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真正厲害的人,都掌握這3個底層邏輯

作者:洞見ciyu

怎樣的認知,匹配怎樣的財富。

有人曾問巴菲特,為何別人投資都有虧有損,你卻幾乎從不失手。

他笑了笑,說:“可能是我看到的東西,比別人多一點。”

大部分投資人在選股票時,看重的都是公司報表上的盈利能力。

但巴菲特看重的,卻是這家公司的行業前景,甚至企業制度和文化。

因為這些要素,才是決定股票價格的關鍵。

《教父》裡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一個花一秒鐘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一個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內在本質規律的人,命運是截然不同的。

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往往就是對底層邏輯的認知力。

01

人性的底層邏輯:與其相信人,不如相信人性。

據說盜墓一般要兩個人,一人下去取珠寶玉器,另一人再拉著繩子,把他拽上來。

但一開始,拉繩人經常見財起意,直接拋棄下面同夥。

於是盜墓團伙演變為以父子居多,兒子下去取貨,老子在上面拉繩。

自從這樣的行規被定下來後,就再沒出現過把人落在墓坑的事。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人性幽微,有傲慢、嫉妒、憤怒、貪婪等弱點,若是不察,一著不慎,就在裡面栽了跟頭。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

成熟並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強者從來不會把人想得多美好,而是尊重人性,順應人性。

有一段時間,英國政府僱傭私人船隻運送犯人,按照裝船的人數付費,多運多賺錢。

很快弊端出現了: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

政府官員絞盡腦汁想降低罪犯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員上船監督,限制裝船數量等等,卻都實施不下去。

最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勞永逸的辦法,將付款方式變換了一下:

由根據上船的人數付費改為根據下船的人數付費。船東只有將人活著送達澳洲,才能賺到運送費用。

新政策一出爐,罪犯死亡率立竿見影地降到了1%左右。有的船東為了提高罪犯的生存率還在船上配備了醫生。

山水險路摧車舟,若比人心是坦途。

當我們謀局能察人心,處世可識人性,便能在這亂花迷人眼的世界,洞若觀火地看清世事。

02

關係的底層邏輯:與其鑽研人脈,不如增值自己。

在《天道》中,丁元英有段話振聾發聵:

傳統觀念的死結就在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靠皇恩……總是靠什麼都行,就是別靠自己。

我們總寄望於人脈,希望有人幫我們搭橋鋪路,讓自己借風平步青雲。

可現實是,一直苦心經營各種關係,不斷套近乎地與人推杯換盞,最後自己卻成為別人列表上可有可無的名字。

作家陸JJ在剛畢業時,一心想進入影視行業。

但他不是專業院校出身,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當時他靠著一腔熱情,找到了一家影視公司的專案總監,想結識一些業內大佬。

那個專案總監,是個光頭。

當他誠懇地遞上自己的名片時,光頭總監冷漠地丟掉了名片,說了兩個字“不收”,就轉身離開了。

這件事對陸JJ打擊很大,他當即下定決心,要發奮努力。

後來他拼命看電影,分析劇本,埋頭創作,終於在國內幾個編劇大賽中嶄露頭角。

聲名鵲起之後,業內一些前輩開始主動接觸他,他的幾個劇本也賣出了影視版權。

有一天,他看見微信裡有個好友申請,備註是某影視公司的專案總監。

通過後才發現,那個人就是當初拒絕他的那個光頭總監。

人生真正的排序是,價值在前,人脈在後。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結交什麼層次的朋友。

人脈如網,只有把自己修煉強大了,網才能越織越廣,越織越牢。

YouCore創始人王世民談起自己的太太。

他太太就讀MBA期間,同班一位同學熱衷於人情往來,於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社交上。

三年下來,他的確與同學、教授們的關係處得非常不錯。

然而,當畢業答辯他的論文出現問題時,卻沒有一個人主動幫他。

最終,不得已他多修了一年。

而他的太太卻心無旁騖,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深耕自己上,期間她成績斐然,專業能力過硬,憑本事在業界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當她的畢業論文出現錯誤時,大夥兒竟都來幫忙處理。

李笑來曾經在《把時間當作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有一天,某個人經過長期的積累,真正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他必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

所謂的關係,不過是一場精確的匹配遊戲,最重要的是門當戶對。

自己活成一道光,才能與群星交相輝映;自己振翅萬里長空,才能與雄鷹共飛。

03

財富的底層邏輯:與其埋頭苦幹,不如提升認知。

在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有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陳江河還沒有開啟創業之路時,洛玉珠就已憑藉自己的勤奮和獨到的眼光,成為首屈一指的“襪子大王”。

看著洛玉珠興旺的生意,大傢伙心動了,紛紛央求陳江河也帶他們找到襪子廠,想要與洛玉珠分一杯羹。

陳江河卻給大家提供了另一條賺錢的門路——賣豬皮手套。

天氣漸冷,手套不正是必需品嗎?

大傢伙這才頓悟。

後來陳江河說:

“不是沒有機會,是看你們眼裡有沒有機會;

不是沒有錢,是看你們眼睛裡有沒有掙錢的辦法!”

視野所及,成就所止。

財富具有認知屬性,永遠都會流向最匹配它的人。

當你比別人看得更遠、想得更深,自然會比別人更有競爭力。

1956年,美國為了重振肯塔基州的經濟,決定在北科爾濱區興建多條高速公路。

桑德斯與朋友們聽說這個訊息,打算在未來的高速公路附近開一間加油站。

到北科爾濱區後才發現,那裡早已開滿加油站與洗車店。

原來許多商人靠著在政府裡的關係,幾個月前便獲知修路的訊息。

眼看先機已失,一些人只好花重金搶購剩餘的地皮,爭奪所剩無幾的市場。

而桑德斯查看了方圓幾公里內的設施,決定在一處較偏的地方開起快餐廳。

高速公路建成後,北科爾濱區的車流量激增。

因為加油站數量過多,平攤到每家門店的利潤就很低,而桑德斯的餐廳吸引無數車主,每天生意火爆。

一條有關公路的訊息,多數人聯想到汽車,桑德斯聯想到吃飯,這就是認知水平的差距。

怎樣的認知,匹配怎樣的財富。

一個人賺的每一分錢,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取決於他對這個世界認知的高低。

看過這樣一張圖:

普通人看一棵樹,只會注意樹幹枝葉,而層次高的人,留心的卻是地下的根鬚。

百丈高樹扛住風吹雨打,不在於多枝繁葉茂,而在底下的根扎得有多深。

萬里長江奔騰不息,不在於江有多寬闊,而在於源頭活水不斷。

人生最難得的能力,就是翻越認知障礙,抵達事物本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