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宋代是山水畫重要的發展時期,經過魏晉的萌芽,唐五代的發展,山水畫在兩宋時期蔚為大觀,先後湧現出一大批彪炳畫史的著名畫家和流傳千古的珍貴作品。下面筆者整理了這一時期的山水小品,以供大家欣賞學習。

高秋觀潮圖 北宋 許道寧

圖中錢塘江邊,坡岸層疊,木閣雨軒,松木環抱;放眼憑眺,八月大潮,千軍萬馬,鋪天蓋地;木閣欄下,有一雅士,正在觀潮詠騷;不遠處的松梢之下,有兩條漁舟,舟上的漁夫在奮力的划船。此圖房屋線條筆直、均勻,有如界畫;樹木造型自然,運筆凝重、枯澀細勁,以短筆布皴,所以疏而不薄,不失法度。

山居圖 北宋 燕肅

燕肅,字穆之,又字仲穆,人稱“燕龍圖”。學識淵博,精通天文物理,創造指南車、記裡鼓、蓮花漏等儀器。工詩善畫,以詩入畫,意境高超,渾然天成,為文人畫之先驅。善畫山水寒林,與王維不相上下。圖中山脈高峻,綿延千里,山下樹林蔥鬱,水網密佈,一幢小屋建於山麓水畔,是隱居的理想去處。

仙山樓閣圖 北宋 趙伯駒

此圖以重彩加金畫樓臺、奇峰、雲霧、仙人跨鶴的圖案,描繪了瓊島山石、樹木掩映的仙境景色。 整幅畫面構圖、技法嚴謹周密,筆法粗獷,用色大膽,裝飾意味濃厚。趙伯駒,字千里,宋宗室。工山水、花果、翎毛、樓臺,青綠山水尤善。他將水墨山水的趣味與技法融入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大青綠畫法中,形成了一種介於院體畫和文人畫之間的“精工之極,又有士氣”的風格。

風擔展卷圖 北宋 趙伯驌

圖中景物傍山臨水,庭院湖石點綴其間,長松修竹環抱,亭內屏前設有臥榻,漆桌上置書卷、瓷瓶、香爐,文士右持羽扇,左倚憑几,神態悠閒;左方仕女二人憑欄而立,右方兩童手執茶具,趨步向亭。趙伯嘯,字希遠,南宋著名畫家,宋朝宗室,趙伯駒之弟,兄弟二人皆妙於金碧山水。除山水、人物外,擅長花鳥,界畫亦精。

柳塘泛月圖 北宋 趙希號

圖中岸邊垂柳依依,水中荷葉漫浮,一彎新月高懸,一舟緩緩而行,主人趺坐於幾前,對面一侍者正襟危坐,船首一童撐篙,船尾一童雙手抱膝,前有餐具器皿。荷塘月色,泛舟柳下,景緻恬適宜人。筆墨柔潤,勾勒細膩,設色淡雅,唯柳枝、荷葉分佈缺乏疏密變化,不盡如人意。

松湖釣隱圖 南宋 李唐

圖中一葉小舟浮於湖上,一人獨坐垂釣,遠山峰巒突起,妙造自然,畫家以精細的筆法,用焦墨勾樹石,顯得鬱茂蔥籠,瘦硬峭拔。畫面無作者款印。此圖從畫風多受馬、夏影響這一點來看,應屬南 宋晚期畫院畫家所作。

秋山紅樹圖 南宋 蕭照

此圖為蕭照傳世少見的一幅山水小品畫,近處秋樹紅葉如織,遠處山巒重疊髙聳,溪水潺潺,輕舟倚岸,一條曲徑通向深山。構圖虛實對比強烈,技法出人李唐又有所不同。

雪溪放牧圖 南宋 夏圭

圖中寒空清冷,幾棵老樹叢生於溪畔,坡地一片積雪,不見青草,溪邊碎石零亂,流水無聲。雪地中一牧童手握韁繩,弓背用力牽牛,水牛後腿前蹬不願歸去的情景,刻畫得惟妙惟肖。作者用勾勒填彩法畫樹幹,用攢筆或雙勾寫榭葉,以淡墨染天空和溪流,以白粉繪皚皚積雪。人物衣紋、草笠用筆簡練而形象逼真,不愧為宋代小景晝之佳作。

觀瀑圖 南宋 夏圭

圖中遠處山脈高聳入雲,近處松柏挺拔,樹下的屋舍中人們正在高談闊論論,遠方煙水浩渺,潮起潮落。這幅畫的是典型的半邊式構圖。

臨流撫琴圖 南宋 夏圭

圖中溪山清遠,雲霧飄渺,一泓溪流從深山中蜿蜒而出,匯成深潭,畫面右側兩株古木高峻清冷,樹下的山坡上有一位高士正在臨流撫琴,琴音繞樑,使觀者流連而忘返。

煙岫林居圖 南宋 夏圭

圖中一老者走過板橋,沿小徑而行,遠處山林後隱現房舍一角,意境幽深。近景樹石著重墨,中景以淡墨勾染,至遠景則以極淺淡的水墨渲染出一片霧色,拉開空間層次。用筆輕鬆簡潔,皴中帶染,染中有皴,整體風格不失精緻秀潤。是夏圭慣用的半邊式構圖。

松溪濯足圖 南宋 劉松年

這幅畫的主體是一株蒼勁虯曲的松樹,樹下水天一色,蒼茫遼遠,水上有兩條小舟,舟上之人一邊灌足,一邊欣賞著周圍的風光。

松澗焚香圖 南宋 馬遠

圖中遠山飄渺,竹枝搖曳,一位高士盤膝坐在山石上,正在清修,一邊的香爐裡青煙嫋嫋,沁人心脾。

秉燭夜遊圖 南宋 馬麟

此圖以蘇軾《海棠》詩意為題,繪月夜良辰美景,畫中主角端坐圈椅上,燃燭觀賞庭院繁花茂樹,展現優雅的生活品味。遠山以花青與淡墨渲染,烘托出夜景的迷濛氣氛。六角重簷攢尖亭閣,上飾寶頂,屋脊由上而下,簷頂起翹施垂獸,並以平行直線繪瓦壟。六角亭兩旁遊廊伸展,以半封閉的簷廊圍住花木掩映的庭院,所繪應是臨安皇城後苑景色。

雪江買魚圖 南宋 李東

圖繪冬日江邊酒店中人向小舟上的漁夫買魚之場景。著墨不多而生活情趣躍然紙上。

江上青峰圖 宋代 佚名

圖中所繪為一水相隔的兩岸青峰,兩舟在水面鼓帆行駛。 近處山石嶙峋,古松虯曲,閣樓人物若隱若現,近岸樹 石濃墨重筆,少皴而多染。遠岸山勢起伏,煙霧繚繞, 以墨線勾勒,青緑暈染。兩岸間江水遼闊,頗得平遠之境。山水之靜與帆船之動相得益彰,整個畫面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畫家在本幅作品中將青緑山水與邊角取 景相融合,景緻奇麗,心裁別出。

溪山行旅圖 宋代 佚名

圖中山石崢嶸險峻,重重疊疊,一座庭院隱藏著山石後面,顯得幽靜閒雅,山前寒樹蕭瑟,山道上車馬行人絡繹不絕。

奇峰萬木圖 宋代 佚名

此圖近景由主山與兩側坡石構成,岩石向兩側與前方開面,以橫斜方向的皴擦,表現不同的質地和凹凸深淺的層次。其上林木蓊鬱,因在高山之上,盡是松杉一類的針葉木,間雜幾株深墨密點之樹,幽深鬱密,若層層屏障,高低參差,與遠山遙相呼應。遠山都在雲氣之上,左側群峰聳峙,如列柱插天,右側對應前景山凹處,再起數峰,漸遠漸小漸淡,而有無窮深遠之勢。

深堂琴趣圖 宋代 佚名

此圖描寫山齋數楹,蔥樹掩映,一人於堂中撫琴,二鶴在琴聲中閒步。遠山一帶,巨壑空茫。建築用筆粗渾,輕刻畫,重意境,形象概括,細部脫略簡化而不失準確真實。整幅畫面清新明淨的情境賦予作為繪畫主體的建築含蓄而富於想象的空間依託,使之具有了詩一般和諧渾融的意境。

澄江碧岫圖 宋代 佚名

圖中江岸松石掩映處有一片綠洲,林木修長,屋宇如豆,群峰亭立,白雲繚繞。在筆墨技法上,具有唐代青綠山水的風格,山石形體多是有勾無皴,然後分別填上石綠、花青、赭石,來表達不同的質感與光感,有很強的裝飾意味,然筆痕,表示在大片的空白處是浩淼的江天。

層樓遠眺圖 宋代 佚名

圖中的崇樓純以細筆勾勒,玲瓏空透,遠山春意爛漫,卻在明麗中帶有淡淡的清寂。層樓上一婦人攜侍女憑欄遠眺碧波中的歸帆,雖然描繪的主體是沒有生命的建築物,但整幅畫面卻分明透露出一絲“春怨”的氣息,表現出南宋樓閣畫家在借物言情方面的高超技藝。

湖天樓閣圖 北宋 佚名

圖中遠山迢遞,樹木蔥鬱,水平如鏡,湖天一色,臨水的樓閣勾畫工整,氣勢堂堂,樓上的人們正在欣賞著浩淼的湖水。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江亭閒眺圖 宋代 佚名

圖中的臨江崖石上,古松斜伸,倚岸茅亭內,一人獨坐欣賞江水景色,對岸遠山雲煙繚繞,江面微波無際,一葉扁舟盪漾著飄向遠方。

雪山蕭寺圖 宋代 佚名

圖頁繪遠處山峰高聳,山巒連綿,山腳下一人撐傘迎雪行走,河岸邊一船隻停泊;近處古木數棵,屋頂隱約可見,山脈、屋頂等等皆白雪皚皚,寒冷孤寂!此畫傳為范寬作品,構圖及用筆特徵近於范寬所畫雪景山水一派。從筆墨特質看,更接近於南宋時期范寬畫風的追隨者,是宋室南渡之後師法范寬的精品。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雲關雪棧圖 宋代 佚名

圖繪山野雪景。遠處群山連綿,白雪皚皚,近處危巖寒林,一人策驢行過棧道,棧道下清流激湍。圖中山石用剛勁的線條勾勒輪廓,濃墨幹筆皴擦,人物、茅舍勾畫生動,使荒寒中有了生命的氣息。全圖用筆精剛健,筆墨渾厚,畫風近李唐而獨出機抒,為南宋山水畫的精品。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柳溪書屋圖 宋代 佚名

圖中遠處群山飄渺,一條河流從山中蜿蜒而出,在山前形成了一片寬廣的湖水,湖邊的沙渚上植物茂盛,柳葉如絲,樹蔭下有一座書屋,在這樣的環境中讀書用功,怎能不金榜題名。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柳塘放牧圖 宋代 佚名

圖中細密茂盛的柳絲隨風搖曳,樹下草木葳蕤,一大一小兩頭牛正在低頭吃草,放牛人坐在不遠處的山坡上。

柳溪歸牧圖 宋代 佚名

圖中山色清遠,柳葉如絲,天色將晚,牛兒正在涉水歸家,牧童騎著大牛已經到了河的對岸,小牛還在原地踟躕不前。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雪澗盤車圖 宋代 佚名

圖中旅人和牛車走在崎嶇曲折的山徑途中。同時用初冬蕭瑟的雪霽山景加以烘托,于山體大面積留白,情景交融,使人聯想到千里征途的艱辛。全圖結構謹嚴,右側的雪景疏鬆,左側的山石樹木緊湊,其間旅隊蜿蜒而上。造型寫實功力深厚,是南宋院畫中的傑出小品。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松溪釣艇圖 宋代 佚名

圖中山峰勁峭,山麓雲霧升騰,松樹高達挺拔,鬱鬱蔥蔥,樹下的小舟上,一位隱士正在垂釣。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雪溪乘興圖 宋代 佚名

圖中雪漫空山,萬物素寂,整個畫面充盈著一種空疏蕭冷之氣。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風雨歸舟圖 宋代 佚名

圖中墨雲翻飛,風急浪高,草木搖擺,舟船難行,是一幅描繪風雨之景的精品。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松岫魚村圖 宋代 佚名

這幅畫有馬夏之風,或為其後學所作,將所有景物放在畫面的一角,於其它處大量留白,給人以無盡的遐思。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水村煙靄圖 宋代 佚名

圖中遠山重疊,雲蒸霞蔚,山下沙汀縱橫,一叢茂盛的樹木分外顯眼。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青山白雲圖 宋代 佚名

圖中高峻的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山下松樹遒勁,流水淙淙。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秋山暝泊圖 宋代 佚名

圖中山峰高大險峻,隱隱約約,山下水流縱橫,樹木茂盛,整幅畫面籠罩在一層朦朧的煙靄之中。

宋代山水小品賞析

松風樓觀圖 宋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