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封面評論 | 地方發放“育兒補貼” 啟用初次生育意願理應是重點

蔣璟璟

11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公開徵求《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意見。根據該管理辦法,綜合考慮深圳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嬰幼兒養育成本等因素,按照遞進式差異化補貼思路,初步擬定深圳市育兒補貼標準:生第一個孩子,累計補貼7500元;生第二個孩子,累計補貼1。1萬元;生第三個或第三個以上的孩子,累計補貼1。9萬元。(澎湃新聞)

梳理各地政策,以經濟槓桿撬動生育潛能,基本操作框架大同小異。有所區別的,更多是技術層面規則細節設計。以深圳的《辦法》為例,其亮點實則有二。其一,相對金額較高,特別是橫向對比國內其他一些城市的補貼,更顯出手大方、誠意十足,這與當地收入水平、消費水平是直接掛鉤的;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所發放的生育補貼、育兒補貼,生育一孩亦可領取。而這,可說是難能可貴的“常識迴歸”。

此前,濟南、長沙等地所發放的育兒補貼,多是針對二孩、三孩而言。其隱含邏輯不言自明,那就是生育多孩比生育一孩負擔更重,故而更需支援,這毫無疑問是成立的。然而,若換個角度理解,無論生育的是一孩、二孩還是三孩,“新生兒”的身份本質以及相應社會意義是無差別的。既如此,公共財政支付,也該一視同仁才是。除此,還應意識到,近年生育率下滑,最關鍵變數實則是“初育率”“頭胎率”的走低。據此,鼓勵初次生育,理應納入優先考量。

生育率降低,在相對發達的現代國家,具有普遍性。其成因具有複雜性,其中既有生育、養育、教育等成本高企等客觀原因,也有恐婚恐育等主觀原因。不少年輕世代對於“生娃”有著一種想當然式的排斥——正所謂“未知的是最可怕的”,打破這種恐慌的最好方式,就是去親身一試,去實踐出真知。很多人邁出了生育的第一步,感受了孩子所帶來的快樂與親子關係的甜蜜,對於生育二胎、三胎,也就持開放態度了。

相比於挖掘生育二胎、三胎潛能,穩住“初育率”更具決定性。就此而言,育兒補貼工具絕不能模糊重點、失準失焦。幾千上萬元的補貼,對於家庭的整個生育開支來說,的確杯水車薪。“發錢”,更多是一種善意姿態的釋放,與此同時推進的,還有一整套生育激勵的切實舉措,譬如建立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完善嬰幼兒託管網路、普惠幼兒園擴大供給等——孩子讓生活更美好而非更麻煩,這理應成為各方共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