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聚焦“四邊”· 大城養老新觀察 | 床邊有求必應,“原居安老”添安全感

在靜安區臨汾街道全市首個“家庭養老院”樣板間,社群居民朱阿姨體驗智慧機器人量血壓,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

高齡獨居老人,“一張床”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起夜時要萬分小心,因為無人幫自己掌燈;床邊最好觸手可及各類監控設施,以防萬一……可是,簡單的“一張床”如何能做到?

對94歲的獨居老人趙梅蘭來說,住進養老院似乎是優選。可一向和順的阿婆卻很堅持:“不住養老院,我也不給大家添負擔。”她舍不下填滿記憶的老房子。

參觀完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的社群智慧養老樣板間後,阿婆和家人心中一動。樣板間內,一張智慧床墊,實時監測夜間心率呼吸、翻身次數,後臺一旦監測到異常,立時觸發警報。以床為圓心的居室範圍內,各類監測和報警設施,增添了安全感。

阿婆很快下單,率先在家裡安裝了“智慧養老七件套”。“這下,家裡妥妥的。”她也成了小區第一個“吃螃蟹的”。

作為一座超大城市,上海在發力建設機構養老床位的同時,也聚焦老人家中的一張床。以這張床為樞紐載體,安全監測、健康照護、就醫配藥、出行叫車,更多為老服務資源“輸送”至老人家中,力求有求必應,加速催生“家庭智養院”,迴應老人最樸素的心願——“原居安老”。

接駁智慧器件,“就像有人24小時陪著我”

阿婆性格外向,老伴尚在世時,兩人並排躺床上,老先生總是笑眯眯地聽阿婆絮叨。老伴走後,阿婆總覺得空落落的。經常來探望的社群幹部說:“她整個人沒了神采,反應都變得遲鈍。”

後來,一部智慧語音呼叫器裝在了阿婆床畔。呼叫器的位置根據她的手長量身定製,一伸手就能夠到。這部電話的到來,讓阿婆的情緒有了新出口,緩解了她的孤獨感。每逢節假日前後,她都會默默蹲守床旁,等待平臺服務人員來電。

“這幾天身體怎麼樣,走路當心呀!”“我曉得的,謝謝儂!”如約而至的叮嚀,並無特別,但這就好似過去老伴常在耳畔叮囑的模樣,讓她覺得安心。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雖與阿婆素未謀面,彼此已然熟稔,也熟悉老人的生活節奏與規律。隔屏問候裡,它驅散了阿婆時不時湧上心頭的無助感,“就像有人24小時陪著我”。

以一張床為圓心的起居生活半徑內,阿婆添置的“智慧養老七件套”涵蓋臥室、廚房、浴室等各種場景,共同守護著阿婆的安全感。

對老人來說,看似簡單的起身、坐下,一旦沒有掌握好平衡,很可能跌跤,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就拿這張床墊來說,其距離地面的高度都是量身定製的。未來,遍佈於床墊、床腳上的感知裝置也有望接駁社群醫生,監測以外,也為老人提供專業科學的康養指導。

連結更多資源,在床邊繞出暖意

接駁數智裝置外,一張床也需要連結更多服務資源,才能及時迴應現實所需。

第一次來阿婆家裡做客,大多數人會驚訝於老人家裡的整潔如新。光潔如許的廚房灶臺,妥帖整潔的牆面角落,用了三十多年也不覺陳舊的木質櫥櫃,林林總總的“軟體維護”,既需阿婆的用心、鄰里的關心,也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精心。

阿婆愛乾淨,最想避開的是那股“老人味”。常有小孫輩來探望,她不希望這股“老人味”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於是,圍繞這張床“連結”上的專業居家養老護理員小王上門。每次來,她都會多帶幾塊抹布,餐桌毗鄰灶臺,全在客廳裡,最易跌跤,她便仔細拖上兩遍,再用幹抹布收尾。經年達成的默契,讓阿婆和小王結下深厚情分。不只做清潔,幫助收納,小王還常與阿婆分享新學的保健操。

在老齡化程度超42%的臨汾路街道,已有48位老人簽約家庭床位服務,238位老人享受居家上門服務。

專業機構和服務資源外,鄰里間照應也在這張床邊繞出暖意。“有沒有垃圾,幫您帶下去。”即便社群志願服務再忙碌,與趙阿婆“結對”的鄰居王佳芳也總記得去幫忙,雖與阿婆相差二十歲,兩人仍以姐妹相稱,“多個人多份力,在她需要時,總能搭把手!”

作者:王嘉旖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