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看京劇《大宅門》如何圈粉年輕人

京劇《大宅門》海報

京劇《大宅門》劇照

11月3日,闊別上海舞臺四年的京劇《大宅門》將重磅迴歸,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與觀眾們見面。四年前曾參演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新編京劇《大宅門》,凝結著郭寶昌導演70年京劇情緣、集結京劇界老中青三代優秀創作者的臺前幕後,無不透出——這是一出“演給年輕人看的戲”。

楊九紅視角重塑IP

京劇《大宅門》以成熟作品為依託進行戲曲舞臺改編,集合了郭寶昌、朱紹玉、藍玲、楊少春等前輩名家坐鎮,擷取電視連續劇《大宅門》中1906年前後的時間段,講述濟南府花魁楊九紅因緣結識京城百草廳少爺白景琦,一見鍾情而自贖跟隨,雖直面不公,終難進大宅門的人生慘遇。

在經歷初稿及郭寶昌的啟發之下,編劇李卓群決定京劇版《大宅門》以楊九紅的視角講述大宅門的故事。這段從白景琦與楊九紅在濟南暢春園相遇相愛,到楊九紅因出身難進大宅門,被迫與愛人分離的劇情也是原作中最具戲劇張力的內容之一,如此新穎的角度得到了郭寶昌的首肯。郭寶昌認為:“以楊九紅這樣一個出身與白景琦不相稱的女子視點出發,也是看中了其無限接近大宅門,但沒有走進大宅門,最終沒有被大宅門正式接納的特殊性,在她眼裡大宅門是另一片天。”

全劇流轉於濟南暢春園、穿城街巷、提督府私牢、京城白府、前門衚衕、火車站等場景,四場戲貫穿情感上的四季況味,白景琦與楊九紅一見鍾情的繾綣春意,監牢中贖身成親的夏夜熾火,大宅門中語似霜劍的秋雨透骨,追逐逃跑途中的冬雪蒼茫。最後戲曲舞臺上較為少見的開放式結尾打開了時代的年輪,往事沉浮於百年的意境濃豔熾烈。

舞臺感有別傳統京劇

秉承著傳統與創新兼收幷蓄的理念,京劇《大宅門》從舞美、音樂、唱腔、服裝等方面都有別於傳統戲曲模式。整場戲在儘可能多地展現京劇傳統表演技法外,還借用了許多其他藝術樣式的呈現方式,如劇中的音樂結合了電視劇原聲旋律和京劇傳統唱腔板式,而人物造型則結合了傳統京劇服飾形制、清末服飾元素和當代審美潮流。但同時,“歌舞演故事”的戲曲美學原則也貫穿全劇,在李卓群看來,“戲曲是戴著鐐銬跳舞的藝術,其藝術方式與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有幾分相似,大多故事簡單,但情節和人物十分飽滿,在恰當處會以歌舞作為填充”。

“奇緣其非無根據,痴心枉自化淚痕,一遇鐵骨全不悔,輾轉朱門與風塵……”,好妹妹樂隊為京劇《大宅門》創作的推廣戲歌《人間難得有情人》也已傳唱甚廣。這部顛覆電視劇版男性語境,以“江湖”對峙“廟堂”,憑“深情”挑戰“規矩”,透過運用現代表達方式對傳統戲曲美學重新解讀的京劇《大宅門》可算是一部“新浪潮京戲”。

“京劇只有和年輕人接軌,才會進步。”郭寶昌一直希望用年輕人的思路去改造京劇。2013年,李卓群的小劇場京劇《惜·姣》首演,一夜爆紅。《惜·姣》的出現讓郭寶昌等到了“圓夢人”,他曾說,“本子(《惜·姣》)寫得太好了!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顛覆了傳統。京劇需要的是時代價值觀的注入,要趕得上時代!”京劇《大宅門》在創新表演方式的同時,既迴應年輕觀眾的需求,也為京劇藝術傳承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