誌物使得它“不可信”。

在大眾的印象中,林徽因美貌與才華並存,但感情生活卻有些混亂,尤其是與徐志摩之間,總是說不清道不明。

其實,這些印象的加固,大多是人云亦云的八卦。

不談傳聞和八卦中的林徽因,我們只從文獻的角度出發,很容易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她。

一、徐志摩:花樣年華遇愛情

1920年,林徽因隨同父親去外國考察。伴隨著英國的細雨,一個詩人走到了她身邊,這個人就是徐志摩。

只是這時候的徐志摩,是為了他敬仰的林父而來。

隨著徐志摩和林父的交往過甚,他開始把目光放在了林徽因身上。

此時的林徽因,年輕貌美,博學多才,還恰處花樣年華,年僅16歲。

在民國,包辦婚姻是常態,所以,16歲的年紀,如今看來還是小孩,但當時已經有許多封建女子結了婚,可能還成了母親。

多情的徐志摩愛上了這個姑娘。

那麼林徽因呢?

面對一個多情才子的追求,她動過心嗎?

最早提出林徽因也愛徐志摩,並且兩人有談婚論嫁的,是在陳從周的《徐志摩年譜》裡。這位編者,是徐的表妹夫,但他不是從徐志摩那裡得到的訊息。

“寫這本《年譜》,我確是費盡心血的。志摩早殤那年我才14歲,1949年我32歲時自編《徐志摩年譜》脫稿付印,請張宗祥先生為封面題簽。以後由上海書店再版。那是1947年我在徐家———上海華山路範園徐家(此屋是志摩歿後徐申如所建)與後來志摩父母認為養女的張幼儀聊天時,她從抽屜中拿出一張志摩簽名的相片與兩本用連史紙毛筆寫的本子(一本是《志摩隨筆》,一本是《志摩日記》,前者下署“諤諤”兩字)。喃喃地說:“你拿去吧!你對他有感情。”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陳從周之前與徐交集很少,他所謂的訊息事實,無非是從張幼儀那裡得知,但真實性如何,其實很難考證。

張幼儀在自傳《小腳與西服》裡,有過這樣的描述——

接著,我想到我自己的父母,於是我對徐志摩說:“你有父母,我也有父母,如果可以的話,讓我先等我父母批准這件事。”他急躁地搖搖頭說:“不行,不行,你曉得,我沒時間等了,你一定要現在簽字,林徽因……”他停了一下又繼續說,“林徽因要回國了,我非現在離婚不可。”

在張幼儀眼中,林徽因就是破壞自己感情的女人。

但從第三者的目光來看,這段記載,只能證明徐志摩很急切想要得到林徽因,並不能證明林徽因使了手段,非要徐志摩娶她。

而且很有趣的是,恰恰因為徐志摩要和張幼儀離婚,林徽因便狠心割斷了他們之間所有的感情。

徐志摩與張幼儀的最終離散,林徽因是催化劑,但絕不能成為始作俑者。

林徽因的父親,曾給徐志摩寫了這樣一封信:

“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想足下誤解耳。”

這一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肯定了徐志摩的濃烈感情,並表示感謝,但除此以外,兩人不會再有新的進展。

父親的反對,是林徽因收回感情的重要理由。

很多人認為,徐志摩拋棄張幼儀,是林徽因的錯,但實際上,徐志摩渴望自由的愛情,哪怕這個人不是林徽因,也會是別人。

而反觀16歲的林徽因,恰處對愛情不顧一切的年紀,卻能聽從父親的建議,放下萌芽的感情,足以看得出來她身上的識大體。

林徽因回國,並徹底斬斷和徐志摩發展感情的可能,是在1921年10月,而徐志摩找張幼儀離婚,是在1922年3月。

可見,徐志摩離婚不是因為要娶林徽因,而是他自己感覺,如果不離婚,他連去爭取林徽因的心的可能性都沒有。

而從這方面來看,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拒絕,應該是果斷且決絕的。

二、徐志摩:成熟之後遇友情

很多人認為,林徽因婊裡婊氣,是因為她和徐志摩一直糾葛不斷。

在他們眼中,分手後便當不了朋友,否則便是放不下。

但實際上,真正的放下,是一切如舊。

拋開感情,徐志摩是很出色的詩人,當年能夠和泰戈爾同時出遊的男人,怎麼說也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

梁思成、林徽因更是時代的佼佼者,他們之間的感情,更多是一種友情,亦或者,同處一個圈子的必不可少的來往。

1932年元月1日,林徽因寫給胡適的信中說:“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志摩也承認過這話。”

林徽因愛過徐志摩,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愛和愛之間,是有不同的。

對於徐志摩,林徽因是年少清純的懵懂,是曾經遇見美好時候的驚豔,發乎情,止乎禮。

而梁思成,是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是可以依靠的港灣,是幸福,是安穩,是後半身的依靠。

這兩者是不同的。

因此,林徽因才會如此坦蕩,坦蕩到她甚至和徐志摩說過這樣的話。

林徽因遇見徐志摩,正是情竇初開之時。

而她和梁思成的戀愛,同樣發生在青春年華。

旅歐期間,她的心事在給沈從文的信中,也更加體現了出來:

“理想的我老希望著生活有點浪漫的發生,或是有個人叩下門走進來坐在我對面同我談話,或是同我同坐在樓上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要來愛我。我做著所有女孩做的夢。”

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林徽因如所有花樣年華的女孩一樣,渴望被愛,渴望被呵護。

她曾對徐志摩動心,或者說,任誰面對徐志摩都不可能不動心。

但道德上的選擇,讓林徽因止步於此。

她不願意成為一個破壞別人婚姻的女孩,哪怕動了心,也能主動喊停,哪怕壯士斷腕,也在所不惜。

而結婚後的徐志摩,對陸小曼的愛也是如此。

他曾對林徽因有過喜歡,是因為她的美麗,才華,和性格。

兩個人不合適,並不代表林徽因身上的優點就不復存在。

而他愛陸小曼,甚至願意為了她,拋下一個詩人的浪漫,只為養家餬口,當一個普通男人。

三、金嶽霖:靈魂上的欣賞

從林洙的回憶錄來看,金嶽霖為了林徽因,一直與梁家毗鄰而居,一生未婚,而林徽因也因愛情而煩惱不已。

可林洙的回憶錄帶上了濃厚的個人味道,主觀色彩太濃厚,反而缺了真實度。

無論是金嶽霖、林徽因抑或是梁思成,都是有風骨的人物,同時,他們的成就,也超越了普通人一生。

或許林洙無法懂得,選擇毗鄰而居並非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吸引。

優秀的人總是彼此吸引,彼此成就。

太太的客廳裡有各路人馬,可這些人馬單獨拎出來,每一個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些人,在冰心的筆下,彷彿智商掉線,被一個只懂張揚的女人吸引。

可真的是這樣嗎?

嫉妒會矇蔽內心,反而失去了探索真相的線索。

冰心只看見林徽因的小資做派,卻不曾深思,為何這個“虛榮的太太“能夠吸引這麼多優秀的人物,單靠美色嗎?恐怕太膚淺了吧。

金嶽霖在回憶錄中曾提到林徽因,在回憶錄裡他自嘲自己是“光棍”,而他的朋友們是”成家的”,日子還很漫長,他們總喜歡去梁思成家“打發日子”。

請注意,是去梁思成家。

請不要忘記,梁思成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只是他的朋友圈,和妻子林徽因的朋友圈,是重合的。

金嶽霖曾說,時間對於他們而言,是“打發日子“,可對林徽因夫婦而言,日子總是不夠用的。

他還曾提到,他常常能從自己的書房,看到林徽因夫婦兩人站在房樑上研究什麼,因為總覺得不夠妥當,便嘲笑他們是“樑上君子”。

在金嶽霖的回憶錄裡,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感情真的非常好,做研究在一起,玩耍在一起,生活起居很少分開,如果這樣也不算愛的話,真不知道對於林洙而言,什麼才叫做深愛。

四、飛機碎片的故事

林徽因很念情,她的臥室裡有一個飛機碎片。

有人說,這是林徽因因為徐志摩去世,非常傷心,所以為了安慰她,梁思成特地給她帶了回來。

在這個傳言裡,林徽因似乎非常水性楊花,在婚姻裡為了另外一個男人傷心。

可別忘了,林徽因的弟弟林恆,恰恰是一位戰時飛行員,還為國犧牲。

五、張幼儀:心懷愧疚,是因道德

1947年,林徽因病危,彌留之際,她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要見見張幼儀。

這麼多年,她從來沒有主動找過張幼儀,因為張幼儀所有的苦痛和風雨,其實都是徐志摩給的。林徽因的優秀,只是一個催化劑,只是一個引子,引出了兩人之間巨大的矛盾。

1947年,距離徐志摩飛機失事已經16年了,她還是沒有忘記16歲那年,曾經因為動心而間接傷害過的女人。

張幼儀提到過這段往事,她對於林徽因想要見自己,是無比驚訝的。因為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過了這麼多年了,居然還會與林徽因有過交集。

不過,對於張幼儀而言,她還是想要去的。

一來,林徽因的名聲太大,二來,她真的想要知道,當年讓徐志摩不顧自己生死的女子,到底長得多麼漂亮。

可終究,張幼儀見不到最光芒萬丈的林徽因了,人之將死,加上艱難歲月的折磨,林徽因早就瘦得不成樣子了。

兩人見了面,並沒有說什麼話,只是互相端詳了許久。

在《小腳與西服》裡,張幼儀在描述這次會面時說:“見面的時候,她只是望著我們,頭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她也仔細地瞧了瞧我,我不曉得她想看什麼,也許是看我人長得醜又不會笑。”

這段話裡,可以看得出來,張幼儀潛意識裡面對林徽因時候的自卑,如當年徐志摩嫌棄自己是“土包子”一樣,她潛意識裡還是沒有擺脫當年的記憶。

或許,林徽因想對當年的事情說抱歉,但看著張幼儀,忽然便釋然了。

那些消散在時光裡的往事,終究會成為人生的一段寶貴經驗。

福禍相依。

這次見面後,林徽因奇蹟般的好轉,又撐了8年。

1955年,林徽因終究耗盡了她一生的氣力,於病床上去世,享年51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古話,可真正放進心裡的又有幾人呢?

有些人彷彿好不容易抓住了林徽因身上的一個缺點,便無限放大,彷彿只有她以死謝罪,才能彌補,可誰敢說,自己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一個人呢?

林徽因對張幼儀,一直是有愧疚的,這種愧疚的來源,不是因為自己破壞了她的婚姻,而是在於,曾經的自己沒有抵住誘惑,差一點便成了自己討厭的人。

而張幼儀,則是這場感情無辜的人。

可真的無辜嗎?

每一段不美好的婚姻背後,最應該擔責的,不是婚姻之外的人,而是婚姻裡的夫妻。

沒有林徽因,徐志摩依然會愛上王徽因、李徽因,因為他不愛張幼儀,所以不會主動擔負起婚姻裡面的義務。

林徽因最讓人感慨的,是她揹負了一生的愧疚。

若不是真正良心有愧,她會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且不會對張幼儀有任何的憐憫,她會理所當然認為愛情裡沒有先來後到,不被愛的那個人才是第三者。

可她都沒有。

她承擔起了這份曾經年少輕狂犯下的過錯,承擔起了當年無法壓抑內心情感而寫下詩句的過錯,她活在愧疚裡。

年少輕狂,誰不想為了愛情奮不顧身,是道德攔住了林徽因,是家風鑄就了她的選擇。

哪怕抵毀她的人那麼多,我依然愛那個獨一無二、生動鮮活的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