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百種佳瓷不勝挑, 霽紅霽翠比瓊瑤:宋朝瓷枕為何被稱為生活的縮影

引言

中國的古代文化中陶瓷藝術品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浩瀚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唐三彩和青花瓷都是廣為人知的陶瓷藝術品。

青花瓷

然而宋代的陶瓷藝術比唐朝的唐三彩和清朝的青花瓷,種類更多,更為後世稱道。

我們熟悉的哥窯主要是仿造青銅器的造型,器型以古拙,質樸和渾厚為最大特徵。而另一大廣為後人稱頌的汝窯瓷器,器型則以樸實、典雅、華貴為其重要特徵。

當然,除了這兩大著名官窯外,還有三大官窯燒造的瓷器也十分精美絕倫,流芳後世。

三大官窯包含了官、鈞、定三大官窯,這三個官窯和前文介紹的汝窯和哥窯並稱宋代五大官窯。這五大官窯燒造的瓷器精美無比,各有特點,代表了宋代中國瓷器的頂尖燒造水平。

宋代汝窯瓷器

磁州窯則是民窯的代表,瓷枕是磁州窯的代表造型。為什麼宋代的百姓對磁州窯的瓷枕如此喜愛呢?它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呢?

瓷枕的興衰史和它的功能性

其實瓷枕的製作早在隋代就有了,但是起源於隋代,盛於宋元時代,明清以後這個造型才開始逐漸地淡出了歷史舞臺,瓷枕是中國瓷器中

用途比較特殊的存在,一般瓷器主要應用於皇家祭祀,或者百姓生活中用於盛放食物等,而瓷枕則屬於床上用品。

瓷枕作為在當時宋代百姓就寢時的必備之物,足見磁州瓷枕在具有很多”功能性”。

除了具有消暑散熱這種的實際功能外,它還被賦予了包括:例如辟邪、宜男、祈求吉祥和教化等等,這類更深意義的“功能“。

瓷枕作為一個除了具有實際功能的載體,它的精神方面的”功能”主要從瓷枕上的圖案種類體現。

磁州瓷枕之所以廣受百姓喜愛,且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為瓷枕上的圖案來源於宋代百姓的生活和民俗信仰。

瓷枕的圖案不光精美它更來源於百姓生活

在瓷枕所描繪的眾多圖案中,每種圖案所代表的的含義均有不同。

瓷枕的圖案有的來源於生活中百姓對生子的嚮往

磁州窯瓷枕能夠如此受百姓歡迎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富有生活經驗的畫工們能把百姓對生活的美好寓意,以精美的圖案畫在瓷枕上。

這其中磁州窯的嬰戲紋瓷枕就是百姓對生子的嚮往,也是最具特色的一類圖案。

嬰兒嬉戲的畫面本身就有祥瑞,象徵著一戶人家祥和的氣氛,多子多孫的吉祥寓意,所以畫有嬰戲圖的瓷枕本身就具有了吉祥的含義。

孟元老《東京夢年錄》和吳百牧《夢粱錄》中記載:沐京、臨安風俗,每年七夕,家家之購買泥嬰“摩日侯羅”,家家戶戶都要去買一個小人偶。

藉以此行為,寓意多生男孩,多子多福。宋代民間尚有這樣的風俗,所以磁州瓷枕上的嬰戲圖就可以看出畫工出自民間,瞭解民間,從而他了解百姓的美好願望。

而且,古人對託夢一類睡覺後的行為帶來的力量也很是相信,所以人們才會願意把畫有嬰戲圖這樣的圖案的瓷枕放在床頭來使用,是因為他們相信這種強烈的心理暗示能使自己願望成真。

人們還喜愛把帶有教育意義的圖案畫在瓷枕上

磁州窯的匠師們通常也習慣於把另外一種傳統的題材,畫於瓷枕之上,宋代的百姓們也極其喜愛。

這類題材就是透過繪畫,把廣為人知的歷史人物和事蹟畫在瓷枕的上面,對人起到警示作用和教育意義。

這種民間故事主要包含了兩個大類別:第一個大類別是民間傳說或者歷史典故,比如,匠師們習慣把趙卞帶著一個童子和一隻仙鶴入蜀的過程。

這就是對大名鼎鼎的“趙卞入蜀圖”的一種發揚光大,這可以在《宋史·趙卞傳》中找到相應記載,從這一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民間對清廉耿直的趙卞是非常尊重的。

再如,“僧稠降虎”長方枕上所畫的“策杖漳澆”圖,講述的是北齊高僧稠禪師用禪杖把在一起纏鬥的兩隻老虎解開後,並向他們傳授佛經的故事。

第二個大類就是偏向警示歌頌的典故故事,比如宣傳尊老敬老的《二十四孝圖》。隨著這類題材的廣泛流傳,磁州窯瓷枕在宣傳封建禮教方面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神話傳說也是人們熱衷的圖案素材

磁州窯匠師不光習慣把流傳度很廣的民間故事,備受尊敬的歷史人物的事蹟畫在瓷枕上,還擅於把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畫在磁州窯瓷枕上。

比如到今天還廣為流傳的”大鬧天宮”、“雲鶴遊天”、“伎樂飛天”、“八仙過壽”、“牛郎織女”這樣的神話傳說,都是畫工匠師們非常擅長且習慣的繪畫素材。

百姓的生活場景也是磁州窯瓷枕匠師的素材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素材外,宋代百姓豐富多彩的生活也為獨具慧眼的匠師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他們為後世的我們研究宋代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風情也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宋代百姓豐富的娛樂活動都是匠師們的素材,比如激鞠,釣魚、戲鳥、趕鴨、放風箏、馬戲、熊戲和雜劇演出等豐富多彩,又生動真實的反映現實生活的畫面。

可以看出當時百姓的生活穩定且豐富,可見匠師們不光擁有著超的繪畫,燒造瓷器的技藝,還擁有著一雙觀察生活的慧眼和豐富的知識。

磁州窯瓷枕不光反應了宋代百姓的生活和社會觀的民俗類題材被廣泛應用,還有一類素材也被大範圍應用,這就是關於宋代百姓們的信仰文化,下面看看這些畫在磁州窯瓷枕上的圖騰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吧。

瓷枕的圖案也可反映宋代百姓的信仰

透過對宋代百姓的民俗信仰方面的瞭解,我們發現有一部分的磁州窯瓷枕上的圖案有著”鎮物”的功能,這就引出了宋代的民俗中主要的一個方面——鎮宅辟邪。

在磁州窯瓷枕上的辟邪符號主要表現為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把瓷枕雕刻成猛獸造型,而另一種則是在瓷枕上畫上這類猛獸的圖案,或者在瓷枕上繪上代表猛獸的花紋。

這些關於磁州窯瓷枕的鎮宅辟邪圖案的描述不勝列舉。如唐張鷟《朝野僉載》一書中記載:

“唐逆韋之妹,馮太和之妻,號七姨。信邪見,豹頭枕以辟邪,白澤枕以去魅。”

唐代韋皇后的妹妹,給馮太和做了妻子,都稱她為七姨。這位七姨很是信奉這些神鬼論,她認為豹頭形的瓷枕可以辟邪,像傳說中的白澤那樣,把磁枕做白澤形狀,就可逢凶化吉,也可以驅除鬼氣。

“作伏熊枕以為宜男。太和死,嗣虢王娶之。韋之敗也,虢王砟七姨頭送朝堂。即知辟邪之枕失效矣。”

而作伏熊形狀的瓷枕頭又可以保佑馮太和健康長壽。可是事情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了,不久,馮太和就死了,接著,她改嫁虢國王。

韋皇后爭權失利,虢國王將她妹妹七姨的頭顱斬下送到了大殿之上,死後的七姨馬上就知道這些鎮邪驅鬼的瓷枕失效了。

可見古人對所謂神獸可以辟邪驅魅的思想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了,唐代之後的宋代也信奉神獸猛禽能避邪驅鬼,也將這樣的風俗傳承了下來,但是宋代多以獅、虎形的瓷枕為主。

以虎為例,可窺探宋代百姓對猛獸能鎮邪驅魅的痴迷。宋代民間普遍認為虎這一猛獸文化,能夠賦予瓷枕鎮邪的神能。

宋代文化中虎的形象,就是以避除邪物的損害而存在的,它同時還被人們賦予了希望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心願,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理想。

結語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著悠久的文化,民俗文化。陶瓷藝術品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存在,有著極大的研究價值。

宋代的五大官窯,無論是官窯、鈞窯、定窯、哥窯還是汝窯,它們都代表著宋代鼎盛的經濟文明,和當時頂尖的瓷器燒造工藝。

在宋代官窯大放異彩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像磁州窯和建窯系窯口這類的民窯,他們也有著相當高的水平。他們燒造出來的瓷器除了帶給了百姓最實用的功能性,也被賦予了很多寓意。

無論是磁州窯的瓷枕,還是建窯系的窯口燒造的建盞,他們都代表了當時宋代的民間文化,百姓的生活水平和風俗民情。尤其是磁州窯瓷枕,精美的圖案和優雅的形狀,為後世留下了可供研究的歷史文化的瑰寶。

參考資料:

《東京夢華錄》

《朝野僉載》

《宋代官窯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