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南昌市應急管理局聯合社會力量打通基層應急管理“最後一公里”

網格精細化管理、建設應急避難場所、開展應急培訓演練、擴充應急救援隊伍……近年來,南昌市應急管理局聯合社會力量共同推進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截至目前,全市130個鄉鎮(街道)全部設立應急管理辦公室,2065個行政村(社群)全部設立了應急站(點),全市基層應急救援隊伍人數達4484人,基層應急管理體系能力建設均按照鄉鎮街道“八有”、行政村(社群)“六有”標準全面推進,打通了基層應急管理“最後一公里”。

網格精細化 實現基層治理全覆蓋

“望城鎮下轄15個行政村(社群),按照黨建+應急網格管理工作模式,實行書記負責制,由鎮黨委書記擔任鎮應急管理總網格長,全鎮劃分成15個網格區域,由行政村(社群)書記擔任二級網格長,二級網格員由行政村(社群)應急專員擔任。”南昌市新建區應急管理局局長陳曉輝介紹道,在劃定的15個網格區域內,將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全部融入網格管理重要工作內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格局。

據瞭解,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積極推進城鄉和功能區網格化管理,促進網格化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機銜接。日前,在新建區望城鎮應急管理辦公室可以看到,應急管理網格劃分情況、每名網格員的負責範圍、網格長聯絡方式均向群眾公開。

“劉大爺,您家的燈泡總是忽閃忽亮的,是不是電線接觸不良,要及時更換呀!”12月1日,幸福村網格巡查員劉春平正在挨家挨戶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宣講安全知識,提醒村民注意冬季用火用電安全。

南昌市應急管理局利用網格員獲取資訊迅速、貼近群眾、貼近生產經營單位等優勢,充分發揮其“監督員、宣傳員、資訊員”職能,實現對應急管理工作的動態監管,確保問題早宣傳、早動員、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全面提升基層隱患排查治理和突發事件防控能力。

督查防風險 壓實各方安全責任

不久前,望城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執法人員在對轄區進行安全檢查時,發現青山村某餐飲店未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且未配備滅火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廚房是重點防火區域,一定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並保證其正常使用。”執法人員一邊檢查,一邊叮囑餐飲店負責人,“一定要及時將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安裝上去,探測器、防爆裝置要明顯……”在從嚴執法的同時,執法人員還開展“現場教學”,對隱患點逐一指導整改。

3天后,當執法人員再次來到該餐飲店時,發現安全隱患已全部整改到位。“感謝你們的提醒,讓我在日常經營中多了一分安全防範意識,工作起來心裡有底了、也更踏實了。”餐飲店老闆對執法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應急管理工作重心在基層,重點在一線。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積極加快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透過完善組織架構,健全預案隊伍、構建防控機制、落實保障體系,旨在打通基層應急管理‘最後一公里’,建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的工作目標。”南昌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吳志強表示。

守好安全底線,護好一方平安。據南昌市應急管理局四級調研員楊航介紹,該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推動執行“三包”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即縣區領導幹部包“片”、行業管理部門幹部包“線”、鄉鎮幹部包“點”),全市共劃分“片區”132個(明確189名縣級領導幹部包“片”),劃分“點位”2099個(明確2246名鄉鎮、街道、管理處領導幹部包“點”),時刻將安全生產抓在手,守好安全生產“基本盤”。

隊伍規範化 壯大基層應急救援力量

鐵鍬、應急照明燈、風力滅火機、接力水泵……在望城鎮應急辦應急物資倉庫,防火、防汛、救災、武裝、日常應急等物資儲備不一而足,並分設A、B、C、D、E五個區域,實現統一儲存、分類管理,不僅功能清晰,而且減少浪費,同時配足配齊相關物資和應急車輛,做到了物盡其用,保障有力。“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加強物資裝備保障,就要規範重要應急救援物資購置、儲存、調撥管理,實現應急物資全域掌控、就近調撥。”望城鎮黨委書記黃小暉說道。

目前,望城鎮應急辦已初步建成,總投資預算134萬餘元,佔地1250平方米,一樓共有辦公室6間、值班室1間、會商室1間、應急物資儲備庫1間、二樓為應急救援隊值班室和食堂,可以同時入住40餘名應急救援隊隊員,平時每晚有6名應急救援隊隊員在應急辦值守,重要應急時期,全員在崗備勤備戰。

此外,望城鎮還組建了49人的鎮綜合應急救援隊,其中,森林消防員10人、消防員5人、醫療員4人、城管員30人,指導各村(居)委會組建不少於10人的應急救援隊伍,並每年對綜合應急救援隊、村(居)委會應急救援隊定期進行培訓、演練,提高應急先期處置能力,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全力築牢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防線。

吳志強表示,望城鎮應急辦建設佈局科學合理,設施器材完備,人員隊伍較強,值得各鄉鎮借鑑學習。南昌市應急管理局將以建設的標準化、職能的網格化、任務的清單化、隊伍的規範化、管理的閉環化等“五化”建設,有效打通基層應急管理“最後一公里”,持續推動應急管理工作發展。

◎文/商康英 鄧華 全媒體記者胡榕

【來源:大江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