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南華兔街鎮:文化自信潤民心

走進南華縣兔街初級中學,只見學生身著校服圍成三兩圈,邊吹蘆笙邊演唱邊舞蹈,蘆笙音樂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舞蹈動作進退自如,閃轉敏捷,雙踩有力,集顫抖、頓足、閃身、扭轉、跺腳於舞蹈的各個環節,腳步飄逸,節奏鮮明整齊,有柔有剛,進退有序,展示著原始的農耕文化和樸素善良的彝族民俗風情。

兔街初級中學學生跳課間操“彝族阿卡舞”

“這是我們兔街孩子獨特的課間操,從2016年開始,‘彝族阿卡舞’便作為兔街中小學校園的課間操了,每年我們都會組織代表性傳承人開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彝族阿卡舞”進校園活動,讓文化瑰寶一代代傳承下來,永葆青春活力。”兔街鎮文化和旅遊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主任何仕國告訴筆者。

兔街群眾跳“彝族阿卡舞”豐富文化生活

在兔街鎮半坡村委會有一群不被外界瞭解關注的可愛的人,俗稱“蒙化人”,屬“米撒頗”支系彝族,他們有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舞蹈,有口頭形態、肢體表演、自由空間形態,於唱、跳、吹、彈一體,在蘆笙、三絃、竹簫的合奏中翩翩起舞,由蘆笙為主伴奏,其他民間樂器三絃、竹簫為輔伴奏的歌舞——《阿卡舞》。“阿卡舞”彝語意為“跳蘆笙舞”,數百年來,“阿卡舞”演繹著民族歷史文化的厚重與深邃。

“彝族阿卡舞”傳承人吹奏蘆笙

2017年6月,兔街鎮“彝族阿卡舞”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2016年,成為了兔街中小學校課間操,實現了從生活中來、從民眾中來,回到生活中去、到民眾中去,結束了只供少數人欣賞、娛樂的日子,成為了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擁有了豐厚的群眾基礎,能夠長久、健康、快速地發展,並最終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來,讓青少年傳承了鄉土文明,增強了地方人文的文化自信,更好的保留了鄉土記憶,講好鄉土故事,傳承鄉土文脈,激發了青少年愛黨、愛國、愛鄉的熱情。

截至目前,全鎮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4人。2021年期間,傳承人參加“楚雄州新劇展演比賽”榮獲金獎,參加“雲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比賽”榮獲銀獎;2022年,曾參與中央電視臺“2022《傳承的力量》清明篇雲南省南華站”的拍攝。(通訊員 李曉玉)

【來源:雲南楚雄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