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雙十一,別讓消費者“心太累”

11月10日,一則質疑某知名服裝品牌在官方網店先提價再打折,以此“套路”消費者的訊息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很快,涉事企業對網上的質疑作出迴應,稱“服裝價格會隨著活動力度變化,不超過吊牌價都是合理的”。11月11日傍晚,常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調查結果,表示涉事服裝的網上售價低於吊牌價,折扣符合電商平臺“雙十一”活動有關規定,未發現涉事企業存在“先漲價後再降價”的欺騙消費者行為。

市場監管部門的調查結論,證明了涉事品牌在法律意義上的“清白”。然而,從有關部門釋出的通報上看,涉事商品幾個月前的優惠價格與“雙十一”期間的優惠價格差距很小(只差不到4%)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市場經濟的規則之下,商家有自主定價的自由,消費者也有買或不買的自由。在理性的消費者眼裡,誰在真心打折,又有誰只是在蹭“雙十一”的熱度,一比就能比得出來。

消費者一年四季都有購物需求,商家並不是非得選在“雙十一”“618”等購物節進行促銷。因此,就算某品牌某商品之前有比“雙十一”更便宜的優惠價格,只要沒有虛標原價、“先漲後降”,也是正常現象。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這種“正常”,並不意味著消費者無權對此感到不滿。其原因就在於,不論是主辦購物節的電商平臺,還是積極參與購物節的各大商家,都在年復一年地宣傳一個理念——“雙十一”“618”之類的購物節是一年之中電商優惠最大的時候,消費者“買到就是賺到”。這種高強度的宣傳,在消費者心中製造出了更高的期待,也改變了社會評價商家定價策略的背景與前提。

有人或許會說:只要一件商品的價格在“雙十一”期間確實比平時更優惠,就算只便宜1分錢,那也是便宜。但是,如果想要構建一個理想的商業環境,促進消費繁榮,平臺與商家就該努力營造與消費者之間的互信關係,而不該挖空心思在各種文字遊戲、數字遊戲上做文章,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感到“心太累”。

最近幾年,不少消費者都反映稱:現在的電商購物節,流程越來越複雜,想要算清優惠,“比上數學課都難”。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既有主流電商平臺為增加月活資料,不斷吸引使用者“刷點選量”的原因,也有部分商家希望透過複雜的方案“渾水摸魚”,避免消費者輕易獲取最大優惠的“小心機”。

然而,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本質上都是把生意的格局做小了。對平臺而言,一味增加使用者的操作量,或許能帶來資料上的“虛假繁榮”,卻無助於促進消費、增加銷售額,反而還會敗壞自己的聲譽;而對商家來說,“猶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優惠也無助於建立口碑,如果真的捨不得較大的優惠幅度,倒不如坦率亮出自己能承受的優惠底價,這樣也不會讓消費者產生“被套路”的感覺。

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空間與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關聯越來越緊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良性刺激消費,讓消費者買得舒心、買得放心、買得實惠,是一件很值得重視的事。而對平臺與商家而言,能否從中抓到成功的機會,還要看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誠意和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