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在釘釘上,為冬奧大雪花“造光”

寒冷的北京冬夜,補一片雪花

根據氣象記錄,2022年2月的北京正經歷一個溼冷的冬天,全國平均降水量為60年來同期最多。對於2月4日晚上開幕的冬奧會來說,這種溼冷似乎是個好事,更多的雨雪給坐在家中觀看這場盛事的人們增加了不少冬季氛圍。

但對於一群在鳥巢的根根鋼筋枝椏間穿梭的技術人員來說,連續數日較常年低了4度的天氣,顯然給他們的工作帶來更多挑戰——他們來自一家杭州的專精特新企業羅萊迪思,負責為開幕式的鳥巢體育場館“造光”。

羅萊迪思的核心業務是提供城市智慧照明整體解決方案,尤其是複雜場景的光照方案。拿下冬奧鳥巢場館的照明任務後,前端的工程師發現,要實現讓觀眾更舒適的光環境,他們要解決三個技術難題:一個是複雜環境下,既保證人眼的舒適度,又要解決顏色的均勻度;二是人在行走時的視覺效果,讓燈光在移動狀態下也能保持顏色均勻不刺眼;三則是整個鳥巢在航拍狀態下的曝光問題——要“在180度範圍裡實現0曝光” 。

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給開幕式帶來一個完美的夜晚。所以除錯也只能在夜晚進行。

感覺更冷了。

不過現場的工程師們事實上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環境,更多時候,讓他們揪心的並非天氣:

越是重要的會議和活動,燈光除錯的時間視窗越短,容錯空間越少,而除錯是個非常依靠協同合作的工作——前線的工程師手腳勤快,但許多光學的問題、演算法的問題,需要在大後方的後端研發專家們遠端指導給出解決方法。

然而,過往很長一段時間,這種聯絡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有的時候,在鋼筋水泥上爬來爬去的工程師,甚至只能靠即時通訊軟體去嘗試尋找後端的同事。因為無法全員線上,沒辦法快速拉通多個協同部門,也沒辦法實時演示光的現場效果,空留懸在高空的工程師拿著電話在寒夜裡陷入尷尬。寶貴的時間就這樣浪費了。

對於鳥巢的專案來說,這樣的溝通變得更加頻繁。但這次大家不用大眼瞪小眼了,溝通有了更強的穩定性——作為這家公司數字化改造的一部分,羅萊迪思給全員“裝備”了更先進的線上會議武器。

為了解決其中航拍曝光的問題,羅萊迪思的前後端員工在釘釘上開了超過10次遠端的會議。“花了5天時間,最終定製開發出了一個加高加密的蜂窩防眩技術,滿足攝像機在不同方位多角度的拍攝,既能很好地透光又不會出現曝光。”技術服務負責人吳經理說。鳥巢的三個難題都在一次次會議中完美解決。

而除了為鳥巢整體制造最舒服的紅,開幕式令人讚歎的”雪花升起“點燃方式裡的那一片片雪花,也由羅萊迪思來提供光亮。專案組收到的任務是,在“雪花”上把每個國家的名字從各個角度都能均勻地照亮。這需要透過現場的勘察和遠端的協同實現,專案在釘釘上拉起一個攻堅小分隊,直接在專案群裡發起影片會議,一次次遠端對方案反覆討論後,由前端負責現場的設計和模擬,後端負責製作對應的燈具,最終在這個複雜燈光場景下把握住了精確的色溫。

當開幕式的火炬在雪花裡升起時,許多人形容這是一場“中國式浪漫”,感嘆這場開幕式是一場優雅的開幕式——

就像那恰到好處的紅,和發著溫柔亮光的雪花一樣。

“掏出手機對方安保人員都會全程盯著你”

我在杭州拱墅區的總部見到了羅萊迪思的創始人王忠泉。18年前的他對傳統的照明行業有了一些新想法,於是在2004年創辦了羅萊迪思,希望做成一家全球品牌。18年後這家公司已經排名全國前列,並在這一年成了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羅萊迪思有個很有詩意的slogan:用光溫暖世界每一個角落。

有時候還是有不少人會把這家公司說成是“賣燈的”,而這讓王忠泉很在意,因為這會讓一個人立刻失去對“光”的想象力——建築、城市和生活在其間的人們可以因它連結,整個人類的文化、藝術和科技同樣可以被它連線到一起。

光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根基之一,而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人類不斷理解和認知光的本質、並嘗試按照自己的意願處理光的歷史。但光顯然也不是人人皆可得的。“中國照明產業鏈是全球最大的製造中心,全球60%—70%照明產品在中國製造,但品牌維度上來說中國一直是全球化照明品牌比較薄弱的那一環。”王忠泉說。“這可能跟照明發展史密不可分,因為照明原先核心技術都是從歐美那邊先發明的,中國公司起初在海外市場是給他們做代工為主。”

面對歐美的百年企業們,一家年輕的中國公司從一開始就想做一個國際品牌,似乎有些天方夜譚。而且,這些早早完成了全球化發展的企業,也處處提防,甚至並不怎麼尊重後起的中國公司。

法蘭克福照明展是全球最大的照明展,“我們最初去法蘭克福展的時候,哪怕只是掏出手機對方安保人員都會全程盯著你。如果說你拍照他立馬讓你刪掉。因為他認為你會去模仿它抄它。”王忠泉回憶。

這是一箇中國製造業從業者都不陌生的故事,而羅萊迪思接下來也是一段漫長的學習和飛速成長過程。“我們還是堅持要做我們自己的東西,要佈局技術。”王忠泉說。而中國近十幾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帶來的需求,給羅萊迪思提供了快速進步的機會。

一個重要的轉折發生在2015年的義大利米蘭,在那裡舉辦的世博會,中國第一次要自己搭建世博館,而提出的要求是,照明要全部國產化。羅萊迪思抓住了這次機會。

圖源:米蘭世博會

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是一個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建築,外形典雅而大方,夜晚透出的溫潤黃光,讓人想到“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和中國悠久的歷史。這次搭建和展出完畢後,羅萊迪思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信心大增。他們和中國的眾多同行者們一樣,進入了一個技術自力的階段。

羅萊迪思開始加大在研發上的佈局和投入。“目前我們已經有三個研發中心,一個是燈具創新研發中心,在臨平的製造基地;一個智慧研究院在總部這邊的辦公室,它偏向於智慧城市,團隊成員基本都是網際網路公司、IT公司過來的;還有一個負責文旅產品的廣州研發中心。”

同時發生的,是照明行業客戶需求的鉅變,物聯網逐漸成為主角,而不再只是簡單的照明這件事。相比於市政設施較為陳舊的歐美城市,中國新興的城市設施給了基於物聯網的照明技術最大的練兵場。

“從入口上來說,燈杆上有兩個非常核心的技術,一個是智慧閘道器,還有一個是軟體平臺。智慧閘道器裡有大量的運算,在平臺上透過軟體計算讓它呈現出來,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這個是兩個比較核心的技術。”

而應用了這些技術的產品開始區域性領先其他對手,包括那些曾處處提防中國工程師的外國品牌。“兩個月前我們又去了法蘭克福照明展。現在(被處處提防)這個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了,他們也會來我們館來拍一些新的技術性的東西,我們也可以到它那兒去學習去拍一些他們的產品,互相之間多了一份尊重。”羅萊迪思手中諸如美國波特蘭市政廳等海外客戶專案也多了起來。

各個系統串起來,數字化就活了

“這個時代是百年一遇大變局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是我們脫穎而出的機會。”像很多專精特新企業的企業家一樣,王忠泉也感念時代的機遇。

但這顯然不是故事全貌,從這家公司的角度來看,能抓到這些機遇,完成另一種“彎道超車”的故事,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展示出來的對新技術和新可能性的敏銳捕捉。而最新的一個例子是它對自己的數字化改造。

這家向“光+物聯網”轉型的公司,早早就開始搭建一系列的數字化系統。據羅萊迪思CIO楊建飛介紹,他們搭建了4個主要的平臺,包括OT物聯網平臺,用來實現生產裝置自動化和資料的互聯互通、IT資訊系統平臺用來管理業務運作與流程最佳化、ET工程技術平臺用來管理工藝設計與改進,以及AI資料中臺跟智慧中臺,實現前臺資料可視的應用。

對於物聯網時代的照明企業,對數字化的嗅覺已經在直接帶來競爭優勢。“我們這個行業有一個大的特點,做定製開發的需求很多,又因為專案現場環境不同所以解決方案也不同,整個環節對售前技術能力和中臺設計和交互制造的能力非常看重,因此快速反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已經搭建的系統都旨在為更好的協同和更快的反應服務。楊建飛表示,他們希望透過選配,包括售前、合同、涉及、下單、計劃、交付等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資料傳遞鏈,幫助形成更好的解決方案。

但如何讓這些系統裡的資訊和資料更好地流轉起來,還差那最後一塊拼圖。2021年,羅萊迪思開始使用釘釘。這讓它的各個系統可以打通,有了一個將它們串起來的線。

“以前生產線員工受限於系統的賬號數,很多企業都是這樣,溝通用私人的即時通訊軟體,很多核心文件會滿天飛。用釘釘後第一全員線上,找人溝通協同都沒有障礙了,用這一個入口,所有待辦、所有流程會有流程推送。”楊建飛形容,這就是一個容器,把各個數字化系統打通。

已有的系統開始進一步盤活,過往漫長的製造鏈路也增加了實時處置的能力。比如,在它的智慧工廠,羅萊迪思自建了一套“未來工廠”Mes系統,用來數字化管理每個落地專案。Mes系統裡有一個專門用於質量管理的安燈系統,打通了釘釘機器人。當一個地方發生問題時,可以自動地推送到釘釘群,通知對應的人員。隨著事件升級,還可以加入更多的人來處理,及時掌握交付環節中的風險,確保專案進度。

圖源:羅萊迪思

11月的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公佈的資料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累計培育了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而縱觀這些公司的成長,往往都源自它們對新機會的敏銳和更靈活的身形,其中,更早的捕捉數字化的潛力也是共性之一。像釘釘這樣藏在幕後的數字化工具給這些企業的快速成長提供了更多武器。

明年9月即將在杭州舉辦的亞運會,坐鎮“主場”的羅萊迪思又承擔了多個“造光”任務,從今年7月開始的各個專案已經進入交付和維保階段,現場的工程師和後方的技術研發之間,一場場釘釘會議又緊鑼密鼓的開了起來。

“這次亞運會我們佔比做到了50%,它得益於之前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這樣這些機會節點來了以後才能去擁抱、去抓住。”王忠泉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