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紅樓夢:賈珍和兒媳爬灰是個混蛋,過年一個動作,暖化了賈母的心

《紅樓夢》歌頌女性,貶低男性。比如賈珍,因為賈敬一心好道不理家事,失去了父親約束的賈珍,肆意妄為,恨不能將寧府翻將過來。賈珍乾的壞事多了去了,奢侈紈絝、押孌聚賭、染指小姨,不過他最被詬病的是他無視倫理,與兒媳婦秦可卿爬灰的醜聞。因為巨大的壓力和淫慾,秦氏上吊自殺,導致整個家族頭腦最清醒、最明白家族敗之根源、也是最有辦法的秦可卿香消玉殞,按照曹雪芹的定位,秦可卿之死是賈府喪失了一次家族永續傳承的希望,他給出的一個佐證就是賈寶玉為此一口鮮血噴出,說是血不歸經。

血不歸經是假,賈府從此難入正途倒是真的。

賈珍做的孽大了,說他是敗家的根本也不算冤枉他。可就算如此之賈珍,罵歸罵,讀者卻很難對他產生真正的反感。這一點有點像賈璉,除了私生活亂一些,許多事情上還是可圈可點的。賈珍更甚,論感情,從賈珍傾盡所有為秦可卿辦喪禮就可以看出他的真心,單從這一角度看,賈珍有著極其珍貴的品質;論孝順,比如對賈母,賈珍比賈赦賈政更到位;就算是夫妻關係,賈珍也懂得在適當的時機示弱。所以,曹雪芹筆下的賈珍很鮮活,甚至很真誠,如果和他正常接觸,甚至能感受到他許多地方的用心和用情。

今天重點說說賈珍的孝順。賈珍對長輩是極為孝順的,尤其是對老祖宗賈母,賈珍有時候的做派是很令人感動的。舉幾個例項:

一、清虛觀打醮,以為賈母做好保障為最高目標。

這次打醮,元妃的諭旨是要賈珍領著族裡的眾爺們兒進貢上香,要做的是一場宗教活動,這個事是要賈珍來主持的。結果讀者看到了,打醮由男人主導的宗教活動,變成了由賈母帶隊眾賈府女眷參加的清虛觀一日遊。賈珍很自覺開心地成了陪著賈母遊覽的後勤部長。

為了能讓賈母盡興,賈珍全程陪著不說,因為小姐奶奶們都在,張道士不敢擅入,是賈珍拉上本屬賈母同齡人也是舊人的他一起奉承老祖宗開心;嫌棄賈蓉沒有眼色,呵斥他沒有做好為老祖宗的服務工作;交待管家們把好各路口,不讓閒人擅入;讓尤氏婆媳趕緊過來伺候著。總之,只要賈母在,賈珍很聽話、很細心。

二、賈母病了,賈珍比親兒子還忙。

賈母兩宴大觀園,因為受了些風寒,也是因為年高勞累身體不舒服。請醫療治跑前跑後的是賈珍和賈璉,讀者看不見親兒子賈赦,只要賈母有個風吹草動,賈珍必在身邊伺候著。

三、不放過細節,只為討老祖宗高興。

賈府最後一箇中秋節,像這樣的大節,怎麼做賈府都是有成例的,但賈珍非常的上心,除了例行給賈母送西瓜等東西孝敬,他特意招來做月餅點心的廚子,自己試過了確實做得好,才獻上給老祖宗,要知道,賈珍是一個大男人,吃穿用度,府裡有的是女人打理操心,他為了賈母能吃上可口的月餅如此上心,這一點,賈府的男人們貌似只有賈珍這麼做。

四、賈珍一個動作暖化了賈母的心。

最令人感動的是賈府過年賈珍對賈母的態度。《紅樓夢》54回賈府元宵夜宴,為戲班子備賞錢應是慣例,因為戲還未開唱,管家們就安排抬了三張炕桌,上塔紅氈,上面放到是新出局一般大的銅錢,滿滿三桌錢,用途就是讓賈母、李嬸等長輩親戚賞戲子們用,用意當然是要討好彩頭的意思。按說這也就罷了,54回 一開篇就寫道:

卻說賈珍賈璉暗暗預備下大簸籮的錢,聽見賈母說“賞”,他們也忙命小廝們快撒錢,只聽滿臺錢響,賈母大悅。

賈珍賈璉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老祖宗高興。唱完了戲,賈珍帶著眾兄弟子侄進來給賈母等敬酒,原文是這麼寫的:

賈珍等至賈母榻前,因榻矮,(賈珍賈璉)二人便屈膝跪了。賈珍在先捧杯,賈璉在後捧壺。雖止二人奉酒,那賈環弟兄等,卻也是排班按序,一溜隨著他二人進來,見他二人跪下,也都一溜跪下。

這種場合並不算正式,況且有親友和內眷僕從一大群,賈珍也算是中年人,是娶了兒媳婦多年的人,按正常情況,完全都是可以當爺爺的年齡了,給老祖宗敬酒,是跪著捧杯、跪著斟酒、跪著奉酒的。這絕對出於對賈母的愛敬,否則他做不出如此自然的動作來,你看賈環等兄弟,是看到他和賈璉跪了,才跟著跪下的,在發自內心的情感上,賈珍要虔敬的多。曹公在這裡如此描繪賈珍,不光是暖化了賈母的心,在場的眾人也會感動吧,反正屏山看到這裡,不光內心暖暖,還有鼻酸的感覺,這酸,是對其真情的感動。

賈珍有時很令人恨,有些事的確做得也相當的混蛋,身上有著諸多的問題和缺陷。可是,他對賈母的孝敬,是真的用心、用情,凡是他守在賈母身邊伺候時,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濃濃的祖孫之情。賈母對她眾多的孫子,對寶玉特殊我們不說,對賈環、賈琮這兩個親孫子,賈母幾乎沒有過問過他們,對賈璉,一說話總是會訓斥他髒的臭的往屋裡拉,唯有對近四十歲的賈珍,賈母從來都是稱呼他

“珍哥兒”,我們權且當做這是賈母對賈珍的愛稱,為啥這麼愛呢?自然是她時時接受到了來自賈珍貼心又用心的孝心。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研讀《紅樓夢》裡的真故事。

參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紅樓夢》

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