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舟楫千里"讀千年國博大運河文化展,恍若置身"河岸"

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經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古代運河是哪一條?答案是:中國的大運河。

11月1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的“舟楫千里——大運河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170件/套展品,輔以多個數字影像和互動專案,系統展示大運河的開鑿歷史、通航功能、漕運管理、工程技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國家博物館首次全面系統展現大運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蘊。蜿蜒曲線打造的展覽空間,讓觀眾如同置身“河岸”。

“舟楫千里——大運河文化展”展覽海報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的邗(hán)溝,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組成,從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彰顯了中國古代先賢們的偉大創造力和無窮智慧,見證了中國古代社會變遷的重要歷程,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展覽現場據國家博物館介紹,這場展覽有3大亮點。首先,這是國家博物館首次全面系統展現大運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蘊,也是繼甲骨文文化展、《紅樓夢》文化展、孔子文化展之後,中國國家博物館提煉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的又一重要嘗試。

展覽現場其次,展品豐富,既有國家博物館藏與大運河文化相關的系列文物,如體現水道畫卷的《明代運河全圖》,表現漕運盛景的《潞河督運圖》,展現河道治理的《高明治水圖》,反映水利技術成就的《河防一覽圖》,記錄媽祖信仰的《天津天后宮過會圖》等難得一見的重要藏品,也有天津博物館藏《漕運圖卷》、通州區博物館藏“軍糧經紀密符扇”和《運河源流圖》、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隋煬帝墓出土鎏金銅鋪首和玉璋等重量級展品。

展覽現場再次,展覽在空間上用曲線打造出運河蜿蜒般的造型,並將文物呈現在“河岸”之上,突出展覽主題。同時,在展覽中配以相關的輔助展品和多媒體,如“穿越時空的大運河” 數字影像、“大運河文化”系列動漫短片、“中國大運河申遺宣傳片”等,讓文物“活”起來,增強展覽體驗感。

展覽現場此次展覽分為“一河千載通南北” 、“貨通南北利四方”、“千艘並進萬夫牽”、“神工當驚世界殊”、“因河而興文化盛”5個單元。第一單元“一河千載通南北”介紹了2000餘年的大運河歷史。展品中有國博館藏的《大禹治水圖》、《運河全圖》,和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隋代《鎏金銅鋪首》。

遠古傳說中就有關於先民治水和開鑿運河的故事。從春秋末期開鑿短距離的水道邗溝開始,之後逐漸興盛,到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形成隋唐宋時期以洛陽為中心溝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元代定都北京後,裁彎取直,構成了縱貫南北,以大運河為中心的水上交通網。至清末逐漸堙廢,大運河執行時間長達2000餘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對大運河進行著修復和整治工作,大運河煥發出新的生機

《大禹治水圖》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大禹治水圖》為清宮舊藏,勾畫賦色精細,描繪了大禹治水的情景。傳說4000年前的中國常遭洪水侵襲,大禹擔當了治水的重任,“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三過家門而不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使漳、衛、濟、漯、淮、沂諸水得以疏通入海,同時,還疏浚了大陸、雷、夏、大野諸澤。

鎏金銅鋪首隋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隋煬帝墓共出土4 件鎏金銅鋪首,許多學者認為是江都宮之物,後來移用於墓中,用於裝飾耳室木門。也有學者認為,其與江都宮有關的可能性很小,應該是棺木上的飾件。

《運河全圖》明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運河全圖》以傳統的形象畫法,描繪了運河及黃河的河道大勢、水利工程及沿途城池。該圖色澤豔麗,黃河以黃色塗繪,其他河湖以碧綠上色,用各種符號表示山川、城池、鄉鎮、寺觀、橋樑等。對黃、淮、運交匯地區的描繪尤為細緻。第二單元“貨通南北利四方”中,透過《潞河督運圖》、《北京宮城圖》和行商執照等展品介紹了漕運對於北京的城市發展的意義。

明清時期,運河沿岸的八個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400萬石的漕糧,供皇室親貴、官員、百姓、兵丁等食用。除了穩定供應北京糧食,還攜帶其他商品至京貿易。清代明確規定漕船上可以附載土宜,沿途自由販賣,並免徵稅鈔,返回時可增載客商,代客運輸大宗貨物。清代每年有6000多條漕船行運,可以想見當時運河上往返商品的數量之巨。

給商照驗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照驗”是一種行商執照,它是官府發給商人的記錄認銷鹽茶數量,表示合法經營,以備各方查驗的憑據。這件照驗是兩浙鹽運司發給黟[yī]縣鹽商汪岫[xiù]雲的。

《潞河督運圖》清乾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早期認為《潞河督運圖》為記錄清朝乾隆年間潞河漕運經濟、商貿及民俗盛況的畫作。近有學者研究認為,這是一幅展現乾隆年間天津的畫卷,描繪了潞河尾閭天津三岔河口一帶的漕運盛景和民俗民風。整幅畫面以督運官舫為線索,以鹽坨春季開坨為核心,向左右兩側展開。圖中兩岸碼頭、衙署、店鋪、酒肆、民居等琳琅滿目,畫有官船、商船、貨船、漁船等64只,官吏、商賈、船戶、婦孺、鹽坨雜役等820餘人。人物形態各異,極富生活氣息。

《北京宮城圖》明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北京宮城圖》是明早期所繪的北京紫禁城圖。宮城即大內,又稱紫禁城。北京紫禁城從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興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是在元大都宮殿遺址稍向南的地址上興建的。其規模、形制、名稱皆以南京宮殿為依據。北京紫禁城明清兩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建、擴建,但其基本形制不變。第三單元“千艘並進萬夫牽”中,觀眾透過《漕河禱冰圖》《高明治水圖》“軍糧經紀密符扇”等檔案,瞭解到關於漕運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漕糧運輸關係帝國命脈,意義重大。為保證漕糧運輸的順利完成,首先需要設立相關的管理機構,形成從上至下的有序管理,從漕糧的徵收、運輸到交倉等主要環節,包括運程中漕船及伕役等一系列的管理。正是依託封建社會的高度中央集權制,實行相關的賦稅制度,以及漕糧的徵收制,才可能實現運河漕運的宏偉藍圖。

《漕河禱冰圖》清 黃鉞繪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漕運一旦受到雨雪、霜凍、狂風等自然因素的阻撓,往往會讓督運官感到束手無策,甚至把希望寄託於虛無縹緲的神靈庇佑。清嘉慶年間,時任戶部給事中的陶澍沿運河南行視察漕運。行達露筋祠時,北風勁吹,湖水結冰。此時北上回歸的空漕船出長江的只有一半,其餘漕船就凍結在此。陶澍“深恐貽誤漕行”,便齋禱於露筋娘娘。第二天風和日暖,全河水泮,各船出江告竣。

《高明治水圖》清 趙澄繪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高明治水圖》展現了疏浚河道的宏偉場面,勞役者約千餘人,正在車水斷流,從河道中挖土築堤,緊張的勞動。據卷末題識可知,順治六年(1649年),淮安至揚州間的運河決堤,洪水氾濫,釀成大災。朝廷命官員高明加以治理,經過三年的努力,治河終於成功。當地士民為感謝高明治水功勞,特請畫家趙澄繪製此圖。此圖以右為北,以左為南,以上為西,以下為東。圖中所表現的人物、江河、堤壩、水閘、橋樑、廟宇、房舍、扁舟、飛鳥,各地段作為施工標誌的旗杆,從河道向外提土使用的槓桿,排水用的水車,堵塞決口用的搪凌把、木龍、取土用的筐、簸、鍤等,無不惟妙惟肖,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軍糧經紀密符扇清北京市通州區博物館藏

軍糧經紀密符扇清北京市通州區博物館藏清代各地漕糧運抵通州後,官府委派僱傭的經紀人驗收。為了防治勒索舞弊等情況發生,制定出密符制度。每一名經紀都有自己的一套密符。此扇使用的方法:每名軍糧經紀在自己驗收、轉運的漕糧袋上,根據驗糧情況,用上好的“福炭”把自己的符形畫在明顯位置。監察官員隨時抽查袋內的漕糧質量,合格則罷,如有不合格的,則對照糧袋上的符形,知道符名,查處真實姓名,然後按照朝廷規定,予以懲處。抽驗漕糧轉運途中的糧袋,是否合乎數量和質量,從根本上堵住了京、通倉虧空漕糧的渠道,也從根源上保障了入倉糧米的質量和數量。第四單元“神工當驚世界殊”介紹了運河的工程技術。大運河連續水路之長,跨越地區間自然環境差異之大,是世界任何運河無法比擬的。它的開鑿、使用、管理、維護等,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思想和智慧,由此造就了豐富多樣的水利工程,是世界運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河防一覽圖》明 潘季馴等繪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河防一覽圖》圖中方位上南下北,所繪黃河,起自源頭星宿海,直至雲梯關入海。運河北起北京,中與淮河、黃河交匯,從瓜洲過長江,經京口、蘇州、嘉興,達浙江省會杭州。沿岸兩側主要山川城鎮均有註記;險要地段一一註記發生水患的地點、年月日期和構築堤、壩、閘、堰和縷堤、遙堤、滾水壩等治理措施,並繪圖以示後人。

《河東河道工料冊》清 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代黃、運兩河治理複雜, 形勢多變, 責任重大, 雍正年間, 先後將河督分為江南河道總督、河東河道總督、直隸河道總督, 分段管理江南運河、山東河南黃運兩河、直隸北河。該冊記錄了治理河東河道所用的部分工料。最後一單元“因河而興文化盛”講述了大運河為運河沿線城鎮帶來的生機。《盧溝運筏圖》《天津天后宮過會圖》等一系列展品展現了運河地域文化的鮮明特點,以及運河溝通帶來的文化融合,既異彩紛呈,又融會貫通,成就了大運河文化的璀璨與輝煌。

《盧溝運筏圖》元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元代興建大都(今北京),工程中需要大量木材。《盧溝運筏圖》中描繪了元代盧溝橋一帶木材運輸的情況,大批木排浮盧溝河穿盧溝橋而下,表現了當時實行水運的真實情況。

《天津天后宮過會圖》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天津天后宮過會圖》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舟楫千里"讀千年國博大運河文化展,恍若置身"河岸"

《天津天后宮過會圖》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舟楫千里"讀千年國博大運河文化展,恍若置身"河岸"

《天津天后宮過會圖》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舟楫千里"讀千年國博大運河文化展,恍若置身"河岸"

《天津天后宮過會圖》清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自元代媽祖信仰傳入天津地區以來,在當地得到了長足發展,媽祖由最初的海神轉變為天津城市的全能保護神。在與天津本土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媽祖信仰演化出以天津天后宮皇會為核心的媽祖信俗,它集合了天津建城以來多種民間文藝形式,深具天津地方文化韻味。《天津天后宮行會圖》是一部關於天津皇會的風俗畫卷,真實記錄了清末天津媽祖信俗的風采,是研究我國北方媽祖信俗的重要實物。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和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展期近四個月。

(本文資料來源:國家博物館公眾號及官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