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英雄》《梔子花開了》亮相“時代交響”展演,海派民樂探索有品格、有品質的創新

盤古開天、伶倫制律、倉頡造字、大禹治水、后羿射日,迴腸蕩氣的上古傳說隨著曲韻一一呈現;邂逅、相戀、離別、花開,美好真摯的青春情感在樂聲中悠然盪漾。11月27至28日,上海民族樂團民族音樂史詩《英雄》、多媒體音樂現場《梔子花開了》將作為“時代交響——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參演劇目,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主廳上演。兩部不同風格型別的原創優秀劇目,將向觀眾展現當代海派民樂的多元化和豐富性,呈現民族音樂的時代價值與當代氣質。

近年來,上海民族樂團秉持著“民族音樂、當代氣質、國際表達”的創作理念,積極探索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即將演出的兩部作品從製作人、作曲、演員到製作團隊多為新生代藝術家,音樂風格、視覺呈現凸顯年輕化、當代化、多元化的藝術氣質。“《英雄》帶有極厚重的歷史感,而《梔子花開了》則表現出民樂清新靈動的另一種特質。”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認為,海派民樂創作要有“絕不重複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我們牢牢抓住中華藝術審美的核心,不斷探索有品格、有品質的創新。”

致敬英雄,用音符探源中華文明

民族音樂史詩《英雄》首演於2018年,次年被入選為2019年中國文化和旅遊部 “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扶持作品。音樂會由樂團指揮姚申申執棒,分為《開天闢地》《樂律之音》《創文造字》《治江理水》《問天逐日》《人民英雄》等篇章,以“英雄”為核心主題,以神話故事為創作母本,磅礴的民族管絃樂引領觀眾們走近一個個鮮活的創世人物,重溫流淌在民族血脈裡的英雄精神。

音樂會末章更是將視角迴歸當下,向無數當代各行各業、無私奉獻的人民英雄們獻上崇高的敬意,歌頌英雄精神的延續傳承。“我們用民族樂器講述可聽可感的神話故事,用音符演繹中國英雄的豐富形象,希望與觀眾們一同迴歸民族文化源頭,在當代國樂中感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和精神氣,更向我們身邊每一位平凡的英雄致敬。”羅小慈說。

在此次展演前,專案藝術總監羅小慈、指揮姚申申和作曲家李博禪多次進行創作會,一遍遍地分析以往《英雄》每一個版本的現場錄影。從樂隊編制,到作曲配器;從音樂處理,到舞臺呈現。每一處細節,主創們都多方討論,以無限接近完美的追求,迎接“英雄”的再度迴歸。胡琴演奏家張佳偉、嗩吶演奏家閆晉龍等傾情投入排練,“弓弦樂器綿長柔美,吹打樂器鏗鏘有力,兩者之間的對話與呼應,訴說代代相傳的英雄故事。希望用我們的真誠演奏帶給觀眾更深的藝術觸動,重溫感人至深的英雄精神。”

“2018年,我和樂團同事們首演《英雄》的場景讓我至今難忘。當末章的音樂風格由聖潔變得高昂,背對觀眾席的我依然能感受到全場氣氛衝向熱烈高潮,忽然間,我的眼淚不由自主滑落面頰。”姚申申感慨地說:“時隔4年《英雄》再出發,期待用我們的音樂與更多觀眾產生共鳴,同時也讓觀眾們見證我們的成長。”

跨界融合,呈現新生代民樂的時尚質感

不同於《英雄》的恢弘磅礴,多媒體音樂現場《梔子花開了》則展現了青春唯美的民樂“小清新”。該作品首演於第34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也曾登上第19屆和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榮獲上海市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展演優秀作品獎。作品以音樂、繪畫、多媒體等多領域跨界融合,透過“邂逅-相戀-離別-花開”四個篇章,演繹一段屬於青春的動人故事。青年柳琴、中阮演奏家李霖透露,民樂演奏中帶有弗拉明戈、民謠等不同風格的意韻,呈現出新生代民樂的青春氣息和時尚氣質。

自2017年首演以來,音樂會收穫無數觀眾好評,尤其在北京、江蘇、浙江、內蒙古等地及多所高校巡演,深受年輕學子的喜愛。2017年,《梔子花開了》首演於上海交響音樂廳演藝廳,此次展演將首次在主廳上演。排練指揮彭菲說:“從最初的相遇,再到花開的節奏,《梔子花開了》作為上海民族樂團的經典劇目已經伴我們走過幾輪春夏秋冬,期望經典的演繹能與觀眾們再次分享音樂的這份美好情感。”

據悉,此次“時代交響——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還將舉辦兩場公共教育活動。11月27日演出當晚,一批來自本市各大高校的青年學生藝術愛好者,將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學生觀劇觀展團的組織下觀摩演出。在演出前,藝術節中心合作音樂類特邀專家,透過影片的方式,為學生們提示了觀摩演出的相關要點,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欣賞作品。演出結束後,學生們將把演出觀後感上傳至學生觀劇觀展團小程式中,供討論交流。

作者:宣晶

編輯:許暘

【來源:文匯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