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民間故事:碰瓷老婦人訛上秀才,縣令做出糊塗判罰,結局讓人舒適

唐朝有個婦人每天靠碰瓷為生,一天她在路上踩到西瓜皮不小心摔倒,身後的一位公子好心扶起她,婦人立刻就訛上了他。沒想到這位公子死活不從,最終還將事情鬧到了朝廷上。

唐朝的烏西城中有一位老婦人名為錢氏,她丈夫因為疾病去世,家中留下兩個兒子由他一人撫養。

一次錢氏去集市上購置物品,因為走得匆忙,沒有注意到旁邊的木棍,徑直撞了上去,頓時間血流滿面。過路人都看到這是錢氏自己撞上去的,和攤主並沒有任何關係,但攤主出於好心就給了她一點錢讓他去看郎中。

錢氏拿著銀兩看過郎中得知並無大礙就回到家中,坐在床上的她想著這樣的賺錢方式實在是太容易了,自己辛辛苦苦幾個月的時間都沒有這麼多錢,不經意的一撞竟然能討到這麼多的銀子,那麼以後還有什麼努力的必要呢?

於是,貪婪的錢氏挎著籃子在街上四處閒逛,看到富貴人家的馬車就想靠上去,一來二去這種不勞而獲的觀念就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不僅不用辛苦幹活,還能賺到更多的錢。

不到三年,整條巷的人都知道錢氏訛人的手段,但大家也覺得她自己一人無依無靠,沒有多說些什麼,只是不願意再與她離得近,怕給自己惹上麻煩。

但錢氏毫不收斂,甚至還叫上自己的兒子一同訛人賺錢,一天,錢氏外出給孩子置備酒菜,正準備回家時不小心踩到了西瓜皮摔了一跤,等她踉踉蹌蹌地爬起來時發現崴了腳,十分疼痛。家裡的孩子還以為母親還在從事“老本行”就選擇回家等候。

此時,街口忽然走來一位年輕公子,見老人家跌倒,便好心扶著她去了醫館。公子剛要走,錢氏就拽住了他的衣衫,對他說:“我看你也曾飽讀詩書,怎麼這般的無禮,撞了人難道不給賠償還想走?”

公子不從,這時錢氏的兒子回來,就與公子動起了手朝他要錢,公子內心滿是怨氣,連夜趕到衙門狀告錢氏一家,當衙役前去取證時,附近的鄰居都說看到了錢氏自己摔倒,與公子無關,大家願意為其作證。

錢氏見這件事情鬧大,便開始耍無賴,坐在地上哭喊,引來了很多人圍觀,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公子也不缺錢,看見老人家摔倒了連一點點醫藥費都不願意給,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尊重老人。”

縣令無法結案,一位七十老嫗在公堂之上大吵大鬧,如果出了什麼意外自己的烏紗帽就不保,更不用提升職加薪了。但身為縣令也一定要維護百姓的切身利益,於是判秀才無罪,但是為了體現出尊重老人,讓其補償給錢氏三兩銀子。

這件事情才算完結,但這位公子非常不服氣,自己本是好心助人,不僅被訛,還要被對方打,如果社會變成這樣,以後遇到難處又怎麼可能有人願意出手相助呢?

第二天秀才就來到了鎮撫司,敲響了門前的伸冤鼓,對大人講述了這件事的原委,還帶著人證。大人隨即派侍衛帶來縣令,向其詢問:“既然秀才沒有做錯任何事,為什麼還要判處賠償錢氏三兩銀子呢?”

縣令解釋:“錢氏在公堂之上又哭又鬧不成體統,因為年紀過大卑職又不敢對其用刑,為了結案才出此下策,看其可憐,便選擇按人情判案了。”

這件事情處理了好些時日,大人也曾勸過公子,既然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缺這些銀子,不如雙方便和解了吧。可公子卻鐵了心的要與錢氏鬥爭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

這件事情鬧得動靜過大驚動了朝廷,朝廷派下欽差將這件事情調查清楚,瞭解到錢氏已經訛詐他人多次,且屢教不改,留在人間就是一個禍害,因此直接判處斬刑,並流放了她的兩個兒子。公子的事情也終於沉冤昭雪。

這個故事改編自《明朝志怪小說》。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也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很多情況下都會因為沒有過多的得失,選擇了忍一時風平浪靜,但這也很有可能會造就不爭的風氣,影響社會的秩序。

因此我們也要從大局出發,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遵紀守法,不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可以變得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