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黃賓虹畫語錄:論形神氣韻

擬董巨二米大意 1944年作 設色紙本 174×91。5cm

>>東方文化,歷史悠久,改革維新,屢進屢退,剝膚存液,以有千古不變之精神,昭垂宇宙。

——《與友人書》

>>古代書畫之所以寶貴者,固非其為古董而寶貴,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

——《畫學講稿》

>>至於道尚貫通,學貴根柢,用長舍短,器屬大成,如大家畫者,識見既高,品詣尤至,深闡筆墨之奧,創造章法之真,兼文人、名家之畫而有之,故能參贊造化,推陳出新,力矯時流,學古而不泥古。上下千年,縱橫萬里,一代之中,大家曾不數人。

——《畫法要旨》

五湖泛舟 1946年作 設色紙本 113×47cm

>>畫法莫備於宋,至元搜抉其蘊,洗髮精神,實處轉松,奇中有實,以意為之,而真趣乃出。元代諸君,資性既亮,孰途復正,往往於唐法中幻出逸格,絕無南宋以下習氣。

——《古畫微》

>>薪非火不燃,火非薪無附。古蹟之留傳,皆後學之楷模,要其精神所寄,綿綿不絕,經千百載,而精神不磨。有精神而後氣韻可生動。畫者以理法為鞏固精神之本,以情意為執行之用,有精神而後氣韻可生動。以氣力為通變精神之權;理法當兼情意與氣力而言,理法似當,而情意不順,氣力不行,其理法猶未足也。法在理之中,意在情之中,力在氣之中。含剛勁與婀娜,化腐敗為神奇,可以守經,可以達權。

——《畫學南北宗之辨似》

>>藝術流傳,在精神不在形貌,貌可學而至,精神由領悟而生。

——《論畫宜取所長》

秋汀平遠 1944年作 水墨紙本 35×39。8cm

>>寫生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氣,還得閉目沉思,非領略其精神不可。餘遊雁蕩過甌江時,正值深秋,對景寫生,雖得圖甚多,也只是甌江之骨耳。

——《黃賓虹畫語錄》

>>畫有筆墨章法三者,實處也;氣韻生動,出於三者之中,虛處也;虛實兼美,美在其中,不重外觀。藝合於道,是為精神。實者可言而喻,虛者由悟而通。實處易虛處難。苟非致力於筆墨章法之實處,則虛處之氣韻生動不易明。故淺人觀畫,往往誤以設色細謹為氣韻,落紙浮滑為生動;不於筆墨章法先明實處之美,安能明曉畫中之內美尤在虛處乎?

——《藝談》

桐廬晚渡 設色紙本 68×34cm

>>畫有民族性,雖時時代改變外貌,而精神不移。

——與傅怒庵書

>>嘗悟筆墨精神千古不變;章法面目,刻刻翻新。

——與傅怒庵書

>>中國民族所賴以生存,歷久不滅的,更是精神文明。藝術便是精神文明的結晶。現時世界所染的病症,也正是精神文明衰落的原因。要拯救世界,必須從此著手。

池閣敘飲 1944年作 設色紙本 52。5×26。5cm

>>鄙意以為畫家千古以來,畫目常變,而精神不變。因即平時蒐集元、明人真跡,悟得筆墨精神。中國畫法,完全從書法文字而來,非江湖朝市俗客所可貌似。鄙人研究數10年,宜與人觀覽;至譭譽可由人。而操守自堅,不入歧途,斯可為畫事精神,留一曙光也。

——致顧飛書

>>道法自然,人與天近。物質有窮,精神無窮。

——《古畫微自序》

>>竭力追古,遺貌取神,成一家法,傳無盡燈,其與韓、柳、歐、王有功古文辭,無有差別。

——《自題淺絳山水》

西湖望遠 1953年作 設色紙本 34×27cm

>>年來燕市古書畫,日有所見,有甚佳者,常得入目,拙筆因之時時變換。復悟古人全重內美,只在筆墨有法,不顧外觀粗拙。

—— ——《與朱硯英書》

>>而惟追蹤內美,虛中有實,無實非虛。古人出於規矩準繩之外,初非急於求脫,自欺欺人。朝斯夕斯,實心毅力,有非徹底明瞭不作糊塗影響之談,方可得其門徑。

——《與汪孝文書》

>>春秋戰國時代,封建破壞,諸子百家著書之說,競相辯難,遂有了各人自己的學說,成為大觀。要之,三代而上,君相有學,道在君相;三代而下,君相失學,道在師儒,自後文氣勃興,學問便不為貴族所獨有。師儒們傳道設教,人民乃有自由學習和自由發揮言論的機會權利。這種精神,便是民學的精神,其結果遂造成中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燦爛的一頁。

秋林閒話 1938年作 設色紙本 29×38。5cm

>>君學重在外表,在於迎合人。民學重在精神,在於發揮自己。所以,君學的美術,只講外表整齊好看,民學則在骨子裡求精神的美,涵而不露,才有深長意味。就字來說,大篆外表不齊,而骨子裡有精神,齊在骨子裡。自秦始皇以後,一變為小篆,外表齊了,卻失掉了骨子裡的精神。西漢的無波隸,外表也是不齊,卻有一種內在美。經王莽之後,東漢改成有波隸,又講外表整齊。六朝字外表不求整齊,所以六朝字美。唐太宗以後又一變而為整齊的外表了。藉著此等變化,正可以看出君學與民學的分別。

——《國畫之民學》

>>畫言實處易、虛處難,虛是內美,六法須於八法通之。

——《自題山水》

湖舍清讀圖 1949年作 設色紙本 70×33cm

>>宋代鄧椿《畫繼》雲:“畫之為用大矣,盈天地之間者萬物,悉皆含毫運思,曲盡其態。而所以曲盡者,止一法耳。一者何也?曰:傳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

>>畫人物要有神氣,畫山水要有靈氣。神氣、靈氣都是從物體變化中出來。有變化,現象就複雜。當畫家處理複雜之現象,要沉著,要有沙裡淘金的本領,要大膽,要堅決,把沙淘盡,把金撿出。這還不夠,藝術家還得把自己身上所藏之金也拿出來,與沙裡淘得之金化合起來,如此,神氣、靈氣即活現矣!

——與友人書

西湖懷古 1948年作 設色紙本 31×31cm

>>屢變者體貌,不變者精神。精神所到,氣韻以生。

——《中國山水畫今昔之變遷》

>>唐以前畫家,已不斤斤於形似,而以畫外有情為高,故王維之雪裡芭蕉,李思訓之煙霞飄渺,在精神而不在跡象,畫之貴於神似者以此。

——《畫學南北宗之辨似》

山林幽居 1952年作 設色紙本 47×33cm

>> 一幅好畫,亂中不亂,不亂中又有亂。其氣脈必相通,氣脈相通,畫即有靈氣,畫有靈氣,氣韻自然生動。四王之畫,小石迭成大山,點染與皴法俱分,通體氣脈不相聯,故乏生氣。

——《黃賓虹畫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