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劉備不惜三顧茅廬,只為得到一個諸葛亮嗎?背後還有一群名士

一、荊州名士集團

三顧茅廬,是世人津津樂道,傳頌已久的佳話,劉備禮賢下士,孔明玄德君臣知遇,但也有人從現代視角出發,將其解讀為諸葛亮自我炒作的產物。其實諸葛亮的脫穎而出,自然是由於他不世出的才能與劉備的求賢若渴,但細看《三國志》等文獻,就會發現這些我們熟悉的劇情中,暗藏著很多人不曾注意的細節。

諸葛亮的出場,確實很像一場炒作。大家應該都有印象的是,荊州有個隱士,叫司馬徽,也即是水鏡先生,在《三國演義》中是宛如世外高人一般的人物。劉備曾經向他請教天下大勢,他卻謙虛地說到,我只是個儒生俗人,哪懂得時務呢,識時務的人,也就是天下形勢的,那得是俊傑。劉備頓時對誰是俊傑,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詢問之下得到的答案,就是臥龍與鳳雛。在司馬徽的評價中,俊傑與一般的儒生,有著本質的差距。這樣的橋段,《三國演義》的描述則更為戲劇化。

上圖_ 水鏡先生,司馬徽(?—208年)

徐庶比諸葛亮先投奔劉備,很受劉備的器重。與演義不同的是,徐庶並不是在臨走前才推薦了諸葛亮,而是在投奔劉備後不久,就和他說:“諸葛亮是臥龍,將軍你想見他嗎?”劉備聽了就說:“那你去帶著他一道投奔我。”可是徐庶卻說:“這個人,只能你去找他,而不是叫他來。將軍應該屈駕拜訪他才是。”

經司馬徽、徐庶這樣一番渲染,劉備還沒有見到諸葛亮,心中卻早已滿是期待了,畢竟這兩人已經是高人了,比他們還厲害的人得是啥樣呢?荊州名士們的讚譽、推薦,彷彿都是在為一個蓋世無雙的國士,一部劇目的主角的出場,作各種必要的鋪墊 ,於是便有了“三顧茅廬”。

三顧之禮是極為隆重的禮節,通常在天子迎接德望極高的大儒才使用。對一個無官無職且年輕的人行此大禮,實在是極為反常。劉備這麼做,除了表明對諸葛亮的重視,無疑是在向還處於觀望態度計程車人,表明自己對人才的渴望;同時也是在向關張這樣的核心成員表明,不可怠慢此人。

上圖_ 劉備三顧茅廬

這裡體現的,這是東漢末年評定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機制,人才優劣高低,以權威人士的口碑或口頭評價為準,而這樣的口頭評價,來自於類似司馬徽這樣計程車族領袖。曹操就是憑著“治世能臣,亂世奸雄”,這句似乎並不怎麼好的評語,開始嶄露頭角。

荊州名士的領袖,除了司馬徽,還有更年長的龐德公,司馬徽把他當大哥一樣對待,據說龐德才是他的本名,公是司馬徽加在後面的尊稱。按照日本學者渡邊義浩先生的研究,這兩人在荊州士人中聲望極高,他們對荊州人才的評判,決定了這些人的優劣等次,成為各路諸侯用人的重要參考,以他們為核心,形成了一個荊州名士集團,這裡所說的荊州名士,既包括司馬徽、龐家父子等本地土生土長的人,也包括孔明、崔州平、石韜等中原南遷定居於此計程車人。他們雖然在野,但平時切磋學問,討論家國天下的大事,同時也分享資訊,相互扶持。他們對當時的荊州之主劉表並不欣賞,覺得他不是明主,所以一直在等待值得輔佐的物件,藉以成就一番事業。

上圖_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

龐德公是荊州襄陽人,是龐統的父親,臥龍的稱號,就是他給諸葛亮的,此外龐統的鳳雛、司馬徽的水鏡,都出自此公之口。躬耕南陽的諸葛亮,一開始並不為世人所推重,但他和龐德公走得很近,總是單獨向龐德公行跪拜禮,而龐德也不推辭,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執弟子禮”,兩人形成了一種親密的師生關係,想必諸葛亮也受了不少教誨,而龐德的兒子龐山民,娶了孔明的小妹,兩家的關係日益緊密。

龐德公彷彿有點石成金的力量,普通計程車子,一旦得到他的高評,頓時身價百倍,成為了當地的“名士”,成為各路諸侯延攬的物件。因此,名士是一個聯絡緊密,分享資訊,互相推薦的圈子,就像前面所見司馬徽、徐庶、諸葛亮之間的那種關係。

上圖_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

繼龐德公成為荊州名士集團核心的,就是司馬徽。司馬徽比龐德小十歲,將龐德公當大哥看,出入龐德公家,如同家人,一次龐德公外出祭祖。司馬徽毫不顧忌地走入龐家內室,叫嫂子做飯款待客人,古人常說登堂入室,內室是古人起居的私密場所,不是極為親密的關係,輕易不讓進去的。

司馬徽對龐德公也是知恩圖報,龐德公的小兒子龐統,從小顯得有點遲鈍質樸,除了父親龐德公很看重之外,一般人並不認為龐統有什麼大的才能。但是司馬徽卻並不這麼認為,給了南州士人翹楚這樣了不得的評語,這樣一來,龐統逐漸為世人所知,在荊州的名聲,與諸葛亮並駕齊驅。與龐家關係緊密的諸葛亮,自然也是不遺餘力地推崇這位兄弟,這又一次顯示出了荊州名士集團內部的密切聯絡。

上圖_ 諸葛亮

二、荊州青年名士的領袖

分析完荊州名士集團內部的關係,我們就要說說諸葛亮在這一集團中的地位,為何會受到大家如此的推重呢?

如果說龐德公、司馬徽是荊州名士集團的第一代核心人物的話,那麼諸葛亮則是這一集團青年士子的中堅力量。雖然他的老家,是位於今天山東的徐州琅琊郡,但很早就遷徙定居荊州,與當地士人來往密切。

諸葛亮的地位,體現在他的人物評價,也逐漸具有的影響力與權威性。諸葛亮和石韜、徐庶、孟建等好友一起遊學,其他三人只是“務於精熟”,精通某方面的知識,而諸葛亮則“獨觀其大略”,視野更廣泛,理解都是一些規律性、縱覽全域性的東西。對此,諸葛亮評價道,有專才的這三人,只能當上刺史郡守這樣的省部級幹部,管理某一區域或某一部門。當被問起自己將來的成就時,孔明卻笑而不答。

上圖_ 漢太宗,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

“精熟”與“大略”應該怎麼理解好呢?《史記·陳丞相世家》裡曾記載漢文帝、周勃、陳平之間的一段對話,也許更能說明問題。

漢文帝問當時位列群臣之首的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審判多少案件,一年錢、谷的收支又是多少,周勃一問三不知,頓時汗流浹背,十分窘迫。最後問位次排第二的左丞相陳平,陳平很從容地答到,這些都有人管了,案件審判可以問主管司法的廷尉,錢穀則要問主管財政的治粟內史。漢文帝聽完,說那既然這些事都有人管了,要你幹什麼呢?陳平帶著歉意連忙迴應:“實在是誠惶誠恐,陛下不知道我才智駑鈍,讓我擔任宰相的職位。上輔佐天下調和陰陽理順四時,下讓禽獸與萬物生長得宜,對外鎮撫四夷諸侯,對內使得百姓親附,讓大臣們各盡其職。”一席話說完,漢文帝連連稱是,周勃也覺得自愧不如。

這也許就是對諸葛亮的大略,最經典的解釋。

上圖_ 陳平(?-前178年) 曲逆侯

那麼諸葛亮對自己的期許評價到底是什麼呢?私底下朋友們都知道,諸葛亮一向以管仲、樂毅這樣的名相名將自詡,結合那句“亮獨觀其大略”,可以明確諸葛的自我期許,是能總攬全域性的宰相之才,有朝一日要輔佐君王成就王業或霸業。

如此高的自詡,當時很多人不以為然,可是好朋友們卻堅信這一點。這體現了名士集團內部具有相互推崇的特性,也看得出諸葛亮的人物品評,已經有了某種信服力,他在荊州青年士人中,已頗有威望。老一輩提攜他,新一輩佩服他,可以說諸葛亮是荊州新生代的青年領袖,自然成為整個荊州名士群體大力推薦的人物。

上圖_ 還沒有自己地盤時的劉備

三、劉備與名士

在劉備這一方面,他也有和名士合作的迫切期望。當各路諸侯和名士聯合,建立各種獨立或半獨立地方政權的時候,劉備卻長時間得不到士人的青睞,也沒有自己的地盤,只能輾轉投靠各路諸侯,為他們打仗賣命,按照渡邊義浩的說法,他的角色,相當於一個僱傭兵隊長。

當然,劉備也有短暫地獲得地盤的時光,曾經短暫取得了豫州、徐州,因此有一段和當地名士合作統治的經歷,而且從種種跡象看來,雖然也得到了當地名士的讚譽,但他和當地士人的合作,實際上似乎並不十分和諧。劉備對於當地名士的建言,很多時候也不予採納,雙方之間缺乏必要的信任,《三國志·陳群傳》曾記載作為豫州潁川郡名士的陳群,後來在曹魏集團,成為繼荀彧之後潁川士族的代表性人物,也曾經追隨劉備。他曾勸當時領有豫州的劉備,讓他不要接受陶謙留下的徐州,認為這將會與袁術發生衝突,背後還會遭到呂布的偷襲。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和陳群說的一樣,劉備丟了豫州、徐州,陳群等人也改投曹操。對於名士們來說,劉備失去了地盤,就等於失去了權力根基,自然也就失去了追隨價值。

上圖_ 央視版《三國演義》 諸葛亮 和 劉備

幾經輾轉,後來劉備投靠劉表,客居荊州,寄人籬下,得不到信任,於是有了“髀裡肉生”(大腿長肉)之嘆,嘆息自己虛度光陰,無所作為光長肉。他也逐漸意識到,沒有當地名士的擁護協作,自己無法建立穩固的基業。他必須藉助了名士們的知識技能、地方影響、情報資訊與關係網路。恰好就在此時,就像前文所述,諸葛亮、龐統、徐庶等在野的荊州名士,也不認為劉表是可以輔助的明主,在等待尋找理想的主公。看來雙方都有尋求合作的需求,需要的只是某種機緣。

現在又回到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與荊州名士集團合作的契機,無疑就是徐庶的率先投奔。徐庶引薦了諸葛亮,畢竟孔明是的青年士人的領袖,又有宰輔之才的名望,於是徐庶提出親自去請的建議。透過司馬徽、徐庶等人的推薦,劉備也逐漸瞭解到諸葛亮的聲望,繼而透過這一隆重的禮節,來表達對當地士人合作的誠意。果然諸葛亮在加入劉備集團後,利用他的聲望,號召龐統等其他荊州名士一起加入,所以三顧茅廬引發了荊州名士投奔劉備的連鎖效應。

上圖_ 隆中對,央視版《三國演義》 劇照

諸葛亮《隆中對》中“天下三分。北伐中原”的戰略規劃,以及隨後對荊州名士龐統、蔣琬等人的引薦、重用,既是期望透過輔佐劉備,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後來出現了荊州士人長期佔據蜀漢集團要職的局面,也滿足了劉備透過合作,有效統治地方,進而實現霸業的願望,可以說是一種雙贏。因此,不妨把三顧茅廬,看作劉備集團與荊州名士集團全面合作的開始。

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後,孔明劉備兩人“情好日密”,形成了魚水之歡,引得關羽張飛也不免嫉妒,與之前在豫州徐州的短暫合作不同,這一次雙方進入了蜜月。到後來劉備得荊州南部,進而取得了益州,漂泊半生,終於有了一番較為穩固的基業,命運發生了轉折,也影響了當時天下局勢的發展。

作者:軍機處打字員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司馬遷 《史記》 中華書局1959年版

[2]陳壽 《三國志》 中華書局1959年版

[3]渡邊義浩 《三國政権と「名士」》 汲古書院2004年版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