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詞與科舉|15:知道大宋第一“情種”是誰麼?是這位詞壇巨擘

如果要評選大宋第一“情種”,當非柳永莫屬。請注意,這裡的“情種”一詞,是就柳永詞作的內容風格和藝術水準而言,並非指他的私生活,因而其中並無貶義。

假如要搞個十大言情宋詞排行榜,柳永的作品在其中至少能佔二到三席。可以這麼說,柳永的詞作在言情方面,已然做到了極致,無人能及。因而,筆者才會說柳永是大宋第一“情種”。

為了強化這種認知評價,不妨讓我們先來解析欣賞一下柳永的名作《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和煦的清風、明媚的春光中,獨倚危樓之人卻哀愁無限。借酒澆愁,美酒也沒了味道。所為何故?皆因相思之故。對心上人的思念,竟然成為了瘦身之妙方、減肥之良藥。縱使這樣,卻依然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為愛的付出,這般執著、這般堅韌,怎能不令人為之動容?

柳永,乃福建崇安人氏,郡望河東,出生于山東費縣(一說為山東任城)。跟多數古代讀書人一樣,柳永在青少年時期,就立下了透過博取科舉功名,一展平生抱負的志向。然而,柳永的科舉經歷卻令人同情,同情到近於心疼的地步。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前,柳永已經詞名大噪。不幸的是,柳永遇上了一個不喜歡他詞作風格的皇帝。

在宋真宗看來,柳永“屬辭浮糜”,也就是說他寫的東西屬於淫詞豔調、靡靡之音,不符合大宋的主流價值觀,是典型的負能量。皇帝定了這樣的調子,考官們怎麼敢造次。於是,柳永便開啟了報考落榜,落榜再報考的死迴圈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人都會發牢騷罵大街,甚至破罐子破摔,更何況是自信滿滿、自負也滿滿的大才子柳永。

失落不滿之餘,便有了那首主基調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著名牢騷詞作《鶴沖天·黃金榜上》:“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這首詞,通篇都是寫落榜後的心情感受。才學滿腹的我,金榜題名本是手拿把掐的事情,能否獨佔鰲頭也未可知。有眼無珠的考官們,卻讓我落榜了。但是這並不能改變我學識過人,能力水平不在大臣宰相之下的事實。不過落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有紅顏知己相伴,填詞水準出眾,日子照樣過得像神仙一樣。說實話,我還不忍心拿喝喝小酒、填個小詞,還有紅顏伴唱的神仙日子,去換什麼勞什子的科舉功名呢。

客觀地說,柳永這牢騷發得確實有點過。一般市井人物也就罷了,作為社會公知,柳永的詞作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他這麼幹,得罪人太多了。柳永因為科舉失意而亂髮牢騷的事情,傳到皇帝耳朵裡,是很正常的事情。據傳,比較富有人文關懷精神、又很有幽默感的宋仁宗,曾在柳永的科舉考試卷子上,做出過如此有才的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當有人向他推薦柳永時,他又氣定神閒地回覆了四個字:“且去填詞。”

好在柳永的心理素質不錯,並沒有因此而惶惶不可終日,自暴自棄。根據皇帝的批示和答覆,很會自我解嘲,也很懂得自我包裝的柳永,又為自己設計出了一張也很有才、很亮眼的新名片:“奉旨填詞柳三變”。看看,咱填詞可不是鬧著玩的,而是經過皇帝御批的。這樣一來,柳永的詞作知名度更高了,廣受眾人追捧,圈粉無數。此事,亦為科舉史上的一個有趣段子。

牢騷發歸發,柳永對科舉功名並沒有死心,該報考照報不誤。“為伊消得人憔悴”,到底是為了意中人,還是為了科舉功名,已然說不清楚了。在名利場中折騰了二十多年的他,於景祐元年(1034年)終於得償所願,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進士身份。此時,柳永已經年滿半百。對於柳永而言,這也算是一種遲來的安慰吧。

根據種種情況分析,宋仁宗關於柳永的批示和答覆,應當是可以存疑的。因為在他親政後組織的第一次科舉考試中,柳永就被批准錄取了,並且還帶有一定特殊照顧的性質。在宋仁宗還沒親政的時候,曾做出過那種打壓柳永的批示和答覆,而自己一旦說了算,就立馬改變了初衷,這不太合常理。一個皇帝對某人形成了不良印象,哪會這麼輕易就能改變。真正對柳永壞了印象的,是宋真宗而未必是宋仁宗。發生在宋仁宗與柳永之間的這段科舉趣聞,其中有多少演繹的成分,已然難以說清了。

說柳永受到了特殊照顧,是指他極有可能是透過“特恩制”途徑,獲取的進士身份。《宋史》對“特恩制”的記述是這樣的:“凡士子於鄉試合格後,禮部試或廷試多次不錄取者、遇皇帝親試者,得立名冊,經特許附試,謂之特奏名。凡特奏名者,一般皆能得中。”而透過“特恩制”進入官場計程車子,年齡須在四十歲以上。從柳永的科舉經歷看,十分符合這種情況。

獲取進士身份後,柳永做過餘杭縣令、泗州判官、屯田員外郎等官職,級別都不是太高。因為做過屯田員外郎,柳永也被人稱為“柳屯田”。為官期間,柳永倒也勤勉敬業,關注民生,政聲頗佳。但是由於出道太晚,柳永在官場難有更大的建樹和發展。並且後來還再度因為詞作“不合聖意”,受到歧視壓制。可憐的柳永,寫出了那麼多給人以至美享受的詞章,卻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麻煩。多愁善感之人,總是更容易受到傷害。

柳永是宋代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詞人之一,堪稱婉約詞派的一代宗主。柳永的詞作不僅數量多、水準高,還對宋詞的創作,進行了全面的革新和拓展。據業界專家統計,在宋詞八百多個詞調中,屬於柳永獨創或首次使用的,就達一百多個。並且柳永寫作了很多慢詞,改變了小令一家獨大的局面,豐富了宋詞的構成。宋詞能夠創造出與唐詩比肩的輝煌,柳永可以說居功至偉。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無論哪種宋詞選本,一定不會少了柳永的這首《雨霖鈴》。否則,就是編選者的眼光出了問題。

這首《雨霖鈴》,把離愁別情寫到了極致。寒蟬、驟雨、煙波、暮靄,氛圍烘托強烈,情感豐滿深沉。千古名句“多情自古傷離別”不必多說,“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讓人感受到一種從骨子裡滲出的孤寂淒涼,幾近令人絕望。

被業內人士譽為“詞史豐碑”的《八聲甘州》,也堪稱抒寫愁情別意的登峰造極之作:“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深秋時節的暮雨、涼風和冷霜,在烘托渲染氣氛的效用,不言而喻。一個浪跡天涯的遊子,在這樣的氛圍之下,生髮出濃濃的鄉思,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對於一個情種而言,最為思念的,當然是故鄉那位心心相印的佳人。“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平平常常的八個字,把情到深處的望眼欲穿,表達得含蓄而又飽滿。

讀柳永的詞作,會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在表達情感方面,長短句的詞,要比整齊劃一的格律詩,更有優勢,也更具感染力。因為詞句的長短變化,可以更好地呼應情感的起伏頓挫、張弛收放。而這一點,正是拜柳永的慢詞所賜。

著名詩人蘇舜欽,與柳永同年考取進士身份。蘇舜欽的祖父蘇易簡,是宋初狀元,曾官拜參知政事。蘇舜欽與宋詩宗師級人物梅堯臣,被並稱為“蘇梅”,足見其成就和影響。但是蘇舜欽壯年早逝,去世時只有四十一歲,殊為可惜。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蘇舜欽的這首《淮中晚泊犢頭》,寫得悠然恬淡、清雅脫俗,表達出了一種超然世外的雅緻情趣,頗具盛唐山水詩之風韻。

不但詩寫得好,蘇舜欽的詞作也頗具水準。比如他的《水調歌頭·滄浪亭》,就是一首很有影響的佳作:“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閒。壯年何事憔悴,華髮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蘇舜欽的這首詞,情感構成十分豐富,有贊景,有感慨,有言志,有傷逝,有寄情。讀了這首詞,在委婉細膩之外,是不是還可以品味出幾許豪放詞派的味道?“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這是一種何等的灑脫豪邁!結尾“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兩句,戛然而止,給人一種欲語還休的無盡回味。

壹點號谷荻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