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俗語"人有三不親",除了姨夫、姑父,還有一個是誰?這回知道了

俗語在我國曆史悠久,而且來源甚廣,不僅有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包括一些詩詞名句、歷史典故等等。不管是什麼型別的俗語都是古代人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和美好願望。之所以稱之為俗語,就是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能夠用淺顯的道理啟迪人生。

說到俗語時,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開場白,“常言道……”、“老話說……”、“俗話說……”等等。甚至還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說法,也都是關於古人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後人的俗語。

關於俗語的型別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一些是褒義的,比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也不乏貶義之內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還有一些有教育意義的俗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告訴人們在學習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在這眾多的俗語中,有一類關於家庭的俗語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比如“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養兒方知父母恩”,體現了濃濃的親情。那麼古時候世世代代的關係都是如此親密嗎?有兩句俗語最能代表當時社會的現象:“表親三千里,堂親五百年”,說的就是親疏遠近。在《俗語大全》中,還有一句更加凸顯親戚關係的脆弱:“人有三不親”。

所謂三不親,第一個就是姨夫,也就是母親姐妹的丈夫。第二個就是姑父,是父親姐妹的丈夫。為什麼姨夫和姑父會不親呢?古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子從自己的家中嫁出,就成了別人家的人,變成了外戚,也就是家族之外的人。

這樣的親戚關係都是都過婚姻關係形成的,所以在此之前和姨夫、姑父並不相識,自然談不上親。有人會有不同意見,結婚以後可以經常往來,一樣可以很親啊。古代女性屬於從屬地位,本身話語權就有限,嫁過去都要冠以夫姓,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在原來的家裡生活了。所以見面機會就少了,姨夫、姑父更是見不上幾面,加之古代社會交通不發達,也是導致親戚關係疏遠的一個原因。

比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母親賈敏嫁給了蘇州的林如海,賈寶玉從未見過姑父,何曾談得上親,更別說這個表妹了。至於日後兩人關係如此親密也都是相處久了才會有的,所以說感情都是培養的,沒見過的人要怎樣培養感情呢?

還有這第三個不親的就是舅媽,這句俗語完整的就是“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和舅的媳婦”。到了這裡我們似乎發現了一個問題,不管是姨夫、姑父還是舅媽都是外姓人,和我們都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唯一不同的是舅媽是嫁進來的,但是不要忘了母親也已經嫁作人婦了,不在孃家了,所以見面機會依然很少,對應了上文中的姨夫、姑父。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在三不親中並沒有叔叔的媳婦,其實嬸子也是外姓人,為什麼不包括呢?還是要從古人說起,古時候的人們是家族式的生活方式,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所以自然感情要好一些。

當然事事無絕對,重要還是事在人為。電視劇《孃親舅大》中,小女孩佟程程因為母親去世,一直跟著舅舅生活,舅媽對她視如己出。當然有時候涉及到利益時,多少兄弟姐妹因為爭奪父母的遺產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來。

這句俗語到現在依然充滿現實意義,現代人工作忙,常常早出晚歸,連業餘生活都很少,更別說是聯絡感情了。很多的直系親屬因為家裡事情多,每年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一面,彷彿又回到了古代。按理說交通如此發達的社會,去哪都是一抬腳的事。

還是那句話感情都是靠培養的,為什麼說遠親不如近鄰,其實還是走動的比較頻繁。從今天開始多和自己的親人多聯絡吧!

參考資料:《俗語大全》《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