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赤子之心,剪紙裡的家園夢》上線中國青年報“豹豹青春宇宙”數字...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安俐 牟昊琨)一幅剪紙作品,勾勒出學校的湖畔風光和地標建築。近日,一些高校將剪紙融入錄取通知書,創意指數拉滿。

7月14日,中國青年報“豹豹青春宇宙”數字藏品平臺正式發行《赤子之心,剪紙裡的家園夢》數字藏品。這套藏品精選了五套來自不同流派和地域的青年剪紙傳承人的作品,分別為《家園·山水》《家園·四季》《家園·古今》《家園·傳統》《家園·生活》。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千百年來,剪紙藝術不斷融入時代氣息,變化的,是主題和形態,不變的,是它承載的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記憶中化不開的鄉愁:剪紙是很多家庭最初的美術啟蒙

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從祥雲紋樣逐漸過渡到剪紙風格的雪花圖案。獨特的“中國式浪漫”“撩動”了無數國人的文化DNA。不少網友留言說,童年和父母一起剪窗花的場景又浮現在腦海中。

非遺是完全由民間普通勞動者創造,又由他們代代相傳、不斷創新留下的成果。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孟津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暢楊楊回憶,隨奶奶坐在村口的大槐樹下,剪刀上下翻飛間,紅紙變成一朵盛開的牡丹,這便是他的美術啟蒙。

暢楊楊的剪紙作品《家在黃河南》。本人供圖

他的剪紙作品《家在黃河南》,以黃河為敘事線索,展示了老家河南的風土人情和中原大地的繽紛風貌。當童年的記憶凝結在紙間,黃河奔騰千年的蒼勁力量,化成了他手中掬起的一捧鄉愁。

活態傳承,把剪紙藝術“剪進生活”

藝術源自生活。一紙一剪,真實記錄著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理想願望。從生活中汲取養分,使剪紙飽含靈動氣韻。

“00後”剪紙藝術家賀強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黃龍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鄉土文化,讓賀強深深著迷。

賀強的剪紙作品《錦衣華章》。本人供圖

“我們已習慣從漢字中瞭解中國,透過古史典籍、宮殿遺址、帝王將相認識中國,但很少從一首口傳的詩歌、一件民間藝術品等更民間的切口去認識中國。”賀強認為,剪紙藝術以其豐富的形象語言反映了中國深邃的傳統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向民間藝術學習,也是沿著前人開闢的道路前行。

民風、民俗是賀強不竭的創作源泉。參加姐姐婚禮,賀強見識到了傳統的陝北婚俗。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踏得山溝裡黃土飛揚,新人在鞭炮和嗩吶聲中走向新居。喜慶而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留在賀強腦海中久久不散,回到家後,他創作了一幅15米長的陝北婚俗剪紙作品,渴望將淡出人們生活的陝北民間文化用藝術手段記錄下來。藏品《家園·傳統》的原型為賀強的剪紙作品《錦衣華章》,也飽含著濃郁的陝北特點和民族特色。

“活態傳承”,是非遺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民間剪紙藝術透過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言傳身教,來汲取古人智慧。多年來,暢楊楊和賀強都在四處尋訪當地剪紙老手藝人,交流學藝,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傳統手藝的賡續,靠傳承,也靠傳播。他們發現,老手藝人剪刻作品時,畫稿僅起構圖佈局作用,真正的“形”“勢”及節奏和張力,其實取決於作者剪(刻)刀走過的痕跡。“不但要傳統的紋樣寓意傳承下來,也要把藝術精神傳承下來。”暢楊楊和賀強說。

直播定製、融合創新:讓傳統手工藝煥發新生

如今,“國風”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短影片平臺成了年輕人們瞭解傳統文化的新入口,剪紙直播也有一群年輕粉絲。

“老師會不會剪甄嬛的小像?”“可以教我剪王一博的肖像嗎?”面對網友“千奇百怪”的需求,暢楊楊總能透過剪紙將大家的想法一一呈現。冬奧會期間,他製作的“冰墩墩”剪紙教學影片獲得數萬點選。“網路改變了我,也改變著非遺傳承的方式。藉助新的載體,希望剪紙技藝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在電商平臺,他上架了肖像、生肖定製剪紙產品,還開發了非遺剪紙材料包,希望激發更多人對剪紙的興趣。

北京市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倪巧鳳則致力於探索剪紙藝術的融合創新。“相較於現代審美中追求對稱、流線型的視覺造型傳統,中國的民間剪紙不屬於視覺至上的造型藝術,而是形成了獨特的以‘心象真實’為主導的剪紙語言體系,是‘活的文明’也是‘活的隱喻’。不同民族都有獨特的文化基因,希望把古今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用剪紙體現出來。”她說。

倪巧鳳的系列剪紙作品:《春安》《夏泰》《秋吉》《冬祥》。本人供圖

青年剪紙藝人們在不斷變換的紋樣中,尋找來時的路;在更加豐富的閱歷中,尋找創新之法;剪刀與紙張的摩擦中,尋找長久縈繞在夢中的故鄉的樣子。

在習慣了掏出手機記錄美好的年代,仍有這樣一群人,堅持用自己的方式留住鄉愁。

一次點選,一次收藏,在青春元宇宙的世界中,剪影間,那奔騰不息的黃河,那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那彷彿在耳畔響起的渾厚秦腔,都化成了我們腳下站立的大地,向青年“指來處”,告訴我們家的方向,讓青年“明去處”,提醒我們,要成為誰。

【來源:中國青年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