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魯迅的《孤獨者》寫了什麼?或許可以從《狂人日記》中找到答案

作者:凌塵故

《孤獨者》是魯迅寫於1925年的小說。

創作這篇小說時,魯迅的內心是處於一種極度痛苦的狀態。兄弟失和,疾病折磨,生存艱難,還有昔日救助過的朋友的疏遠與詆譭,都成了壓在他心頭的巨石。這一切使魯迅更加多疑、孤獨和絕望,對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於是有了這篇《孤獨者》,有了這個名叫魏連殳的主人公。

魏連殳是一個“學新學,走異路”的知識分子,但連輸,連輸。這個名字就已經讓我們對他的命運可窺一斑了。

魏連殳的經歷可以分為這五個部分,在經歷了祖母去世,工作沒了,孩子的壞,朋友的疏遠等一系列挫折之後,他已經充滿了對黑暗社會的失望。所以他入俗玩世,胡鬧自戕,作踐別人,毀掉自己,是一種更慘痛、更絕望、更徹底的孤獨。於是最後他選擇了,也只能選擇自戕式復仇。

而他為什麼選擇自戕式復仇呢?自殺為什麼算是復仇呢?從這一段話就可以看出來,“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

這段話很引人深思,魏連殳的失敗是對於改變現有社會的無能為力,而“勝利”則是要讓所有想要他死的敵人失望,偏要多活些日子。魏連殳的“為敵人而活”是一種走投無路的選擇。

但是這段話還有一個矛盾點:不但沒有別人願意他活著,就連他自己也不願意自己活著了。然而自己還要活著: 他要為不願意自己活著的人而活著。試問: 此刻的他,願意為自己活著嗎?顯然不願意,否則他還不至於為敵人而活。他活著,偏偏要為了不願意自己活著的自己活著,要向不願意自己活著的自己“復仇”。敵人竟是自己。所以最後魏連殳才選擇了自戕式復仇,和敵人——另一個不願意自己活著的自己同歸於盡。這樣看來,魏連殳的“勝利”“自戕”都解釋的通了。

而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

魏連殳說:“孩子們後來的壞,如你平日所攻擊的壞,那是環境教壞的。”

環境害人,但環境本身又是人造就的。人民思想麻木迂腐,固守傳統,抵抗新潮。恪守舊傳統是所有人的選擇,對魏連殳這樣的“新黨”是像看怪物般鄙視的,對他的反叛行為又滿含著恐懼。

所以當他對兒童的希望,被兒童的惡以及唆使兒童貪佔搶奪的現實擊碎後,他陷入了茫然失望的孤獨。也更加正視了想要解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艱難性。

而《狂人日記》中的“救救孩子”和“我以為中國的可以希望,只在這一點。”都證明了魯迅本人對於中國未來的看法。

魏連殳堅定地相信孩子先天是好的,壞人是被環境教壞的,這與《狂人日記》中狂人呼籲“救救孩子”不謀而合。

《狂人日記》是魯迅結合現實的一種設想,而《孤獨者》則更加真實,主人公魏連殳本人與當時的魯迅也具有極高的相似性。

“救救孩子”是當時魯迅想出來的唯一改變“吃人社會”的辦法,因此魏連殳才看到孩子便“發出歡喜的光”。

除此之外,在我們大一學習《狂人日記》這篇文章的時候,文章的引文寫到“赴某地侯補矣。”狂人最後做了官。那時候老師講過狂人日記是開放性結局:

一種是悲觀,狂人最終也變成了吃人的人中的一員,和他們同流合汙。

一種是樂觀,狂人處於清醒狀態,當官是為了曲線救國。

顯然魏連殳的結局就很明晰了,是第一種,雖然他一開始也是唯一清醒的人,但是在現實的打擊下,他成為了狂人日記中的悲觀結局。

魯迅透過這個故事講述了,中國還遠不具備讓青年人作為自由個體可獨立生存,運用其天賦,服務於社會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