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靖難之役後,朱棣為何在立太子之事上猶豫不決?

明朝在歷史上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開國皇帝是乞討為生的遊僧出身,唯一一起藩王起兵且成功的事件也發生在明朝,皇帝被俘虜到外敵陣營,享受著非同一般的優渥待遇,最後一任皇帝臨危不懼,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諾言。此外明朝設立特務機構,監察朝中百官的一言一行,實行白色恐怖統治,如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儒官錢宰,明朝建立時已然是古稀之年。

等到朱元璋召錢宰編修文籍《孟子節文》的時候,錢宰忍不住發了一句牢騷:“四鼓鼕鼕起著衣,午門召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誰知第二天朱元璋就下令召見錢宰,笑容可掬地說:“我什麼時候嫌你遲了,改為憂字如何?”在別人看來不痛不癢的一句話,從朱元璋這位鐵血帝王的嘴裡說出來,卻使錢宰不由得生出一身冷汗,此時錦衣衛已然成形,監察力度有增無減。

我們對朱元璋印象最深的就是“殺伐決斷”,朝堂上殺的人頭滾滾,老百姓可將貪贓枉法的吏員捆綁起來送京查辦。洪武年間前期的胡惟庸案,後期的藍玉一案,牽連人數高達數萬人,政治手腕過硬的朱元璋,光是站在殿堂之上,就能將朝中百官嚇得噤若寒蟬。很多人喜歡將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看作一類人,無論是《明實錄》還是《明史》的記載,我們的的確確能從朱棣身上看到朱元璋的影子。

從朱元璋晚年的人事安排中,我們能夠看出朱元璋在不斷清除對皇權有威脅的老牌將帥,繼而推出朱允炆這位守成之君,儒雅尊道的仁義之君。遺憾的是,歷史具有偶然性,朱元璋打的一手好如意算盤落空,燕王朱棣沒有遵循先父的遺願鎮守北京,而是折轉兵馬一路南下,年輕的建文帝就此下落不明。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成功奪位上臺,但權力的更迭風雲從未停止,自1402年到1404年間,朱棣未曾明確過皇儲人選。

要知道太子是封建社會的國之根本,以防皇帝猝然離世的時候,能夠找到合法繼承人,就冊立太子而言,於君於臣於民,皆是安心的好事。這一點,精明的朱棣並非不懂,尤其是他的皇帝身份需要迫切合法化,冊立皇儲更是廣告天下的需求,朱老四遲遲不肯立太子,本身就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情。那麼朱棣到底為什麼要拖延立太子的時間呢?第一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身材肥胖且有殘疾,倘若不是嫡長子身份,怕是朱棣看都不願看一眼。

第二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軍事經驗格外豐富,時常救朱棣於危難之中,作為一位喜好戰事的帝王,朱棣和朱高煦出奇地對脾氣。如果從傳統繼承製方面來講,朱高熾無疑是最具備資格的人選,靖難之役時朱高熾負責留守後方,等到朱棣奪得天下的時候,朱高熾已然二十多歲。更何況,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明確欽定朱高熾為燕王世子,繼承朱棣皇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就公開表示,皇族繼承製是“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朱棣一生共有四個兒子,除四子朱高爔早夭且生母身份不祥外,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皆是徐皇后所生,都屬於嫡子。朱高熾贏就贏在了年紀大這一點,假設朱高煦是長子的話,估計朱棣會毫不猶豫地冊立朱高煦為太子,因為朱棣比較喜歡朱高煦的脾氣秉性。靖難之役的過程中,朱高煦是朱棣身邊的得力助手,再加上父子這一層血緣關係,朱高煦打起仗來十分賣命,他屢次衝鋒陷陣、反敗為勝,在燕軍裡的地位和威望非同一般。

反觀身材臃腫的朱高熾,騎射功夫差得要命,走起路還需要左右侍從攙扶,按理說戎馬一生的朱元璋不會喜歡這類子孫。偏偏晚年的朱元璋極其看重品行修養,早期朱高熾以燕王世子的身份入京拜見祖父,言行舉止合乎規範,而朱高煦則驕橫跋扈,為太祖所不喜。朱高熾在留守北京城的時候,南軍主帥李景隆曾在德州誓師出兵,五十萬兵馬直奔突襲北京城,此時的燕軍主力正在前線作戰。偌大的北京城只有一萬多名守軍將士,且大部分屬於老弱,精壯兵力盡出城外,面對李景隆軍士的浩大聲勢,朱高熾愣是憑藉一腔熱血,虛心向城中將士學習守城經驗,利用北方特有的寒冷天氣,自制一道冰牆,暫時抵制住了李景隆的進攻。

當然北京城也並非無懈可擊、固若金湯,但李景隆生怕部下搶功,屢次在將要突破北京城時下令鳴鑼收兵,等到朱棣率領燕軍支援的時候,南軍受到前後夾擊,一時間潰不成軍。倘若北京城被李景隆攻破,後果不堪設想,靖難之役的最終走向或許會發生根本改變,這也是朱高熾唯一的戰功優勢。有人認為,朱棣之所以最後下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朱瞻基,這個聰明伶俐的好聖孫,讓晚年的朱棣享受到了含飴弄孫的樂趣。但實際上朱高熾能被立為太子的根本原因,更多的是朱高熾朝中基礎雄厚,文武百官傾向於文人型的朱高熾,並非驕橫無禮的朱高煦。

明朝經歷了兩代鐵血帝王的統治,使得百姓謹小慎微、如履薄冰,上至殿陛廟堂,下至桑田農野,無不希望明朝迎來一位仁義君主。最終朱棣頒佈了一道順應民心的旨意,於永樂二年立朱高熾為皇太子,七年後又立朱高熾的嫡子朱瞻基為皇太孫。這一安排可見朱棣對皇孫朱瞻基的喜愛,此後兩代帝王人選都敲定下來,朱棣雖然違背了過去對朱高煦的承諾,但卻將明朝推向新的繁榮高峰。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