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揭開少林武僧的神秘面紗,古時曾作為護院,現在是"禪武"傳承!

除了吃高唸佛、修煉禪定,武術健身也是院徒的一項重要活動。

《續高僧傳?寶淵傳》記說,南朝蕭齊時代,建康(南京)龍光寺的和尚寶淵,“酷好蒲、撲,使酒挾氣”。是“”(一種棋藝);撲是“相撲”,即二人角力的運動。

隋代有位法通和尚,力大無比,“把豆麥便碎;倒拽車生,卻行”,當時的壯士都叫他“天力士”。

據說有一次,西務貢的一個人,名叫“大壯”,在長安北門外相撲,沒有能夠勝過他的。隋高祖就召了法通來,令其對陣。法通說:“出家人不能與之對阼。但要比氣力,把手即知。”把手就是比手勁結果西蕃的大壯一試就敗了。

唐初,大律師道宣的《量處輕重儀本》禁止寺院存有“戲具”及“雜劇戲具”,從而可以知曉當時寺院往往有這類物品,用作健身和娛樂。

《續高僧傳?智實傳》記載說,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敕許僧人法雅發京師驍悍千僧,用充軍伍。

《宋高僧傳?辦オ傳》稱,唐玄宗“以北方稟氣剛毅,列剎多習騎射,詔沙門辨オ為臨壇教授,用加訓導”。證明盛唐時期北方寺院練習騎射已成風氣,皇帝不能驟加禁阻,只好派人去加以“訓導”。

北魏至唐代的少林寺,就有兩條寺僧武裝的史料。

條是《皇唐嵩嶽少林寺碑》裡的記載:

大業之末,此寺為山賊所劫。僧徒拒威,遂縱火焚塔院。言靈塔(即跋陀遺身木塔)巋然獨存。

文中的“山賊”,可能是揭竿而起的暴動者;“僧徒拒賊”,顯然是說僧眾武裝保衛寺院。

另一條是武德四年(621年)四月甘七日,少林寺上座善護、寺主志操、都維那惠場等十三位僧人,暗中聯合報州司馬趙孝宰、羅川縣令劉翁重等人,裡應外合奪取報州城,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則,歸順秦王李世民的事件。《皇唐嵩嶽少林寺碑》記載這件事情說:

寺西北五十里有柏谷墅,群峰合沓,深谷逸。復磴綠雲,俯窺龍界。高頂佛日,傍臨鳥道。居晉成塢,在齊為郡。王世充潛號,署曰探州。乘其地險,以立烽成。擁兵洛邑,將圖梵宮。太宗文皇帝,龍躍中原,軍次廣武。大開幕府,躬踐戎行。僧志操、惠瑒、宗等,審靈養之所往,辨嘔歌之有屬,率眾以拒偽師,抗表以明大順,執充侄仁則以歸本朝。太宗嘉其義烈,頗降玍書宣慰……

這表明,在戰亂年代,少林寺的僧人被迫選擇了武裝鬥爭的方式來保衛寺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