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原來我們被影視劇騙了

“秀才”是古代題材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一個稱呼,人們對這個身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古代科考制度裡的一個較低的等級。

古代科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鄉試、會試、殿試

。凡是

能參加鄉試的必須是秀才身份

,每三年參加一次,被錄取的叫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接下來是會試,舉人和國子監的監生則在隔年春天進行考試,錄取的為進士,第一名則稱為會元。

最後便是殿試了,由當朝天子親自出題,將來參加考試的進士又被分為三等:

一甲三人,是我們所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等級有若干人,其中考第一名的都叫傳臚

殿試過後,朝廷便會按等級授官職了。雖然秀才在這裡面排最低等,但要

想參加考試走仕途,必須都先得是秀才身份

,否則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那秀才好當嗎?是不是隻要從小讀書,就能成為秀才呢?我國古代歷來有選拔官員的公開考試,但在隋朝才叫正兒八經叫科舉考試,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夏商周時期選拔官員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制”,簡而言之便是世襲,子承父業連任的意思。

春秋戰國時期做了改革,破格錄用地位低下但是有才的人士;

戰國時期又設立了軍功爵制度

,以軍功論賞,且興起為了養士之風,廣泛招攬有才幹的人才,無論他的出身什麼樣,都可以為諸侯、國君服務。

漢朝建立了察舉制

,自下而上推舉人才,也稱為選舉。察舉制要求考試,由政府量才錄用,這樣能保證公平和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漢朝察舉考試有常科和特科,常科有:

孝廉、茂才、察廉、光祿

四行,這裡的

茂才,指的正是秀才

,叫茂才是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

學子要是

能成為茂才,便能任官吏

,他們資歷高,

起用便為縣令,俸祿上千石;孝廉多為郎官,俸祿才六百石

。有不少人才舉孝廉,再舉茂才。到了茂才,便有很多人可以升高官了,西漢丞相史蕭鹹,就是茂才。

三國曹魏時期,將茂才改回了秀才的稱呼。

秀才由公卿、諸州每年推薦一名

,可見作為秀才,學識才幹得多麼優秀,推薦秀才是何等的重視。

隋朝實行科舉制後,

設了秀才科,唐代也沿用

。但是後來廢除秀才科,“秀才”於是便成了一般讀書人的廣泛稱呼。到了

宋代,秀才又被作為是應舉者的統稱,並沒有什麼實際的頭銜

秀才的等級地位,是一年不如一年。

到後來,秀才直接成為了讀過書的人統稱罷了

,誰都能成為別人口中的秀才,卻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到了

明清時期,秀才的等級又有變化,變成府、州、縣的學生

了。為了考取一個功名走上仕途,很多寒門學子多年苦讀,但真正能考上的人卻很少。

於是有些人年復一年地應考,除了讀書,他們幾乎沒有別的營生,所以我們總在古代影視劇裡聽到“窮酸秀才”的說法。很多人一直考,考到歲數很大了才當上秀才,但

當了秀才,最起碼他可以去私塾當老師,去教學生

所以“秀才”放到現代,能在中小學任教的老師,

學歷至少是個本科生

了。然而在古代,家裡貧困的孩子是讀不起私塾的,當然,他們可以自學。但是古代讀書人自學和有老師教,又是兩回事,所以哪家要能出個秀才,還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清朝的科舉制度又加了一個階段,童試,又稱童子試。晚清名臣曾國藩的父親就是教書的秀才,曾國藩十五歲的時候參加童子試,考了第七名。

童子試包括縣試

府試

院試三個階段,要

院試合格了,才能稱為秀才,進入官學,有參加科考的資格

。如果未考中秀才,就連讀書人都稱不上。

但成為秀才後

,這些人便算有了功名,

連見知縣都不用跪了

,更不能對他們隨便用刑。當上了秀才如果又考了第一成為

稟生,

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吃皇糧了。

由此可見,

秀才在每個朝代的定義和地位都不同

。除了像宋朝這樣不把秀才當人才的朝代,

在大多數朝代秀才的等級都挺高的

,不是隨便讀幾年書就能成為秀才的。

曾國藩五歲啟蒙,六歲正式讀書,十五歲參加童子試,二十二歲才考上秀才,他二十三歲中舉,二十七歲才中進士。

要先考上秀才,才有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資格

,考中了才能當官。

可見

秀才之難考程度,難以想象,其學歷並不低

。比如洪秀全考到二十九歲連童子試都沒過,最終都沒考上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