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中了探花,為啥比中了狀元還興奮?只因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階級制度非常森嚴,平民與士族之間的隔閡往往難以跨越。不過科舉制度的出現,讓平民也有了走上仕途、晉身士族的機會。因此古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寒窗苦讀數十年,堅持考科舉,希望能透過科舉出人頭地,光耀門楣。

狀元、榜眼、探花是我們比較熟知的跟科舉有關的名詞,他們依次指的是每年進士及第的前三名,狀元作為榜首往往是風光無限,之後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然而狀元雖然是榜首,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趨之若鶩的,相對於狀元來說,古時候的人中了探花反而會更加激動興奮。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其中的原因牽涉到古時候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專指“第三名”的探花

我國科舉制度的產生時期在史學上沒有定論,有認為是漢朝,也有認為是隋唐時期。不過無論是開始於哪個朝代,都是到了唐朝的時候,科舉才得到了大力的發展。然而狀元、榜眼、探花固定稱為進士前三名是在宋朝的時候才開始的。

唐代的時候只有進士第一名被稱為狀元,而沒有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的說法,唐朝的時候也沒有殿試這一說。殿試是在北宋的時候由宋太祖正式設立的,是當時參加科舉的人經過了吏部的考試之後,由皇帝對他們進行的最後一場考試。這個時候的殿試前三名皆為一甲,都可以被稱作“狀元”,不同的是第一名叫作榜首,第二名第三名都稱作榜眼。

後來到了南宋時期,才正式將殿試的第三名稱作探花,榜眼和狀元則成了第二名、第一名的專屬固定稱呼。後來這樣的稱呼方式一直延續到了封建時代結束,即便後來朝代的科舉制度略有不同,前三名的稱呼也沒有改變過。

比如明朝時期,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等級,都是三年一次,考生以此透過省裡舉辦的鄉試以及吏部舉行的會試之後,即有了參與殿試的資格。殿試中的一甲三人延續了南宋的稱謂,探花專指一甲第三名。那麼為什麼古時候的人中了探花,有時候卻比中了狀元更激動興奮呢?這主要是由於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還要從宋朝之前的“探花”說起。

杏園“探花宴”

“探花”除了作為專指人的名詞之外,它的本意是動詞,指看花、採花。因此雖然探花是在南宋才被專指進士第三名,這個詞卻是早早就存在,在唐朝的時候更是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唐朝時候的探花也指人,但不是指進士第三名,而是一種與名次無關的不成文的“職務”。

唐朝的進士及第之後,皇帝會在杏園舉辦“探花宴”,作為對這些人才即將進入朝堂的隆重歡迎。狀元作為榜首,肯定是這場探花宴的主角。但是還有另外兩個人,與狀元一樣是這場宴會中的“重要人物”,那就是“探花使”。

探花使是從所有進士中選出的兩個人,這兩個人的選擇卻完全無關考試名次,選擇條件是年輕、英俊。探花使在探花宴上的任務就是逛遍杏花園並在沿途之中採花,用採摘的鮮花在瓊林苑迎接狀元。在這場宴會之中,只有探花二人擁有首先採花的“特權”。而且作為迎接狀元的人,探花使在宴會中所出的風頭也不亞於狀元。

探花宴主要盛行於唐朝,到了五代時期和北宋時期,由於沒有了“杏園”,也就沒有了探花宴這種習俗,探花這個詞也就較少出現了。不過北宋時期雖然沒有了“探花使”這個“職務”,“探花”詞依然很受一些人的喜愛,甚至是皇帝。

宋徽宗時期,進士黃彥正家中6個兄弟參加科舉,其中3個都榮登進士,宋徽宗就曾誇讚他們兄弟“一門黃榜佔三名”“探花皆是弟和兄”。從宋徽宗的誇讚之詞中就可看出皇帝對“探花”這一稱謂的喜愛,這應該也是後來“探花”能夠成為進士第三名專屬稱謂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何古人更喜歡中“探花”

先說宋朝以前,探花並非專指第三名,但是也是從進士中選擇的,才能肯定也是非常優秀的。更重要的是探花使選擇的是年輕且英俊的,能中選探花使說明他們外貌非常優秀,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一些達官顯貴在選擇姻親之時,肯定是非常注重對方的外貌條件的,這方面探花使非常有優勢,這也是他們之後仕途的一種助力。

再說到了探花專稱進士第三名時,大家也不會更加追捧狀元,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之一,狀元可能有“水分”。雖然說殿試一甲名次是由皇帝欽定的,但是其實並非是完全按照才能來劃分等級。其中還有一些其他的考量,比如每個人的朝堂“關係”,以及每個人的家庭背景等。

如果當時皇帝需要“民心”,很可能會選擇平民出身的人做狀元。但是這並不代表探花榜眼就比狀元的才能差,更不代表之後的前途發展會輸給狀元。而即便在另一種情況下,皇帝沒有其他任何因素的考量,只是單純因為自己的喜好排出了前三名,那也完全不能代表什麼。

能得進士一甲的三個人,才能方面都不會相差太多。他們三個都是皇帝從所有進士中親自選中的,都是“天子門生”。文無第一,與其把狀元、榜眼、探花當作排序,它們其實更像只是一種單純的“稱謂”,實際上並無明顯的高下之分。也與自身的才能以及之後的發展並非正相關關係。

結語:

科舉制度經過多個朝代的發展,每個朝代也有不同的特點。雖然科舉是古時候較為公平的一種選舉制度,但是在有的朝代它也是備受詬病的,也有人質疑“八股文取士”的公平性。沒有絕對公平的選拔制度,因為人是多樣性的,很難有一個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公平的選拔標準,而且人的思想是隨著時代而不斷改變的。適應當前時代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

與科舉的考官主觀性評判不同,我們現在的考試製度是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分標準,分數可以毫無爭議地決定名次的先後。但是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不能一味追求“狀元”的位置,有上進心是好事,但是不要好高騖遠,腳踏實地才能一步步進步。

參考文獻:《新唐書》《歷代科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