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孟京輝談網紅地之變:阿那亞戲劇節讓志趣相投的人相遇丨對話

阿那亞戲劇節海邊放映現場。主辦方供圖

如果將時針撥回八年前的秦皇島市西南部的昌黎縣,這裡曾是一片“寂靜之地”,“孤獨圖書館”與“阿那亞禮堂”的構想或許還尚未在阿那亞創始人馬寅的心底孕育。而那一年,孟京輝與陳向宏、賴聲川、黃磊共同發起了第一屆烏鎮戲劇節。八年後的初夏,孟京輝再次透過戲劇節,讓“文青”們得以在北方的海邊相聚。相比於內陸,海邊的空間環境給了藝術家們更寬廣的創作空間。25部特邀劇目,37場環境戲劇朗讀,15座戲劇房子開放居住;300位藝術家橫跨300小時締造“候鳥300”生活藝術創作馬拉松;海邊對話、海邊放映、海邊工作坊、戲劇大巡遊、海邊篝火等系列以戲劇為主題的活動開啟、落幕,孟京輝也在海邊開啟了新作《傷心咖啡館之歌》的首演。

戲劇存在的空間最遠可以拓展到哪裡?孟京輝一次次把戲劇帶去各個場域的“戲劇理想”又是什麼?“戲劇節”的作用又是什麼?坐在新京報記者對面的孟京輝思考了一下說,“創造一個小氛圍,讓志趣相投的人走進來。”

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戲劇可以讓人與自然有所聯絡”

午夜,喧囂散盡的“阿那亞”街頭恢復了片刻寧靜。此刻,走在街上的人們並沒有倦意。與孟京輝的採訪約在了午夜時分,他的新作《傷心咖啡館之歌》第二場演出剛剛完成,全體演員,正在與孟京輝熱烈地談論著演出的調整。

見到記者到來,孟京輝關切問道“是否看了今天的演出?”這個問題源於前一天《傷心咖啡館之歌》首演,並未達到他心中完美的狀態,以至於在第二場演出前,他臨陣又做出了新調整,他在等待著一位“外來人”的肯定。此時除了樓下院落中,演員們時高時低的說笑聲,唯有微柔的海風摩挲著午夜。而這次的談話,便是從“環境與戲劇”的結合引出。

孟京輝作品《傷心咖啡館之歌》劇照。主辦方供圖

孟京輝特別分享了在前一天凌晨三點,他去觀看陳明昊導演《海邊的羅密歐和朱麗葉》的首演感受,他覺得那個作品裡,有著“海邊戲劇節”的獨特氣質。在初夏的海邊,黎明前依舊寒冷,孟京輝躋身於一群與他一樣徹夜未眠的青年人中間,戲的尾聲,音樂現場響起,所有面朝東方的人迎來地平線的曙光,此時全體演員迎著日出的方向走進了大海,“這絕對是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不到的感覺,自然與人類的一切聯絡,在此時唯有戲劇可以把它們聯絡起來,那一刻我特別感動、高興。”

作為烏鎮戲劇節、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藝術總監,如今孟京輝再次將“戲劇節藝術總監”的身份帶到了阿那亞這座北方海邊小鎮,這一次,孟京輝開始反思如今眾多的“戲劇節”,應該如何與當下不同的人群產生關係。

陳明昊作品《海邊的羅密歐和朱麗葉》。主辦方供圖

“戲劇節策劃不需要任何經驗與捷徑”

新京報:

你策劃了那麼多品牌戲劇節,“戲劇節”的功能究竟是什麼?

孟京輝:

戲劇節的作用,就是在大環境之中去創造出小氛圍,讓喜歡這種小氛圍的人融入進來。比如烏鎮戲劇節發起之初,我們就特別希望強調國際性、專業性和當代性,讓大家相聚在極小又特別美的小鎮裡,這樣能營造出一種特別有親近感的氛圍。地域的不同其實能尋找到與戲劇有關主題的區域也不同,戲劇節無非是在小氣候下,趣味相投的人的集合。往往在日常的大環境中,由於商業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藝術家的生存空間並不是特別完整,我們希望透過戲劇節的形式,將每個人完整的聚攏到一起,達到一種舒服的狀態。

《美狄亞》劇照。阿那亞的“海邊”是藝術創作的獨特場域。主辦方供圖

新京報:

你過往烏鎮戲劇節、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創辦經驗,有助你在這次的阿那亞戲劇節中找到“捷徑”嗎?

孟京輝:

不需要借鑑任何所謂的經驗與捷徑。正如很多人說,這裡是個“網紅”的地方,但同時也是青年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交界處,這裡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應該讓人感覺到“活躍”與“活力”。戲劇和音樂、戲劇和文學、戲劇和建築、戲劇和舞蹈等藝術形式在這裡都能有互動,激發藝術家跨界的靈感,而“在海邊”的藝術氛圍在國內應是獨一無二的。我希望阿那亞戲劇節,按照自己的特色走下去就挺好。

新京報:

在本屆戲劇節的劇目選擇上,比如《白鹿原》《狂人日記》等作品其實與你一直以來倡導的戲劇美學有所區別。

孟京輝:

戲劇節其實要應對各類人群的需求,戲劇更要承載很多的東西。比如《白鹿原》整個劇組80人,而舞臺上演員佔了40人,雖然在阿那亞的舞臺上呈現會比在更大的劇場裡演出要有難度,但我依然堅持邀請他們的原因是,希望大家來到這裡可以看到更多元、有不同戲劇質感的作品。

新京報:

很多大劇場作品其實在阿那亞最大的劇場“A劇場”裡演出有點難度,未來要是選戲的話,是否會考慮劇場的技術因素?

孟京輝:

其實這些並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在阿那亞戲劇節裡,我不希望人們總去用固有的眼光與思維看待問題,城市裡有劇場,有藝術館,有體育館,而這裡有沙灘,大海,陰晴不定的天氣,這都是能讓人感到“戲劇是自由的”另一種表達。不管是在阿那亞,還是任何一片區域、建築,都可以隨時隨地成為戲劇表達的載體。有許多人都很關心這個問題,我也總勸他們,別總跟自己較勁,輕鬆一點!

阿那亞戲劇節上,歌手老狼的“戲劇房子——奧涅金”。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新京報:

戲劇節已經圓滿落幕了,作為藝術總監,你個人還對它有什麼願景與期待?

孟京輝:

目前還真沒有。其實我更多的還是在沉溺於享受。分享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瞬間,就是在篝火晚會上,當熊熊火焰燃起來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年輕人的面孔,他們的眼睛,他們的笑容,瞬間讓我覺得年輕真的太美了,我也願意讓阿那亞戲劇節年輕,真的!年輕太美了。

新京報:

孟京輝的“氣質”會在阿那亞發生什麼改變嗎?

孟京輝:

其實無所謂,後來我想想自己,也沒什麼特別多跟人不同的氣質,我的氣質是破壞中建立,建立中反思,反思中回顧自己,回顧之後再繼續前行。從一開始我就按照這種方式來要求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想過要在某種環境或境遇的影響下,讓自己改變。

新京報:

你提出阿那亞戲劇節的主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夢想(戲劇)”,或許很多人都會好奇,孟京輝所倡導的“戲劇夢想”究竟是什麼?

孟京輝:

這個問題我也經常問自己,你問的特別對,夢想是什麼?以前讀研究生的時候,我的夢想是得諾貝爾文學獎,還夢想自己造一座足球場,跟一群好哥們在裡面踢球。後來我做了導演,發現有了“戲劇的夢”讓我變得有自信、更有尊嚴,變得熱情和充滿善意,還有一種敢於憧憬的勇氣,有了這種勇氣,就能不斷地看到新的東西。

編者注:本文圖片除署名外,“主辦方供圖”版權歸屬和平團隊、倪楠、在野照物所

新京報資深記者 劉臻 攝影 郭延冰

資深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