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書籍分享 篇十五:“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一摘,...

作者:墨白jojo

2009年7月11日,國學大師季羨林病逝,享年98歲。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這便是季羨林先生一生的寫照。

1911年,山東省清平縣(現臨清市)康莊鎮官莊一個農民家庭降生了一個新生兒,這個家庭世世代代都是農民,誰也想不到在這樣貧寒家境中竟會出現一位國學大師。

季羨林先生6歲以前跟著馬景恭老師識字,直到六歲時舉家前往濟南投奔叔父,他才進私塾學習四書五經,後來上了小學,課餘時間開始學習英語。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

他在課餘時間開始翻譯屠格涅夫的散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麼美麗,多麼新鮮啊!》等,並在《益世報》以及《國民新聞》等報紙週刊上發表。

季羨林先生熱愛文學,曾這樣感謝他的恩師董秋芳:“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他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主要專攻德文,多次發表散文和譯文。畢業後的季羨林沒有忘記自己的母校,在校長的邀請下回到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擔任教師。

1935年,季羨林先生決定前往德國進修,1936年春,季羨林先生選擇了梵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佛典《大事》厚厚3大冊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學習異常勤奮致力於讀和寫,並在在論文答辯、印度學及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

1941年季羨林先生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

1946年季羨林回國,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他長年任教北大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季羨林先後出版的德文中譯本《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印度伽梨陀娑《優哩婆溼》等著作。

看到這裡妥妥的就是一個寒門出貴子的勵志故事,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

有一年北大開學,一名新生扛著一大包行李在校園裡奔走,他看到一位衣著樸素的老人,於是請求老人幫他照看一下行李,自己好去辦一些入學手續,老人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這位新生費了很長時間才辦完手續,回來後,發現老人頂著炎炎烈日幫他看行李。等到舉辦開學典禮時,這位新生才發現,那位待他始終謙遜有禮的老人,竟然是任北大副校長季羨林先生。

季羨林先生將一切看得雲淡風輕,不追名逐利也不居功自傲。他曾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在《病榻雜記》書中季羨林先生曾說:““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這本《天地一行客》便是季羨林先生摘去桂冠後,是以一位老人結合了九十多年的生活經驗所得,在這本書中收入了他的隨筆散文,每一篇文字都在探討一個相對獨立的問題。他談了人生的意義、做人處事、朋友、知足等人生哲學。

對於我來說印象最深的是——不完美才是人生。

季羨林先生說:“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老人常說一個人的一生會經過三起三落,一生也是福禍相依的過程。等長大之後才真正懂得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義。在逆境中要有良好的心態,不隨波逐流,就如季羨林先生在困難時期,在看門房、守電話的時候,還著手翻譯《羅摩衍那》。在順境中要保持內心平靜,繼續精進。

《天地一行客》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只有找到內心的那條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達到“縱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的達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