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系外行星也會下雨?那這雨是怎樣的?和地球一樣嗎?

雨滴在外星球和地球並非有天淵之別

即使它們的組成並不相同。

降落在土衛六泰坦的雨由甲烷組成。該照片由NASA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拍攝於2013年1月(圖片來源:NASA/ JPL -加州理工學院/空間科學研究所)

外星雨並非你所想象的與眾不同。另一個世界的雨水確實具有異域風情。比如說,在土衛六泰坦上,液態氫劃過天空,飛快穿梭河道並且填滿了闊大的湖海。

但是全新的說法是那些降落在金星的甲烷微滴、硫酸液滴和組成了木星雨的液態氫,它們確實與濺落在地球上的雨滴普遍一致。

哈佛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的一位畢業生凱特琳·洛夫特斯曾在一份宣告中說:“有相當小一部分微滴即使組成成分不同,但它們的大小穩定;它們都是被基礎地限制在同樣的最大範圍內。”

羅夫特斯以及合著者羅賓·華茲華斯模仿雨穿過行星的大氣和多種尺寸、氣溫、組成成分的地球衛星。華茲華斯是哈佛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的副教授。

探索者發現在不同星球之間,微滴的最大規模並非相差千里。舉個例子,最大的土衛六降微滴量小於地球上最大降雨量的三倍——大約1。2英寸(3釐米)寬,相差大致為0。44英寸(1。1釐米)。

除此之外,洛夫特斯和華茲華斯計算得出,在岩石構成的行星上,只有尺寸小的雲滴可以最終濺落在地面上。那些雲滴必須有大約介於0。1釐米與幾釐米之間的半徑,不論它們組成如何,或者是否濺落在地面上。(一公分等於十釐米,相當於2。54英寸。)

地理物理學研究雜誌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團隊成員提出,有些行星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模擬外星球和類地行星的天氣迴圈。

“透過我們思考不同環境下微滴和雲獲得的見解是理解外星球是否可以居住的關鍵因素,”華茲華斯在另一種說法中提到。“長期內,它們同樣可以輔助我們獲取對於地球本身氣候的更深理解。”

相關知識

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它以羅馬象徵著愛與美麗的神的名字命名。作為在地球所看天空中僅次於月球的最亮自然物體,金星可以投射陰影並且在廣闊的白天也能被肉眼所見。金星比地球的軌道半徑小,但是它的最大伸長率是47°;因此,在晝夜迴圈的維度上,日落前與日落後的幾個小時內是它最容易被看到的時間段。有時,在黑夜中它完全已經被看到。金星的公轉週期是224。7個地球日。它的會合日長度是117個地球日,同時恆星自轉週期是243個地球日。所以它比太陽系其他行星花費更長的時間轉動軸,它與除了天王星以外的行星自轉方向相反。這意味著在金星,太陽在東邊升起、在西邊落下。金星沒有任何衛星,這是太陽系中它與水星的相同差別。

行星(英語:planet;拉丁語: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1](由西向東)。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2040攝氏度)[2]。隨著一些具有太陽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迫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與恆星的相對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

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髮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006年後被排除出行星行列,2008年被重分類為類冥天體,屬於矮行星的一種)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3年7月12日,人類已發現2000多顆太陽系外銀河系中的行星。

BY:Mike Wall

FY:Hawuer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釋出後聯絡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