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朝4大罪臣之首,被李自成酷刑折磨5天5夜,最終腦裂而亡

民間言談中,談及明朝有四大罪臣,其首

魏藻德、次為洪承疇、三有吳三桂,四則祖大壽

因為此四人的存在,明朝滅亡根本無法逆轉。尤其是

魏藻德

此人,身居高位卻尸位素餐、毫無作為,心裡只想著如何牆頭草、兩邊倒,純粹的國家蛀蟲。

只是魏藻德沒想到,崇禎拿他沒什麼辦法,反倒是李自成的酷刑,折磨了他五天五夜,逼得他腦裂而亡。

四大罪臣之首

為何在上述罪臣中,洪承疇、吳三桂和祖大壽等人都不如魏藻德?後兩者暫且不談,吳三桂可是開啟山海關的始作俑者。

倘若吳三桂死守山海關?說不一定明朝還能堅持堅持?雖然說這種想法太過理想,但抵抗之後的失敗,和主動放棄的失敗,總歸不能一概而論。

事實上,之所以將魏藻德排在罪臣之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魏藻德作為

內閣首輔

,在其位而不謀其政,心裡只有個人,從來沒有國家。當初李自成起義軍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曾經對崇禎表示,願意稱王和崇禎一同對抗清軍。

只要分封一塊地盤給李自成,並且完全由李自成自己管理就行。崇禎皇帝本來已經準備答應,卻又想著找魏藻德商議一下。

結果魏藻德根本不關心,崇禎皇帝究竟在想什麼,天下究竟姓朱還是姓李,他都只需要保住個人的官位就好。

毫無作為的內閣首輔,讓崇禎皇帝無法安排人員與李自成對接。雙方沒有談攏的情況下,李自成發兵攻入北京。

其二,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國庫空虛。崇禎皇帝希望百官能夠拿出一部分收入,籌集軍餉,結果還是魏藻德第一時間高聲音拒絕。

分明是貪汙最多的人,卻帶著所有大臣以家中無錢財為由,讓籌集軍餉一事草草收尾。最終軍隊沒軍餉,士兵沒鬥志,明朝也註定會因此走向滅亡。

或許有人認為,上述這兩件事情,都是和明朝皇帝自身的管理存在聯絡,那不妨接著看魏藻德投降之後的表現。

李自成攻破北京後,狀元出身,並且深受崇禎知遇之恩的魏藻德,第一時間向李自成表明了忠心。

甚至哪怕李自成十分厭惡地表示:明朝都滅亡了,你身為內閣首輔,竟然不以身殉國時。

魏藻德也恬不知恥地說道:新朝建立,百業待舉,罪臣怎敢貿然赴死。如此荒唐的說法,甚至將李自成當場氣笑。

為了活下來,將所有罪責全都推到崇禎皇帝身上,也看得出魏藻德的求生慾望,有多麼強烈了。

酷刑處死

魏藻德不知道,眼前的李自成,對他的痛恨程度,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他命人將魏藻德押送到

劉宗敏

身邊,讓劉宗敏好好處置魏藻德。很多人對劉宗明不太熟悉,此人乃李自成手下大將,驍勇善戰並屢建奇功。

進入北京城後,劉宗敏更是全權負責明朝舊臣的審問工作。而有關劉宗敏的審訊手法,

《甲申紀事》

中曾有記載:

“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

李自成將賣主求榮的小人,送到劉宗敏身邊,可見李自成心中的厭惡和憤恨有多麼強烈。

而劉宗敏也十分“好奇”的詢問,你是百官之首,結果天下都亂成了這個樣子,你還有什麼話說嗎?魏藻德回答:這都是崇禎皇帝禍國殃民、無道昏庸,才導致民不聊生。

劉宗敏無法想象,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位首輔,竟然是這個模樣,於是立即安排酷刑加身。

《明史·魏藻德傳》中便有記載:為了活命,魏藻德當即拿出五萬兩黃金。可劉宗敏依舊堅持認為他還有私藏,

酷刑接連五日,最終逼得魏藻德腦裂而死

分明有挽救大明的機會,卻毫無表示,這樣的官員淪落到這番下場,實在是罪有應得。尤其是和另外幾名罪臣相比,深受崇禎皇帝器重的魏藻德,本應該主動站出來,肩負起身上的責任才對。

古人言,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

可到了魏藻德這裡,就成了

食君之祿、貪君之財,忘君之恩、棄君之義

當然,若是將整個大明王滅亡的原因都歸結於魏藻德,或者說吳三桂、祖大壽、洪承疇這幾個人身上,也不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的滅亡,也早在萬曆年間就埋下了伏筆,只是到了崇禎時期,愈演愈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