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祥子並不是個例,民國的拉車人,活40歲的都少,一生也買不起車

每個時代都有他獨特的標識,在民國時期,大城市街頭上面穿行的黃包車則成為了人們腦海中永遠的回憶。

那正是個封建與民主碰撞,自由同禁錮搏擊的時代。在當時,社會底層中活躍著幾類人,他們共同走過了那個時代。

街頭的黃包車伕,小巷子裡站著的暗門子,以及街頭上閒逛的街溜子,神出鬼沒的軍閥,勤勞善良的百姓,以及吸人骨血的地主們。

作為今天的主角,黃包車伕的日子並不好過多少,但是卻吸引了一大批的男勞力。在民國時期,老百姓家有地的人家屈指可數,土地全都流到了地主的手裡。

於是,那些在村裡混不下去的年輕人,便想著進城謀生。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老舍對於人物心理的拿捏,在他的作品《駱駝祥子》中,祥子就代表了一大批從農村進入城裡的年輕人。

而這些年輕人便是黃包車伕的主力軍,就像祥子想得那樣,黃包車伕對比來說賺得要比當學徒工多不少,唯一的壞處就是需要花費點力氣。

但是從小就從農村長大的年輕人,他們最不缺的就是力氣。為了更快地變現,他們選擇了一種在當時看起來產出率最高的一種職業。

不需要門檻,不需要積累就能夠拿一份看起來不錯的工資,讓黃包車伕成為了當時相當搶手的職業。

黃包車為何迎來了盛世

沒有某人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某人。黃包車迎來了屬於它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那個時代。

封建歷史成為過去,大城市也迎來了發展,更多西方先進的思想傳入了我國,在交通工具方面也迎來了重大的變革。

以牲口為動力的車早已走向了農村和田野,而城市裡面,有錢的人家出行靠汽車,遠途也有了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但城市裡面的短途交通工具卻產生了空缺。

市場有需求,就會有供應,人力車成為了新玩意被引進來。其實,最早在大清滅亡之前,人力車便被引入到了租界,最早出現在上海,主要為租界內的老外服務。

這些侵略者是來這邊發財享福的,短途哪有自己腿兒著的道理。借鑑於他們國內的情況,將黃包車引入了進來。

黃包車之所以引進來就得到了極大的推廣,除了上面所說的市場缺口大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便是社會崗位缺口大,廉價勞動力過剩。

除此之外,人力車要比馬車驢車更輕便更智慧,乘客坐在上面,只需要說一聲目的地就可以了。

遇到不熟悉的道路,左轉右轉只需要敲一敲車把手就可以了,而費用對於能坐得起車的人來說,並不多。

根據資料記載,在大上海,人力車伕的費用是按照里程來計費,每公里大約是3。5分錢。勤勞一點的車伕,一整天跑下來,最多跑100公里,毛入3。5元。看到這3。5元,就知道為何黃包車會火把。

不考慮後來通貨膨脹時期的物價飛漲,這個收益在黃包車剛傳入時,絕對稱得上是一波風口。

行業內卷嚴重,黃包車伕一輩子都買不起一輛車

國人很多時候,就有個毛病,那就是什麼賺錢,一窩蜂的全都是幹啥,行業內卷相當嚴重。不少有錢人便買了一批車,僱傭一批車伕,躺著賺收益。

而車伕在最多的時候,要比黃包車數量還多三倍有餘,人歇車不歇,在當時如果誰能開上一個車行,那這真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於是,那些買不起車的人力車伕,又不得不被車行扒一層分子錢,隨著行業內卷越來越嚴重,車伕這一個班下來,幾乎都難以抵扣租金,為了賺錢,他們就只能拼命多跑。

拼命多跑讓他們的休息時間少之又少,為了攢錢買車,他們連吃飽飯都捨不得,在這種情況下,車伕們的身體便被這些車行提前掏空了。

車伕們的職業生涯大致在5-6年左右,在青春年少之際加入,基本上30歲左右就算是年紀大的了。隨著時間的增長,他們的肺部,腳踝,膝蓋以及腰,基本上全是傷病。

因此,絕大多數的人力車伕,晚年都相當淒涼,或許就在他們病倒的那一瞬間,就意味著他們再也無法站起來了。很多車伕連40歲都活不到。

黃包車伕明明用勤勞的雙手,為何創造不出幸福

用自己的雙手,都不能成就自己的夢想,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勤勞的雙手獲得的嗎?

在這裡我總結了以下觀點,之所以人力車伕無法靠勤勞的雙手實現夢想,這和當時動亂的社會環境分不開。

其次,用青春和力氣賺錢是最不經濟的一種做法,因為他們處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忙工作忙得都沒有時間思考。不動腦子又怎麼會賺來大錢?

當我們每天累得躺在床上都不想動,每月的收益卻少得可憐的時候,或許要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條路到底對不對了。

黃包車伕的悲劇相信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在從事人力車伕類似的工作。

工作不分高低貴賤,沒有貶低誰的意思,但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要有長遠的規劃,靠出賣力氣拼數量耗青春來賺錢,絕對不是一個最經濟的方式。

話就說這麼多,切不要對號入座,反思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