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司馬光砸缸,救的小孩有什麼來頭?怪不得老師不說後來的故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客中初夏》

在我們的啟蒙教育中,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一些道理,對學習提高興趣,我們小時候的課本上通常都是一些寓教於樂的小故事。比如猴子撈月、狼來了、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等等,這些故事很多都是虛構出來的寓言故事,但也不乏一些歷史名人的趣事。

相信大家小時候最熟悉的歷史故事,就是《司馬光砸缸》了。這個故事名字雖然拗口,但是因為其簡短而有趣的情節,以及描述的活靈活現的司馬光的機智、聰明的形象,成為每個孩子耳熟能詳的歷史小故事。

但是這個小故事因為篇幅問題,只講了司馬光把小孩子救出來,對於後續的發展卻沒有提及。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個小孩子被救出來後是什麼反應?司馬光成為了一代名相,那這個被他救起來的小孩子在長大後,又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呢?這個故事雖然沒有記載,但是司馬光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人物,所以我們可以從史料中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神童砸缸機智救人

相信大家對於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都很熟悉,這個故事也不是杜撰出來的,而是史料中真有記載的。在《宋史》中,不僅記載了司馬光童年時的這件趣事,還稱讚他從小就是神童,熟讀詩書聰慧過人。

也正是因為從小就學習了很多知識,所以在發現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小夥伴不小心掉進缸內之後,司馬光才沒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樣驚慌失措。他冷靜地思考對策,並迅速想出了砸缸放水這樣的方法。不僅防止了其他小孩子莽撞地下去救人,再把自己陷入危險,還成功地在掉入缸內的小孩子被溺死之前,把他救了出來。

雖然這個故事中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說小孩子怎麼可能搬動能砸破大缸的石頭,再比如說一些孩子在花園裡玩,為什麼家長那麼湊巧都不在附近?當然這些不合理的地方並不妨礙人們對司馬光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的行為大加讚賞。後來人們還將他的故事編寫進教材裡,教導一些孩子如何面對危險。

司馬光因為這個故事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神童。可是對於被他救下來的那個小孩子,我們卻一無所知。他被救下來之後,對司馬光是什麼態度?司馬光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那這位被救的小孩子又有什麼成就呢?

一生感恩功拜宰相

被救的這個小孩,在史書上的記載名為上官尚光。他家裡的人也是懂得感恩的,在小孩子被救起來之後的第二天,就立刻備上禮物,對司馬光表達了感謝,而且還教導上官尚光向司馬光學習,也要成為一個沉著冷靜的人。

而且受到了司馬光的激勵,上官尚光的學習興趣也高漲起來,他以司馬光為榜樣,每天努力學習,熟讀經書,在科舉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上官家的族譜來看,這位上官尚光在進入職場之後,也是步步高昇,最高竟然做到了宰相之位。

當然,就算是這樣,上官家也沒有忘記司馬光對他們的恩情,在對子孫的教育中,上官家時常會提起司馬光,讓這些孩子以司馬光為模範,也成為一個聰慧機敏之人。之後為了更好地讓司馬光的事蹟流傳下去,上官家甚至還建了一個名叫感恩亭的亭子,時常提醒後人,不要忘記感恩。

當然,這些事可能有些誇張的成分。上官家的人可能也就上官尚光的父母以及他的子女會對司馬光表達感激,其他人或許過了一兩代連司馬光幹過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了。但是因為司馬光本人當時還是很有名氣的,除了真正想銘記司馬光的恩情這個原因之外,上官家藉此機會宣揚與司馬光關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難以查證真正下場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和人盡皆知並且有據可查的司馬光不一樣,上官尚光在史書上的記載幾乎沒有。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上官尚光都沒有出現過,唯一可以考證的還是一個真實性存疑的族譜。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眾說紛紜。有的人是猜測上官上光本人雖然官拜宰相,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任職時間非常短,以至於連史官都未曾記載下來。

這樣的說法還有延伸,說他辭官回家之後當了老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對司馬光一直讚不絕口。也有人認為是一些後人在編寫族譜的時候,講故事裡的主角搞混了,把當了司馬光的宰相名頭安到了上官尚光的頭上。又或者這個宰相本來就是假的,畢竟自己家的族譜,無論怎麼寫,只要不大肆宣揚,也沒有人去管。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小聽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沒有後續的一個原因。沒有史料記載的東西,給分辨能力還不強的小孩子聽,很可能會誤導他們對歷史的記憶讓他們產生錯誤的印象,對於之後的認知產生不利的影響。

當然,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司馬光之後的名聲太響亮了。作為編撰了《資治通鑑》的文學家和當時的神童名相,整個故事肯定是圍繞司馬光為主。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如今聽故事的人,肯定會更多地把目光放到司馬光身上,而忽略了上官尚光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因此也導致了上官尚光不僅在史料中沒有記載,就連現代的人基本上也不會特意去考究他的下場。

小結

司馬光救人是出於善心,並沒有想過要得到回報。但是他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被當成了宣揚美好品德的模板,給他帶來了好名聲。因此,幫助他人其實是一種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別人的困難得到了解決,自己也能感到快樂得到讚賞,甚至對之後的人生髮展都有幫助。

無論上官尚光之後的結局如何,至少從各種記載和後人的猜測來看,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個人無論能力如何,做人最基本的操守和道德是不能打破的,面對對自己有恩的人,就算那個人給我們的只是微小的幫助,我們也應該時刻滿懷感激。只有這樣,整個社會的人際關係才會變得和諧,人們也更願意伸出援手。

參考資料:《宋史》《客中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